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的第一台随身听吗?播放CD的Discman支持数字音频的Walkman又或是一台iPod或者,这些你都用过。
如今蓝牙耳机横行的时代,让有线耳机好像变得有几分复古,但在20年前,随身听+有线耳机,百分百是时髦的组合。
而随身听给予我们的快乐,还有来自精神层面的享受——它让音乐变得私人化。
40年前,在旅行中听音乐这件事是非常奢侈的,直到索尼第一台Walkman在1979年发布,才让这件事变得平常。
Walkman的诞生可以说是一件偶然的事,当时索尼的董事会成员MasaruIbuka想将盒式录音机Pressman改装成能在飞机上听音乐的设备。
于是,搭配耳机的Walkman横空出世,并在日本地区试售。
左:Pressman,右:Walkman
在最初推出的头一个月,索尼估计每月只售出5000部。
随着随身听被普及之后,很快就成为科技迷的身份象征,尤其让许多年轻人为之心动,他们对「黑胶」已经不感兴趣,并且想与老一代区分开来,每个人都像漫威银河护卫队的彼得奎尔一样享受音乐。
在Walkman推出60天时,随身听已经售出50000台,比计划整整快了10倍,尽管定价为200美元,也抵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捧。
甚至允许同时连接两副耳机一起听音乐
直到1985年,光盘(CD)的推出,才开始削弱磁带的领先地位,但由于随身听的大流行,在1990年之前,磁带仍然是音频媒体的主要形式。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即使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技术革命也不例外,就像磁带对黑胶唱片的攻击一样,MP3音乐格式的出现,也给予了磁带暴击。
2000年开始,MP3音乐格式逐渐盛行,硬件厂商都开始推出相应的硬件设备,让MP3从个人电脑渐渐转移到随身听市场。
彼时的MP3播放器百花齐放
在早期的MP3播放机中,由帝盟公司推出的Riopmp300MP3随身听,是知名度最高的设备之一。
Riopmp300包装封面
它火到被美国唱片业协会告上法庭,指Rio机的流行,将使电脑用户很容易通过国际网络获得MP3格式文件,变相成为盗版的拷贝,直接损害唱片公司发行的唱片业务,要求联邦法院发出禁制令。
不过最终从MP3的大流行可以得知,这场官司由Rio机胜出。因为Riopmp300毕竟是一种硬件产品而非盗版音乐,没有理由禁止生产。
Riopmp300本尊
2001年,带有AppleiTunes平台的iPod进场,1.8寸硬盘、高容量,并搭配「iTunes」在线音乐商店服务,在2年内立即在全球随身听市场造成轰动。
2004年,乔布斯与iPod登上newsweek封面
超级古早的iTunes界面
可风水轮流转,战胜物理磁盘的MP3,最终也是被智能手机所代替。
正如线上媒体取代杂志一样,数字音乐为索尼随身听拉下帷幕。2010年,索尼公司宣布,由于磁带随身听Walkman销售持续低迷,决定停止生产。
那么随身听还有吗
答案是Yes,索尼还没放弃随身听业务,尽管磁带版本的Walkman停产,但Walkman系列其他类型的随身听仍然维持发售,只是受众似乎并不是面向普通消费者。
在苹果宣布停产iPod的前一个月,索尼推出了高阶WalkmanNW-WM1ZM2,支持「无损」音频格式的音质,售价高达3200美元,显然是专为音乐发烧友提供的设备。
索尼的新一代金砖
尽管经历多次转型,但在时代的挑战面前,随身听最终还是要给如同法宝一样的智能手机让位。
过去它是年轻人手上时髦科技,如今是记忆里的剪影,今天的随身听,更像是小众情怀玩家或者发烧友的珍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