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忍让的动作……走进市政务服务大厅,一股暖流扑面而来。
过去的一年,市政务服务中心走得笃定而踏实。这一年,中心先后推出的“吐槽找茬”、“帮办”服务、“好差评”评价制度等服务,不断刷新着人们对政务服务的认知,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强磁场”。2021年,窗口审批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持续向好。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事项办件量达26万件,满意率达99.99%。
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文建军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提质提标,真正达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依法依规不求人,方便快捷能办事’,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最终目标。”
“你们太有耐心了!”
“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太有耐心了!”2021年9月的一天,一位男士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他办好企业成立各项手续后,由衷地说道。
众所周知,企业家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投资,人生地不熟,存在许多困难,如果政府能面带笑容、伸开双臂,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一切难题便会迎刃而解,企业家们也会像到了自己家乡一样安心、踏实干事。
我市倾力打造政策稳定、竞争公平、服务高效、成本优惠的营商环境“金”名片,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为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为切入点,以“一次办好”为突破口,先后围绕企业开办、企业准营、民生服务等领域及医疗费用结算、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着力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流程优化再造,整合梳理事项情形、材料清单,研究推出了金昌市“一件事一次办”事项333项,线下设置“一件事一次办”专窗,线上开设“一件事一次办”专栏,基本实现了“一网集中展示、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材料分审、一次跑动办结”的集成服务新模式,申请人一次提交就可完成所有事项的申报,率先在全省将企业开办压缩至0.5个工作日。截至目前,全市“一件事一次办”业务量近1.3万件。
“你们的态度太好了!”
中午12点,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工作人员陆续离开座位,在厅门两侧整齐的排成两队“刷脸”下班。
“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进入市政务服务大厅,一股清风铺面而来。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红黑榜榜单格外醒目,墙壁上亮出的党员先锋岗让人眼前一亮、综合受理(帮办)服务区一派繁忙景象……不论从大厅的陈设、布置及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服务态度都令人振奋。
目前,累计收到群众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评价738403条,线下评价73379张,满意率达99.99%。
为持续改善服务窗口作风建设,市政务服务中心先后制定出台了《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好差评”工作的通知》等规章制度,设置了“吐槽找茬办”、“好差评”评价等服务,按照线上“一事一评”、线下“一次一评”的原则主动引导企业和办事群众进行服务评价,打造了政务服务“好差评”金昌样板。
市政务服务中心督查投诉科科长刘学森说:“吐槽找茬,填写好差评评价,既可以维护办事群众的权利,也对窗口人员起到了监督作用。”
在一段视频中记者看到:一名前来办事的群众因自己资料不全等原因,对工作人员破口大骂,还怂恿不明真相的群众也来围攻,为他办事的那位工作人员气得脸色发青,但一句话也没有反驳,眼泪却在眼眶内打转。”这位工作人员说:“有些群众来办事没有耐心,给他们解释说理又听不进去,时常会用恶毒的语言辱骂我们,但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忍’是我们作为窗口人员的工作态度。”
人心换人心。热情的态度,耐心的服务,让不少群众转变了对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看法。路上相遇时他们会主动打招呼,有时还会嘘寒问暖,有的群众还主动到大厅关心起大厅内外的花草、陈设等。今年以来,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按时办结率为100%,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9.9%以上。
“由你们帮办我们放心了!”
在办理总投资40亿元的甘肃兴佰钛业40万吨钛白粉项目一期工程中,市政务服务中心采取帮办代办、容缺受理的服务和制度,急事急办、特事特办,5个工作日就办结用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办理材料由11份精减至5份,且由5日办结改为即收即办,加速了项目落地……
企业负责人纷纷发出赞叹:“由政务大厅帮我们办理业务,太放心了!”
市政务服务中心树牢“给企业办事就是给发展加油”的理念,设立综合受理帮办服务窗口,开展为企业和群众会办的业务自助办,不会办和难办的业务交由帮办员办的服务,当好企业的“暖心人”“贴心人”,形成了良好的“亲”“清”关系,营商环境逐步形成发展“强磁场”,吸引紫光集团、万华化工等30多家知名企业前来金昌考察。截至2021年9月底,全市招商引资135个项目、到位资金12782亿元,同比增长28.01%;331项重点项目开复工率95.77%,80项重大项目开复工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