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为旧家具烦心的还有张女士,“十年前2000多元买的一个实木加玻璃的餐桌,在当时是比较高档的家具。这么多年过去了,质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只是样子有点笨,也占地方。卖,太便宜,扔了又太可惜,最理想的是在外形上改造一下,花几百元钱也能接受,只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这方面的人。”张女士说。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可能经常换房,但是家具一般十年八年就得换一次,有的是不能用了,有的是款式过时了。旧家具如何处理的难题非常普遍。
出路一:
家具回收?
买家越来越挑剔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最理想的是有人上门回收旧家具,“但实际上,价低不说,有的白给,人家都不来。”周女士说。
“太旧的家具不要,太过时的也不要,我们只收比较新的家具。”在白佛旧货市场上,一位回收二手家电、家具的商家表示,二手家电、家具的购买者主要是出租房,即使如此,买家也越来越挑剔。“太旧或款式过时的即使价格再便宜也不好卖。”该商家表示,上门收货、送货、搬运等都需要成本,现在二手市场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他们也不得不挑剔一些。“地方远的,东西少的,家具破旧的,都不收。”该商家表示,二手家具回收价格确实比较低,一般都不超过百元。“不是我们压的低,是生意确实难做。家具少于4件,扣除运输成本和人工费,根本就没有什么利润。”记者发现,相比家用家具,不少回收者更喜欢办公桌椅、屏风等办公家具。
出路二:
以旧换新?
买卖双方都有隐忧
★试水:“以旧换新”不温不火
“旧家具也就卖个几十元,要是能‘以旧换新’,怎么也比卖掉合适吧,而且淘汰旧家具肯定也要买新家具。”采访中,不少市民说道。“前两年记得省会也搞过家具以旧换新,只是现在又没影了。这是为什么呢?”王先生说。
“我们没有以旧换新的活动。”近日,记者走访发现,省会东明、红星美凯龙等家居卖场,均给出这样的答复。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2年开始,北京、天津等地开始试点家具以旧换新。个人消费者在试点家具销售企业购买4类新家具并交送旧家具将可获得家具销售价格10%的补贴,由政府和家具销售企业共同负担,各补贴5%。数据显示,2013年自7月1日政策实施至2013年11月底,北京11家家具销售企业以旧换新累计销售四类家具近16万件,销售金额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