预见2024:2024年中国碳中和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未来相关投资总额或在140万亿左右前瞻趋势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碳交易市场配额成交量;碳交易市场配额成交金额;试点碳排放交易量及金额

产业概况

1、定义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庞大,涉及行业广

目前,我国碳中和产业链核心产业架构从碳排放到碳吸收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前端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用低碳替代高碳、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中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包括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完善低碳发展机制等;后端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落实生产者责任制度,促进资源品的回收再利用;自然循环端加强生态碳汇,包括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增加碳吸纳量。

此外,碳交易作为碳中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产业发展历程:已正式将“碳中和”理念纳入顶层布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既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5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法国访问期间宣布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为未来“碳中和”目标跨出了阶段性的步伐。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首次推出“碳中和”。2021年3月,《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意味着中国已正式将“碳中和”理念纳入顶层布局。

产业背景

1、碳排放情况:全国每年碳排放量在100亿吨左右

我国碳排放量从建国初7858万吨到改革开放14.6亿吨,呈缓慢增长态势。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碳排放也量进入高速增长阶段,1980-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从14.61亿吨上升至81.22亿吨,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88%。

2011-2022年,我国碳排放量及呈波动增长态势,复合年增长率为1.67%。其中,我国碳排放量占全球比例维持在27.5%以上,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家。2022年,中国碳排放量为105.50亿吨,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0.7%。

从2022年数据看,工业和电力领域二氧化碳产量分别为42亿吨和51.4亿吨,合计占当年中国碳排放产量的84%以上,分别为37.95%和46.45%。而交通运输及居民消费的碳排放量占比较小;2023年1-7月,工业和电力领域二氧化碳产量总占比为84%。

2、产业政策背景:已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

我国首次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是在2020年9月份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向全世界表示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并且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远目标。

产业发展现状

1、采取“两大发展路径、三步走”发展策略

根据我国碳排放产业的分布,碳排放大部分是来自发电和工业端,其次是交通行业,而农业与商业占比较少。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可避免的排放和不可避免的排放。

在不可避免的方向上,国家提出优先解决电力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进而完成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化,最终实现深度脱碳。在不能完全避免排放的领域,可通过碳捕捉、利用、封存技术(CCUS)或者通过森林、海洋进行自然吸收,最终实现碳中和。

从目前我国碳排放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碳中和”基本确定三步走策略,首先在2030年完成碳达峰;其次在2045年前快速降低碳排放;最后在2060年实现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

2、细分市场之前端:能源替代

注:2023年为初步核算数据,届时以最终核准数据为准。

3、细分市场之中端:节能减排

在碳中和产业链中,中端主要表现为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包括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完善低碳发展机制等,代表性行业包括钢铁、化工、建材、造纸、有色、交运行业等。

(1)钢铁:领先企业积极发布碳中和行动计划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已基本明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表示,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已修订的《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初步确定行业达峰目标和重点任务:2025年前,钢铁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预计将实现碳减排量4.2亿吨,此外,方案还提出五大路径以实现上述目标。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中国宝武、河钢、包钢、鞍钢4家钢企发布碳中和行动计划。

(2)建筑:建筑节能率要求更加严格

(3)交运:单位综合能耗降低叠加电气化转型

——铁路交通运输综合能耗:单位综合能耗降低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综合能耗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国家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3.78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同比下降4.1%;单位运输工作量主营综合能耗3.76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同比下降3.6%。

——公路交通运输电气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幅提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35.7%,较2022年大幅增长。

(4)低碳发展机制:逐步完善碳中和债券发展机制

截至2023年末,国内共累计发行448只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累计6385.43亿元,占整体绿色债券同期发行数量及规模比例为30.81%、27.70%,相较2022年末累计同期占比都有所下滑,但碳中和债券仍然是绿色债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2023年,国内碳中和债共计发行115只,较2022年下降12.88%;发行规模共计1679.87亿元,较2022年降低20.86%。

4、细分市场之后端:碳吸收

森林、湿地及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森林碳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经济的“碳吸收”手段。根据国家林草局资料,目前我国森林碳储量超过92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的森林碳储量都在2亿吨以上,折合碳汇大约7到8亿吨。

2022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和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名单。从试点地区来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公布了18个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其中浙江省和福建省均有三个地市成为林业碳汇试点地区,为试点地市数量最多的省份。浙江省试点市(县)有衢州市、安吉县、丽水市,福建省有三明市、龙岩市、南平市。

5、细分市场之碳交易:碳交易市场规模创新高

2012年以前,中国碳市场发展较缓慢,主要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主。随着后京都时代到来,中国开启了碳市场建设工作,对建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出了相应决策部署。2011年11月,中国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拉开碳市场建设帷幕。从2013年6月,深圳率先开展交易,其他试点地区也在2013年到2014年先后启动市场交易。

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年至2022年)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年至2020年)增长89%。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升,第二个履约周期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了近50%。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全国各地协同发展、各有侧重

碳中和产业发展需全国各地协同发展,一方落后必将拖全局后退,因此在我国明确双碳发展目标之后,全国各地均抓紧制定碳中和行动方案,从目前各地已发布方案来看,全国各省市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以及能源产业结构,或注重发展清洁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或加大高碳产业节能减排,还有部分地区大力发展碳中和金融市场推进地区节能减排。

2023年7月,在生态环境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发布的《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显示,共40座试点城市评估结果为“优良”,具体有北京、深圳、烟台、潍坊、衢州、常州、重庆、上海、济南、赣州、广州、合肥、安康、镇江、成都、杭州、济源、嘉兴、吉安、淮安、南昌、金华、三明、厦门、遵义、大兴安岭、青岛、南京、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郴州、敦煌、昆明、贵阳、株洲、天津、吴忠、黄山、湘潭、温州、秦皇岛。

2、企业竞争:参与企业众多

产业发展前景趋势预测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碳中和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碳中和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碳中和行业未来的发展...

THE END
1.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战略及前景规划分析报告20252031年第一节 2019-2024年钢铁市场价格回顾 第二节 2023-2024年钢铁市场价格现状分析 第三节 影响钢铁市场价格因素分析 第四节 2025-2031年钢铁市场价格走势预测分析 第七章 钢铁行业产业链分析及对行业的影响 第一节 钢铁上游原料产业链发展状况分析 一、铁矿石 https://m.sohu.com/a/831190722_121922328
2.钢厂生产成本测算及盈利情况(2024112024-11-27 18:41 ·陕西 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本方面:今日铁矿石价格偏强震荡。现日照港61.5%PB粉报价777-780元/吨,京唐港61.5%PB粉报价792-794元/吨;随着原料端焦煤价格持续回落,焦炭降价后开工仍保持高位,焦炭供应仍显宽松;多地进入雨雪天气,后期道路运输受限,钢厂https://m.163.com/dy/article/JI17OGS90519KI5I.html
3.2024年钢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2023年钢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对钢铁行业的经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国内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本次市场调研旨在分析当前国内钢铁行业市场的现状,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及决策支持。一、行业背景钢铁是现代工业建设的基础材料之一,是经济发展的标志。随着“一带一路”等重点工程https://m.7en.cn/doc_523243.html
4.2024发布时间:2024-09-06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1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2024-2030年中国钢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05/7024020010006150.shtm
5.太原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太原煤炭行业工资收入一般多少钱一个月?68.9%的岗位拿¥6-15K/月,年薪¥7-18W。2023年工资较2022下降了4%,对比太原高62.4%。 就业前景怎么样?市场需求:2024较2023下降15%,招聘职位量占太原0.542%。地区分布集中在小店区。发展现状:公司规模50-99人占比最多,成立时长10年以上占比最多,融资事件IPO上市占比最多https://www.jobui.com/salary/taiyuan-all/ind-meitan/
6.中国钢铁市场需求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2024VS2030年(1)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供给分析 (2)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需求分析 (3)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2章:全球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全球钢铁行业发展概况 2.1.1 世界钢铁行业发展阶段 2.1.2 世界钢铁企业发展战略 2.2 全球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2.1 全球钢铁行业原材料发展情况分析 http://www.hyzsyjy.com/report/468757.html
7.202420242030年中国钢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摘要 1 第一章 中国钢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与投资潜力深度研究报告 1 一 中国钢铁行业概况 1 二 钢铁市场发展现状 2 三 钢铁行业技术进展 3 四 行业政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7844920.html
8.2024年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挑战与机遇并存(1)钢铁行业要想在这些挑战中生存和发展,就需要采取创新的策略,不仅要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改进,还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以及优化全球供应链的策略。 在当前全球钢铁行业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中,采用材料供应商软件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效率、并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策略之一。以下是几个理由,说明为什么现在是采用材料供应商https://guigex.com/2024%E5%B9%B4%E9%92%A2%E9%93%81%E8%A1%8C%E4%B8%9A%E7%8E%B0%E7%8A%B6%E5%88%86%E6%9E%90%EF%BC%9A%E6%8C%91%E6%88%98%E4%B8%8E%E6%9C%BA%E9%81%87%E5%B9%B6%E5%AD%98%EF%BC%881%EF%BC%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