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走入来访者的内心需要经历很多次深入交谈,但“在不稳定的直播间里,弹幕可能会影响来访者的下一句话”。月之常向观众强调,连麦不是正式的心理咨询。
日前,很多网红咨询师热衷于“一位来访者遭受了怎样的苦难,在我的帮助下重获新生”的故事套路,将直播作为营销宣传和获客手段。
一
传统的线下心理咨询室通常房间不大,但素净温馨,窗帘挡住户外视线,营造私密、安静、不受打扰的氛围。
而当心理咨询师在网络平台直播,观众目之所及是屏幕里主播的办公室、书房、客厅,来访者隐藏在右侧小框里,神情、姿态或肢体语言全不可见。但观众可以围观主播与来访者的对话,屏幕上还显示实时弹幕。
从线下到线上,从一对一交谈到万人围观。当心理咨询师走进直播间,改变的不仅是工作场所,其市场化之路还存在许多伦理争议。
二
月之的抖音直播间里,有一个刚成年的来访者,一上来就说他不想活了。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月之能做的,就是快速进行语言疏导,让他觉得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弹幕上不断弹出安慰和建议,一群人共同为一个陌生人揪心。最后听到来访者说“心情好多了,今天不想死了”,大家舒了一口气。
在月之的直播间里,平均连麦一次200抖币(安卓系统1元可充值10抖币),“直播两小时的收益可能不及线下一对一的50分钟咨询”。
传统心理咨询当中,咨询师真正走入来访者的内心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需要经历很多次深入的交谈。月之说,这也是直播连麦无法实现的地方,“在不稳定的直播间里,弹幕可能会影响来访者的下一句话。”
无论线上线下,寻求咨询师帮助的不全是心理疾病患者,还有许多希望做自我探索进而改善人际关系、生活状态的来访者。在抖音,可以发现一些经过平台职业认证的黄V心理咨询师,专注于家庭情感、两性心理、育儿等话题。
三
随喜(化名)两年前和丈夫关系濒临崩溃,被咨询师尹绍雅的一条短视频吸引之后,她加入了线上心理训练营,同网友们共同谈论婚恋关系中的尊重、沟通、信任等话题。
刘雨(化名)一有空就在直播间围观,她觉得连麦的人都清楚正在直播,但有些真想寻求帮助的人依然会把涉及隐私的内容毫无保留地说出来。有些事情正是无法对身边人讲述,才需要到网上找陌生人说。
大学生小嘎(化名)怀着好奇心观看了一些心理咨询师的直播间,“感觉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所谓的咨询师明显是不专业的,甚至达不到一个倾听者该有的素质。”
“Lacan心理”公众号创始人潘思严是一名高校教师,他认为,直播这种形式无法保证心理咨询的隐私性和保密性,从根本上是与心理咨询的专业伦理相冲突的。
四
心理咨询师姿言则表示,她会在直播间强调连麦是线上探讨,不是咨询,防止被误以为心理咨询可以在任何场合进行。连麦者讲述故事时,姿言会及时控场,制止一些对当事人造成伤害的弹幕,鼓励观众倾听不同的声音。
尹绍雅和梁笙的直播间是抖音心理咨询师中少有的“夫妻档”,主打婚恋和家庭领域。尹绍雅直言:“我们想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半小时内用一些心理学的技巧和大家聊天答疑,我们知道争议挺大的,职业认同感也很混乱。”
2021年3月份,抖音平台提醒了尹绍雅,认为他们分析家庭、婚姻案例的短视频也是在打擦边球。“但只有这种形式老百姓才能听懂。”尹绍雅说。
在尹绍雅看来,线上心理咨询的竞争对手从来都不是传统心理咨询,“我们是给(传统)心理咨询行业输送来访者”。她给自身定位是“老干妈”,“主食是什么都不重要,配一勺老干妈,可能吃得更香”。
北京师范大学宋振韶认为,咨询师直播连麦不等同于心理咨询,更类似原来的电台热线。但如果咨询师能在平台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做一些答疑解惑,让偏远地区或者心理咨询资源条件不足的民众借助网络联系到他们,也是一件好事情。
但他强调,平台要设置投诉渠道,一旦观众对咨询师的言行感到不舒服,可以向平台举报;平台也要严格监管;平台还可以同行业协会合作,由专业人士判断违反伦理的行为,并做出相应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