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某些时候觉得孤独或者想找人说说话,你或许可以寻找心理咨询。
当你的工作、生活、情感压力过大,例如失恋、工作挑战太大、同事相处不良、生意伙伴失信等,而使你觉得有点胸闷难受、心区疼痛(但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身体问题)、焦虑不安、容易发火、心情忧郁、失眠,那你需要心理咨询。
当你的家庭婚姻关系出现问题,如夫妻间交流困难、夫妻间的性功能障碍、处理离婚,这时候你显然也需要心理咨询。
当你与自己孩子的亲子沟通无法顺利进行,小孩学习成绩下降,与你产生对抗等等,那你或许要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心理咨询。
或许你没有任何困扰,你丰衣足食、家庭幸福,你的生活已经有了一定质量,但你觉得需要一些精神层面的成长或回顾,那你或许可以参加心理咨询。
当你对于某些特定的物体和行为,例如与人交往困难,怕猫狗,或者当你面对一些社会场景,例如广场、商场,或者没有特定对象场景的情况下,你都觉得焦虑不安,甚至呼吸困难,心跳加速,那你或许需要参加心理咨询;
当你被一些性问题困扰,例如青春期性烦恼、手淫问题、暴露性器官,获取异性衣服等等情况,那建议你参加心理咨询。
物质依赖也可以是一个参加心理咨询的原因,例如吸烟。对于食物的困扰,例如出现暴食然后呕吐等、厌食,显然积极参加心理咨询是明智的选择。
遇到丧偶、被非礼、人质危机、离婚、自然灾害、威胁等突发事件之后一个月,你如果继续经常被这些事件的记忆干扰你的生活,甚至经常发生恶梦、哭泣等情况,那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建议你有必要最好去参加心理咨询。
当你的人际关系一直遭遇有时候有原因、有时候没有原因的挫折,而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有点格格不入这让你迷惑或痛苦,例如你经常严重猜忌别人是否说你坏话、或随时随地会遭受批评而害怕交往别人、或你经常和很要好的朋友反目成仇、或你经常以自伤和极端事件要挟亲密的人、或你觉得你的情绪经常没有原因的泛滥成灾而影响你的生活。那你或许需要接受长期的心理分析式心理咨询。
3.哪些情况下必须看心理咨询师?
b.长期躯体不适,经躯体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改变;
c.人际关系出现严重问题;
d.自觉工作压力过大;
e.睡眠质量长期不高;
f.遭遇重大生活挫折;
g.长期的家庭困扰;
h.儿童学习困难。
4.心理咨询对什么样的人效果最好?⑴求助者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希望自己在感受和行为上做出改变,而且希望从咨询中获得帮助。⑵求助者是一个能够充分表达和反思自己经历的人。求助动机比较高的人在咨询中颇为合作,与咨询师坦诚交流,而且承担求助者角色的不同方面,在心理咨询中,这类人最可能获益,而且也确实获益最多。
5.心理咨询师一般用什么形式来解决求助者的问题?
首先,是个体咨询,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心理咨询;第二,家庭治疗,就是说夫妻双方及其子女同时接受咨询;第三,团体咨询,比如集体心理咨询、小组活动等等。
6.心理咨询有哪些方法?有人做过统计,全世界大约有240多种心理咨询的方法,但获得广泛认可的有三种,即: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认知-人本主义的咨询方法。其它方法如家庭治疗、叙事治疗、意象对话、沙盘治疗等也在蓬勃发展中。
7.我怎么知道哪种方法最适合我?您当然有权利知道咨询师主要用什么方法对您开展咨询。但是您没有必要过多考虑哪种方法对您最有效。咨询师自会做出判断和决定。过多地注意方法的异同会被理解为下意识地拒绝咨询的行为。
8.万千心理的咨询师主要使用哪些咨询方法?以上提到的方法均使用,但各个心理咨询师之间稍有不同,不同的心理咨询师也会有不同的咨询风格。
10.怎样收费按咨询师经验不同,咸阳万千心理个体咨询收费有200元、300元和400元三个收费标准。
12.什么是长程咨询、短程咨询和限时咨询?
13.会谈前会是否一定要做心理测量?不一定。心理测量内容主要是有关求助者近期的心理状况,故有助于咨询师全面地了解求助者的心理状况。虽然心理咨询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有时也难以避免主观性,对求助者的评估不够客观和准确。必须说明的是心理测量不是特定仪器,求助者对问题的理解及回答问题的态度等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测量结果的解释会结合求助者的其他情况。也就是说会谈资料与测验结果互相对照,互相印证,才可以使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认识更准确。
14.看心理咨询师以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基本上不需要做准备工作。有人来之前将自己的问题写在纸上,见了咨询师就照着念,这样做并不好。咨询师希望跟求助者有直接交流,而不希望隔着点什么,哪怕是一张稿纸。
16.心理咨询师是什么样的人?心理咨询师首先是一个自然人、社会人、普通人,跟大多数人一样,要工作学习,面对社会环境和现实,拥有正常人的所有情感,跟普通人一样也有很多困惑和烦恼。其次、心理咨询师是一种职业角色,他们感情丰富、细腻,对内心的变化观察敏锐,经常能够感受到自己和他人心理上的复杂情绪,而且愿意用学到的心理理论和技术去帮助前来心理求助的人。
18.什么情形下需要更换心理咨询师?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在求助者强烈地觉得这位咨询师不适合给自己做咨询时,或者咨询师本人认为他(她)不适合给求助者继续做咨询时,求助者都要考虑另找一位咨询师。求助者可以和咨询师直接讨论这个问题,而非不辞而别。另外,咨询师也有义务给求助者推荐一位他(她)认为适合求助者的咨询师。至于求助者是否去寻求推荐咨询师的帮助,则完全由求助者自己决定。
19.如果症状很快消失了,还需要做完30次的咨询吗?是的,如果求助者商定的咨询次数为30次,建议最好做完。这样有助理解症状产生的深层的原因,以避免复发。
20.做完30次咨询,可以产生哪些效果?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心理咨询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的效果也有相当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做完30次咨询,可以不同程度的达到以下目标:症状的缓解、对自己更多的了解。但是,如果求助者过多地注重疗效,在某种程度上会被理解成下意识地拒绝探索自己内心世界所引起的焦虑的表现,或者是求助者在日常工作中总给自己施加过大压力的行为模式的重复。
22.我能通过熟人做心理咨询吗?
24.为什么这么贵?相对于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的收费标准,这样的收费标准只有象征性意义。在国外,只有富有的人才消费的起心理咨询,而在咸阳,这样的收费标准,凡有一般收入的人都付得起。再者,心理咨询师付出的是强度极高的脑力劳动,理应获得与之相应的劳动报酬,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收费还会大幅度提高。
24.心理咨询有哪些分类?
(一)健康类心理咨询
1.按问题轻重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精神病康复心理问题。2.按服务的人群年龄可分为: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3.按服务问题性质可分为:情绪情感障碍、饮食睡眠障碍、婚恋/情感心理、人际关系、职场心理、儿童青少年心理、家庭/亲子关系心理、性心理、其他类别咨询。
(二)发展类心理咨询,比如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婚恋指导;学习指导;性教育等。
25.能问题列举常见的心理问题么?
1.情绪情感障碍:情绪低落、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失落感、孤独感
2.饮食睡眠障碍:厌食、暴食、失眠、睡眠障碍……
3.婚恋、情感咨询:恋爱心理、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婚外情、恋爱心理、婚姻危机、失恋、性生活不协调、婚恋成长、情感挫折、婚姻冲突……
4.人际关系心理:社交恐惧、人际沟通、人际适应障碍、人际关系紧张……5.职场心理指导:职业规划、职业压力、职场人际关系、职场压力、工作倦怠、职业发展困惑、职场综合症、厌职……6.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学习困难、情绪和行为问题、环境适应问题、厌学、网瘾、早恋、叛逆、学习困难、考试焦虑、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不集中、迷恋网络、环境不适、青春期问题、同学关系不协调……7.家庭/亲子关系心理咨询:夫妻相处、亲子沟通障碍、婆媳问题、家庭关系障碍、家庭暴力、亲子关系冲突、子女教育问题……8.性心理咨询:性功能障碍、性心理障碍、性身份识别障碍……9.其他类别咨询:更年期心理问题、家庭空巢综合症、疾病和心理康复调适、临终关怀、绝症病人支持……
26.决定来心理咨询之前,还有哪些需要知道?
b.首次会谈没有特殊要求,并不要求做特别的准备。心理咨询要求求助者在会谈中,尽可能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我们重视的是真实性而不是全部性),求助者可以做必要的隐瞒,比如可以使用化名、可以隐瞒其他当事人的名字、可以隐瞒自己的工作单位等。咨询师完全尊重这些求助者的隐私权。但求助者尽量不要做不必要的虚假陈述,比如修改事情的真实经过、修改问题的客观性、修改自己与其他当事人的真实感受等等,否则可能会妨碍咨询师对问题做出判断。
c.首次会谈是心理咨询的初步评估阶段,需要解决几个问题:1)初步的诊断,需要判断是否有严重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严重的神经症等,这种情况应该寻求医院治疗,不是心理咨询的范围;2)确定求助者希望解决的问题的焦点和框架;3)确定求助者“是否适合接受心理咨询?”如果适合接受心理咨询,“采用什么方式的心理咨询比较合适?”
d.在初步评估结束之后,咨询师做出一个初步判断,然后咨询师将同求助者一起协商如下具体问题:
1)您是否打算接受心理咨询?
2)采用何种形式的心理咨询?
3)咨询的频次是怎样的(通常在每周1-3次,每次50分钟);
6)付费方式;
7)关于失约、迟到、意外、请假等情况的处理。
e.通过评估、判断与协商,形成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个咨询“协议”。这种协议是无形的,但是有效的,要求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认真遵守。
27.我还是比较关心个人隐私的保密问题。
在咨询中要达到真正的效果,需要双方做真实的内心交流,由于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才会把一些私密的内容暴露在咨询师面前。无论是咨询师本人还是心理机构都会严格按照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开展工作,其中包括:
1.不把求助者的个人情况泄露出去,如姓名、年龄、职业、咨询问题等。
2.如果需要录音录像,一定会征得求助者者同意,否则不进行记录或录音录象。
3.把咨询案例作为教学或专业讨论时,需要征得求助者知情,否则不能使用。
4.论文里需要涉及到求助者具体信息的,需要保密求助者的个人信息。
5.不得把给来访者做的心理测量泄露出去。
6.未经求租者同意,不得私自把咨询信息透露给求助者的家人或者单位。
7.以上为职业道德范围,按照中国法律规定,违反法律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