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种念头的并非周郁一人,在微博超话“心理咨询师考试”里,不断有人发帖求助,询问如何报考、该考哪本证书。对想考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人来说,证书种类繁多、含金量不明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原有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统一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颁发,属于职业资格中的水平评价类(非准入类)。但在2017年9月,人社部将心理咨询师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移除,对应的证书考试也随之被取消。
图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官网
人社部表示,此次职业资格目录的清理有利于明确政府管理的职业资格范围,解决职业资格过多过滥问题,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清理违规考试、鉴定、培训、发证等活动。
此后,相当多行业协会与机构推出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心理所”)的培训证书、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以下简称“国培网”)的证书,还有冠以国际名号的ACI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
某考证机构客服在接受谷河传媒采访时称,中科院心理所在过去负责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出题与技术指导,因此该所现在推出的证书“含金量是不变的。”但另一家机构客服则声则称“国培网的证书由人社部下属的‘人才网’盖章,在全国都通行”。
图源中科院心理所官网
乱象丛生:培训机构问题频现
名目繁多的证书考试拉动了下游的培训行业,但也滋生了诸多问题。
正在备考中科院心理所考试的赵原向谷河传媒表示,机构的销售人员会以报考政策改革为由,催促咨询者尽快报名,当她上网咨询心理咨询师考试之后,一家培训机构主动联系了她,在机构的劝说中她也就“冲动缴费”了。
按中科院心理所官网说法,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人人可报名,但培训机构可以自主设定培训招生条件。谷河传媒联系了“某大教育”和“某海教育”,两家机构的销售人员以不同的原因强调,非心理学背景的考生应当抓紧报名。
图源“某大教育”销售人员
谷河传媒向第三家培训机构询问时,对方客服却表示:“每年都是政策最后一年,(其他机构)每年都这么说”,并称目前中科院没有官方文件表明考试会变动。
一边是培训机构的含糊其词,另一边维权依旧很难。
缘木求鱼:考证与从业并不挂钩
即使通过靠谱机构顺利考证,证书也不能保证帮持证者敲开心理咨询业的就业大门。
但事实上,中科院心理所官网资料表明其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不是心理咨询师认证,也不代表职业资格,只能“作为持证者受过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的有效证明”。
那么想要从业心理咨询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国家层面对此尚无硬性规定。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钱铭怡在其编写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登记工作指南》中提到,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暂停表明心理咨询没有被列入国家职业制度准入的框架,卫计委(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希望由学会和协会拿出一套针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者的规范与发展规划。
人社部于2017年发布的《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规定,在国家职业资格被取消后,行业协会、学会、企事业单位可以依据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但不得开展资格资质的许可和认定。
就证书效力而言,现在机构颁发的证书多为培训合格证书,过去的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是水平评价证书,即两者都不是必须“持证”才能“上岗”的准入类证书。
图源2016年12月16日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附件
在行业实操中,证书只是心理咨询师评价标准的其中一个维度。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会员、中山大学心理学博士张桂萍告诉谷河传媒,诊所在招聘新的心理咨询师时会衡量这几方面的条件:学历背景、证书等资质证明,还有参加培训或实践等经历证明。就算拿了证,没有勇气给人做咨询,或者做得不好,最终都会导致来访者流失,心理咨询本质上靠的是个人的科学口碑与专业水平。
心理咨询师还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并不止于考证。2006年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冯老师接受谷河传媒采访时称,证书只是代表职业资质,考试难度不大,她一次考过,但考证后不能直接开始咨询。因此从业者还需要不断参加培训、接受督导或是自己找咨询师进行个人体验。
在从业以来,张桂萍一直不断花钱参加各类机构的培训,培训证书已有十几份,所费不赀。但这并不是个例,即使是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杨凤池这样的业内知名人士,也曾在1995、1996和1997年三度赴意大利进修,接受密集的连续培训。张桂萍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实际咨询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好比海洋,证书就像一滴水,仅靠考证的能力是无法解决庞杂的问题的。
(应受访者需求,周郁、赵原为化名)
原标题:《心理咨询师培训乱象:该考哪门试,考了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