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找靓机战略合并后,“手机回收”这个标签在二手电商平台转转身上越发明显。
起初要做全品类与闲鱼较量,现在又要在手机回收这里与爱回收打擂台,且不论能力几何,在“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二手电商模式”这样事上的摇摆不定,让转转的前路似乎蒙上了一层“阴霾”。
方向上的摇摆,显得深处二手物品交易生态中的转转始终缺少一些定力,而事实上,转转的“朝秦暮楚”,也有自己无奈的原因。
粮草已空,转转要靠“回收”谋破局?
一切还要从转转的内在基因说起。
但是,随着行业不断往深处推进,闲鱼的生态闭环基因优势逐步发挥出来,既能承接阿里系电商的流量,还能通过社交等方式进行很好的留存与运营,在数据上逐步与转转拉开了差距,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而转转固然拥有腾讯和58的流量加持,但其“全品类”这条路,似乎至今没有跑通——这也证明了,和传统电商平台不同,对于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来说,流量未必是取胜最关键的因素。
而更坏的消息的是,即便在流量这件事上,转转也开始出现问题——用户与流量上的“粮草”不足,经营可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数据显示,从2019年10月至今年8月,转转的活跃用户量从接近3500万下跌到不到2000万,短短数月转转用户量几乎呈腰斩式下跌。对于短期难以盈利的转转来说,这有点雪上加霜的意味。
这时候,无论是用户体量还是营收变现,再延续过去的道路做“全品类”都不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于是,相比于全品类,更容易变现的手机回收业务就自然而然进入了转转的视野。
反过来看,闲鱼的发展已经代表了“全品类”的诱惑力,如果不是经营中出现了困难,转转断不会从全品类改道手机回收。
无论如何,调整方向后,“手机回收”可能成为转转的重要发力点。只不过,能不能做好“手机回收”,对转转而言可能也是个未知数。
瞄准二手3C,转转却念不出的货源、供应链“生意经”?
以市场普遍情况来看,二手3C这门生意是有商业模式可循的,其迅速发展的核心一定是供应链能力,这包括统一标准、定价能力、质保维修、销售渠道、交易效率等多个方面因素。
一方面,似乎没有看到转转制定出这样一整套的流程标准,另一方面,拎出单个环节,例如二手行业中最重要的质量保证这件事而言,转转也可能面临着能力上的不足。
以3C二手市场中高占比的手机为例,货源品质以及供应链才是决定转转能否成功的“奠基石”,但转转却多有麻烦。
追根究底,货品质量问题频出的原因是,此前注重全品类二手交易的转转,资源投入过于分散,无法在所有品类建立质检体系,即使是针对单一品类建立一套完善的质检体系也并非易事,这需要在行业中扎根足够深并且投入众多基础设施。
而现实却是,任何企业的的资金都是有限的,此消彼长,成本大量投入在其他地方,就注定无法加强供应链能力,这是企业对于“长期深耕”和“短期变现”经营的根本策略差别。
内部痛点难消,“回收”之路上转转又面临外敌兵临城下
供应链方面面临很大麻烦,这是内部管理运营能力的问题,除此之外,转转转道“回收”还面临已经兵临城下的外部敌人。
根据多份行业报告,二手3C回收在国内还存在很大的存量空间,这会带来直接的资本市场故事空间,也是转转可以期许的未来。然而,无论是做二手市场,还是单就3C业务而言,转转都绕不开爱回收这个领域内强劲的对手。
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在不断跟随下,转转的品牌矩阵与爱回收已经十分相似——2018年6月爱回收推拍机堂,2019年1月转转推采货侠;2019年6月爱回收与拍拍合并,2020年5月转转与找靓机合并,很明显,B2C模式的找靓机对标拍拍,B2B模式的采货侠对标拍机堂。
然而,在这种相似的背后,两大玩家却在两个维度存在着较大差异,或者说差距。
这些问题带来的结果,也直观的体现在经营数据上。据悉,爱回收创始人陈雪峰今年9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平台单日业务量约7万单。C2B业务量日均1.5万台。相比之下,转转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与找靓机合并后的手机C2B业务同比增长171.7%,日收获量突破9600单。
写在后面:
当爱回收开始盈利时,转转才刚刚调整方向驶入回收市场。尽管市场红利还在,但眼下的转转似乎还无法和爱回收同台竞争。
回顾转转的“转型”历程,尽管没能走通“闲鱼模式”,但转转却留下了它的印记,这似乎在阻碍转转成为下一个爱回收。更进一步看,转道“回收”却缺乏拿来与这个领域巨头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转转面临外部压力的根本原因。
总而言之,被迫出走、痛点难消、强敌在前……转转的“回收”甚至二手电商之路,只能说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