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请回答:七种让人容易受骗的心理,你有吗?|阡陌的述说骗子咨询师心理学受害者

网友提问:最近打击缅北电信诈骗真是大快人心!

年底又到了骗子们冲业绩的时候,我一直想知道现在到处都在反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是不是够聪明就不会被骗?有没有什么心理学的防骗指南?

本期心理师

萌主:

国家心理咨询师

心理师请回答:

心理咨询师萌主:从古至今,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坑蒙拐骗。

无论是从前在街头巷尾,还是现在转移到了网上,骗子都利用了人性的普遍弱点屡屡得手。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诈骗中常用的心理学原理,并探讨如何有效反制。

01

贪念

大家都希望通过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刷单返利、投资理财等各类诈骗,几乎都利用了这种心理。

除了贪图钱财,婚恋诈骗“杀猪盘”,利用的则是贪图情绪价值。因此,不要相信过于美好的承诺,如果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不是因为你幸运,而很可能是陷阱。

02

服从权威心理

例如,无论假领导和你说了什么,你只要换个联系方式,找真领导核实,就能水落石出。

03

紧急避险心理

无论是冒充熟人,骗你说发生事故了,还是冒充公检法,骗你说摊上事了,目的都是激发你“避免损失或危险”的强烈动机,而且让你在紧张的状态下,很难进行全面理性的思考和决策。

因此,平时就要有信任的关系,与亲朋好友和信任的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就可以咨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支持。

04

登门槛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一个人一旦接受了别人一个小小的要求,之后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例如,在投资理财诈骗中,开始的时候骗子会让你先投几百块练练手,随后就是几千块、几万块……最后越陷越深。

如果不想让对方得寸进尺,一开始就连小小的要求都要拒绝。

05

封闭隔绝

阻止你与外界沟通,并狂轰乱炸式地灌输,让你停止思考,被深度洗脑。例如冒充公检法诈骗会以保密为由,不让你和其他人联系。

因此,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心生警惕,与平时信任的人多沟通。

06

沉没成本效应

比如刷单诈骗中,第一单刷100元返105元,让你赚到5块钱。第二单刷500元却不返钱了,而是要求你再连刷三单。

此时你就会想,如果不继续刷,那么之前投入的500元也没了,这就是沉没成本。

因此,很多人便选择了继续刷,直至钱财耗尽。这是非常难以克服的人性弱点,与其想方设法通过这个考验,不如一开始就别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相信自己是例外。

就像你说的,别人是不是因为不够聪明才会被骗?自己那么聪明、谨慎、警惕就一定没事。真相是,在合适的情境诱导下,任何人都有可能被骗。

根据英国国家诈骗管理局发布的报告:“诈骗受害者的画像几乎涵盖了所有人。因此,几乎所有人都可能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会被骗。

其实,诈骗中应用的心理学原理还有很多。

我们分析原因不是说受害者不够完美,骗子才是罪魁祸首。

我们不过是普通人,不可能像骗子一样为了巨大的利益天天钻研,因此希望全社会能建立完善的反诈体系,从根本上减少诈骗的发生。

解惑

人生中很多困惑和难题,其实都可以用心理学来解答。如果您想得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分析,欢迎给我们留言~

THE END
1.情感挽回机构骗局揭秘,被情感咨询公司骗了钱签了合同怎么办?市面上大部分的情感咨询公司在宣传的时候基本都是说自己挽回率有百分之八九十,但实际上可能百分之十都不到。而他们说的资质也是没有的。如果你也遇到了情感机构的骗局,一定要及时收集证据,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还有签的合同保留好第一时间寻求法律帮助退还所缴纳的情感咨询服务费。 https://m.66law.cn/lawyers/s2012982933f44_i1106216.aspx
2.我被情感挽回机构骗了6800块钱,该怎么投诉挽回?法律知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新型的网络骗局,某些犯罪团伙打着专业情感咨询机构的旗号,诱骗失恋或家庭情感不合的人购买所谓的情感服务,骗取钱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这里面的内幕。 · 诈骗套路 骗子以教育咨询公司名义招募大量员工并进行话术培训,精心包装成所谓“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或者情感专家”。然后,在各类网络社交http://m.110.com/flzs/964554.html
3.深圳情感咨询情感心理咨询师情感挽回机构深圳怡情情感咨询公司{免费咨询热线:135-3755-2121}情感修复,自我提升,情感拯救等专业提供情感问题在线咨询,我们这里有情感心理咨询师,情感拯救老师,通过我们的心理辅导治疗,能够让您更快的恢复。http://www.mowenjic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