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咨询为由头,实则利用人们的焦虑、欲望等情感卖课实现快速变现,网络上的“情感咨询生意”近年来屡见不鲜。在情感大V“曲X”等典型案例被封禁后,如今仍有情感咨询机构模仿着相似的套路,在网络上诱骗咨询者,甚至还有高价售卖女性私护产品等“新花样”。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接到报料称,深圳龙岗某公司打着女性情感成长的幌子,在短视频平台售卖情感咨询课程。该公司的主播以“成功实现阶层跨越”、“学习后拿到了XXX元”等话术吸引用户后,再引流至私域直播平台售卖女性私护产品,并利用1V1咨询服务,引导女性如何向男性索取钱财。
报料人小兰是该公司的离职员工。她告诉记者,除了卖课,这些主播还会售卖情趣用品,甚至女性私处护理用品。目前,这些商品的合规性存疑,“都是成本很低的产品,几十块的成本标价上千块出售。”小兰称,除了出售合规性存疑的产品,该公司主播的心理咨询证书资质也疑似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得。
近年来,虽然屡屡封禁典型大V,但这些打着情感咨询幌子的直播仍“野火烧不尽”,不断涌现在网络空间,一不留神,用户就成了待割的“韭菜”。这些不良价值观导向的内容有其隐蔽性,如何辨清其与正规心理咨询的区别,摸清背后的套路?除了封杀大V“杀鸡儆猴”外,还有什么方法针对他们进行监管?针对报料内容,南都湾财社记者展开了调查。
焦点1:
“情感咨询”实则变相输出“捞女”价值观
网络主播心理咨询师资格或造假
主播在直播间互动
受直播间营造的热烈氛围感染,又被极具诱惑力的话术吸引下单后,主播们就完成了第一阶段——卖课的“割韭”操作。南都湾财社记者看到,这些主播的个人标签几乎都与“情感导师”“心理咨询师”挂钩,但其真实性无法保证。
在记者卧底的公司内部群中,该公司老板声称,自己有购买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渠道,2600元就能办理,且证件可以在国家职业技术网上查到。这也意味着,即便是持有心理咨询师证的主播,其真实性也掺有很大的水分。
公司老板称其有购买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渠道
焦点2:
性商培训还是微商变现?
低成本女性私护用品高价卖,单个主播日入20万
成功卖课后,主播们的下一步计划便是将用户引流至私域直播平台。“引到私域主要为了成交产品,通过‘性商课’卖产品其实比卖课赚得多。”小兰透露,主播在某音平台卖课的最终目的是引流,进入社群后,一个名为“某某V蜜幸福训练营”的直播链接就会定期私发至学员手中,观看直播需要前往小X通平台。
疑似涉黄的私域直播
小兰口中的产品是一款女性私处护理产品,主播们称其为“八爪鱼”,售价598元1盒,1196元3盒。3月6日,一名头部主播就在私域平台开设了一场直播,内容美其名曰提高“性商”,实际正是推销“八爪鱼”。该主播当日的营业额中,共有105人在直播间下单了“八爪鱼”,总成交金额20.8万。
某主播3月6日的营业额,共有105人在直播间下单了“八爪鱼”,总成交金额20.8万
记者以遇到情感问题的学员身份,向其中一位情感导师咨询性商。该导师在了解基本情况后,直接给出“身体不行”、需要抓紧使用护理产品保养自己的建议,引导记者购买这款女性私处护理产品。
在线下课中宣传产品
同时,南都湾财社记者搜索看到,官方医疗机构中也并没有其提到的广东省私密健康研究院,仅有一个同名的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广东省私密健康研究院于2022年3月成立,截至目前仍处于存续状态,但仅有一位投资人,同时与该投资人关联的三家公司均有经营异常,注销备案等高风险信息。
暗访:
线下性商课培训大尺度,情趣产品卖货月入48万
除了线上交易,这些“情感导师”自然也不会放过线下圈钱的机会。小兰透露,公司目前办过两次线下培训,邀请的对象主要是已经报课的学员。
3月8日-10日,该公司在深圳某酒店举行了主题为“幸福觉醒”的线下课。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暗访发现,线下课程主要围绕“性商”“财商”“情商”三方面。其中财商和情商课知识浅显,性商课则十分大尺度。课上,性商老师会以大尺度的动作,亲自展示“如何用正确的性方式征服男人”。同时,主持人也会通过口令,指示学员通过类似的大尺度动作互动玩游戏。
线下大尺度互动排练
相比财商课,性商课程后的成交额和成交概率明显更高。工作人员会刻意控制灯光保持现场气氛,把控大门出入,增大成交概率。值得注意的是,仅3月9日一晚,其成交额便突破23万,3月10日的成交额也突破了36万。
出售的“八爪鱼”产品
2月16位销售共卖出1168份3盒装、52份1盒装“八爪鱼”产品,营收共计48.6万。
背后
3名实控人,8家关联公司均成立不满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这8家公司成立均不满一年,且注册地址基本位于同一楼层,甚至有些公司位于同一隔间。小兰称,这些公司名称不同,但办公地点、内部人员和工作内容基本一致,可能存在避税问题。
然而现状是,在短视频平台检索“情感咨询”“女性成长”等关键词,仍有不少相似账号。小兰称,在情感大V“曲X”、“唐X”被封禁后,公司也愈发谨慎,“之前朋友圈里宣传的全是这个姐妹又搞了多少万,那个姐妹又搞了多少万,现在全删了。其他内容也越来越隐晦。”在暴利的诱惑下,披着情感咨询外衣,实际教唆女性向男性“捞金”的公司仍在不断“冒头”。对于情感咨询服务,消费者还需更加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