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嘛,北滨路边一下子又冒出6张旧床垫,我得马上安排保洁公司去清运了。”7月4日,正陪同万州区政协调研组在辖区调研废旧家具处置情况的钟鼓楼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无可奈何地摊开手机,向大家现场展示刚刚收到的一组照片。“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只要瞅到人少的机会,一些居民和商家就会把大件垃圾扔到马路边、街角处,我们每天都要马不停蹄地去处理!”
一场“现场直播”,让调研组一行人陷入了无奈的沉默。
尴尬:扔不出去的旧家具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居住环境,家具家电更新换代的时限越来越短。但淘汰下来的旧家具不属于生活垃圾,没法用环卫车压缩运输,社区居委会又没有专门经费运输处理,如何处理就成了让社区和居民纠结的烦心事。
“去年家里淘汰了几件木质家具,舍不得当垃圾扔,就放到楼下方便别人再利用或由物管清理。结果,很快就被物管人员送回到家门口。后来付工钱让搬运工处理,搬运工乱扔又被城管人员发现,还被罚了款。最后,在城管人员的指点下,租车将旧家具送到了垃圾场才算彻底解决。”万州区政协一位同志的亲身经历,更是让调研组成员印象深刻。事后一计算,他前前后后花费了1000多元钱才将几件旧家具成功丢弃掉。
提案:废旧家具归何处
6月25日,针对提案办理的专题协商会在区政协召开。然而,说到废旧家具的处置问题,作为主办和协办单位的万州区商务委、区城管局、区生态环境局却找不出一条“完美”的解决路径。
废旧家具的市场需求究竟如何?财政“买单”是否可行?如何限定社区居民丢弃大件垃圾的责任?会议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通过实地调研来对症下药。
办理:集中收运多元处置
“你这些旧家具、旧家电是怎么收购的?有几种途径?主要销往哪里?生意好不好?”调研当天,在三峡旧货物资市场,丁坤林一行详细地询问着店主们。
在万全垃圾压缩站,废旧沙发、床垫堆成了一座小山。几个工人正在把布料和金属弹簧拆解分开处置。“这里场地小,人力少,处理能力实在有限,沙河街道还有6000多张废旧床垫没让拉过来呢。”随行的城管局负责人一脸无奈。
“废旧家具处理问题,是困扰城区居民的一道难题,也事关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丁坤林指出,各提案办理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分类处置、循环利用、确保环保”的原则,建立完善废旧家具家电收集处置体系,分阶段推进,切实解决居民家中大件垃圾怎么丢,怎么收运处置,如何不影响环境卫生,如何最大程度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等问题。
区城管局负责人表态,将以该区开展垃圾分类行动为契机,以物业管理单位或固定垃圾投放点为依托,设置大件垃圾存放点,切实解决废旧家具流出家庭问题;综合利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解决废旧家具二次利用和收运处置问题,逐步建立完善废旧家具的集中收运处置体系。(通讯员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