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1300万“互联网+”回收成新潮流

中新网北京7月3日电题: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1300万“互联网+”回收成新潮流

记者郭超凯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近日发布了《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三十周年特别版)》。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有9万多家,从业人员约1300万人;2022年十个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3.71亿吨,回收总额约1.31万亿元。

当前,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呈现回收体系逐步完善、产业聚集初具规模、“互联网+”广泛应用、规范程度逐步提升等特点,但仍存在回收网点覆盖率不足、标准缺失等瓶颈问题。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突破9万家

报告显示,我国回收的再生资源主要品类有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废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及废电池等多个品类。

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规模快速扩张,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主要类别再生资源回收总量整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十三五”时期年均回收价值达到8248.68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加25.85%,较“十一五”时期增加116.79%。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有9万多家,以中小型企业占据主流,从业人员约1300万人。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回收网络,集回收、分拣、集散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渐完善。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表示,当前,物资再生行业已经成为吸纳城乡就业人员的重要途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贡献了积极力量。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我国对再生资源的需求将会继续保持增长。未来回收利用体系将逐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不断提升,行业将朝着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互联网+”回收模式成新潮流

报告显示,2022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品类再生资源回收量降低,回收价格下跌,带动全年回收总额同步下降。2022年十个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1亿吨,同比下降2.6%;回收总额约为1.31万亿元,同比下降4.0%。废钢铁是回收量最大的品种,占2022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的60%以上。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回收模式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潮流。早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再生资源行业便开始“互联网+”回收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随着互联网思维日益渗透,智能回收、自动回收机等新型回收方式不断得到发展。

作为行业“老兵”,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高延莉一路见证着“互联网+”回收模式的探索。今年恰逢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成立30周年。过去三十年,协会由原来的废金属回收利用,发展到涵盖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塑料等多个细分领域,下设23个分支机构以及7个职能部门,逐渐发展为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最大的行业自律组织之一。

高延莉指出,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控,通过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产品以及废弃物流向,逐步整合物流资源,梳理回收渠道,优化回收网点布局,完善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行业发展仍面临四大问题

许军祥总结称,物资再生行业要想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依然面临着四大问题:一是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覆盖率不足;二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集中度偏低;三是所得税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标准缺失阻碍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覆盖率不足是困扰物资再生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根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要求城区每2000户设置1个回收站点,乡镇每2500户设置一个回收站点。许军祥指出,现阶段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但覆盖率较低、缺少配套分拣加工设备、运输储存不便等问题仍然突出。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回收网点不足的问题更加明显,居民再生资源的交投、处置渠道不畅通,导致资源回收效率低下。

此外,现阶段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中8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受技术、成本等多因素影响,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粗放拆解、处置混乱、“二次污染”等现象屡见不鲜,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附加值不高,规范化水平较低,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

许军祥认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针对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希望未来行业从业者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一起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共同推动物资再生行业健康、长远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完)

THE END
1.垃圾分类回收玩起了“互联网+”废品变的也值钱利用手机app打车、找保洁、叫外卖,甚至利用手机app叫人上门做美甲,随着移动互联网逐步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有一部分创业者盯上了社区垃圾分类与废品回收这一块,他们试图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造这个传统的行业,将之视为O2O行业的新蓝海市场。 根据调查,目前国内多家公司开始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社区垃圾分类或回收服务http://www.zgfeipin.cn/Article/Show.asp?ID=9282
2.首发丨产业互联网赋能回收行业,爱博绿获Pre爱博绿有如此快速的发展离不开创始人兼CEO唐百通的丰富的行业积累,他拥有15年IT行业经验,7年回收行业经验,曾用三年的时间成功打造一个废旧手机交易平台,并成功获得机构投资。他充分结合自己互联网与回收行业的深厚积累,独创了一套完善的“回收产业互联网赋能”回收体系,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发挥产业互联网的优势赋能传https://www.iyiou.com/p/102655.html
3.嘀嗒回收让更多的人认识互联网下的废品回收行业嘀嗒回收 让更多的人认识互联网下的废品回收行业 嘀嗒回收是有长沙嘀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专门做废品回收的平台,它的工作模式就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互联网+”。 互联网+废品回收乍一听,这废品回收怎么用互联网收废品啊?废品回收不都是通过走街串巷完成的废品回收工作吗?互联网怎么帮助废品回收啊?其实大家有http://www.cubn.com.cn/portal/article/index/id/44137.html
4.爱博绿:互联网+再生资源擎起回收行业生态发源头追溯难与信息不对称是整个行业的旧疾,制约了当代社会环境下的回收业的提升,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给回收业带来了重构的机遇和条件。通过“互联网+回收”,可以打破信息封闭的壁垒,信息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和融合能够实现信息流通与共享。也正因为此,不少创新企业瞄准潮流,潮头涌动。 http://www.cinic.org.cn/zgzz/qy/474610.html
5.2020互联网行业术语51CTO博客互联网行业 一般指的是互联网企业,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服务并因此获得收入的企业。其业务范围通常覆盖全国甚至全球,注册用户通常达到千万级以上,用户活跃度也非常高,经常在同一时间点出现请求并行的情况。代表企业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东、宇节跳动,美团饿了么等。 https://blog.51cto.com/lwc0329/3071711
6.“互联网+废品回收”悄然兴起传统行业脏乱差形象改变利用信息化技术,“小牛寻宝”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并通过与上下游对接,打造了上接回收网络、中接仓储物流、下接利废企业的一体化回收利用链。 公司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小牛寻宝”将进一步推广“互联网+废品回收”模式,逐步改变人们固有认知,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废品回收行业,引领行业新时尚,争取6月底前我市主城区的废品http://www.dongyang.gov.cn/art/2022/4/14/art_1229163140_59555627.html
7.专题资料汇编:环保新风口:旧衣回收行业待降规范发展综述与报告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应收尽收。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拓宽闲置资源共享利用和二手交易渠道”。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408/t20240826_476634.htm
8.京东联合工美等行业伙伴发布黄金互联网回收团体标准近日,京东联合工美等行业伙伴共同制定的《黄金制品互联网回收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批准后正式发布,对黄金制品互联网回收服务的要求及服务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让消费者卖黄金不怕被“套路”。为此,京东黄…https://m.sohu.com/a/804427603_120388781
9.2024年礼品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一、礼品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二、礼品行业发展壁垒分析 1、客户资源壁垒 2、技术及人才创新壁垒 三、礼品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1、原材料成本因素 2、市场竞争因素 四、礼品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1、单件利润模式 2、规模利润模式 3、品牌利润模式 4、“礼媒加互联网”盈利模式 第二节 礼品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一、礼品行业投资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81/LiPin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10.再生资源回收经验总结(通用12篇)传统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通过嫁接互联网进行升级改造,不仅可有效减少行业中间环节,使信息更加透明化,还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再生资源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各种回收和交易模式的演变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并走在时代前端的互联网企业。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qab0y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