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要参加高考,他的成绩一直忽高忽低,好好学成绩会进步一大块儿,一浮躁成绩就会下滑。老师说他发挥好能考一所不错的大学,但如果稳不住就很可惜了。
高考临近,我感觉儿子越来越浮躁,每天还会上网打游戏,早上起床非常困难。其实我儿子很要强,做事情一直追求完美,这也导致了他很难面对挫折和压力。我担心他持续现在的状态,如果这一个多月学不进去,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作为父亲,我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在关键时刻稳住情绪,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请老师指点。
壹点心理专家团树辉(实战派心理咨询师、树辉心理创办人):
凡是聪明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他总能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如果你无法理解孩子现在的状态,想以自己固有的想法帮助孩子,那你很可能无法给予孩子有力的支持。
如果是这样,孩子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该努力、什么时候该放松,这是他自己总结出的应对考试和学习的节奏,可能在别人看来有些惊险,但对他个人而言很实用。
我在咨询中见过不少这样的孩子,他们给人一种不踏实的印象,可关键时刻他们总能把事做好,而且会完成得很出色。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那你更要注意的是自己的焦虑,如果让孩子都听你的,反而有可能把孩子的节奏打乱。
当然,如果你无法确定,建议先观察一下孩子在学习之外应对其他事情的态度、举动。比如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他是不是一个有分寸的孩子;面对感兴趣的新闻事件,是不是有自己的见解;孩子的想法是不是常让你感到别出心裁、意想不到离开“学习”或“高考”这些让你感到焦虑的话题,你可能会观察到孩子正在成长的另一面。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忙无智”,太焦虑就容易一厢情愿地想问题。多年前我也做过老师,带过毕业班,现在回想那时候,在我们成年人眼里,只要看到孩子没在学习,就会认为孩子太浮躁,甚至是不务正业。很多孩子所谓浮躁的状态,其实是硬生生被我们“逼”出来的。
接下来他的妈妈每天都监督他学习,手机、平板一律不许碰。结果不到两个月,他的成绩下滑了三百多名。连续两次拿到月考成绩之后,妈妈慌了,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孩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差,经常在家里砸东西。
这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就是被妈妈和老师打乱的,对于有的人而言,在学习之余休息是最好的放松,可是对这个孩子而言,打游戏才是。你不让他打这一个小时游戏,他就找不到学习的节奏,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当然,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状态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判断,也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孩子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冲刺阶段大家都在拼命复习,过去他稍微一下功夫成绩就提升了,可是现在却不一定那么轻松了。如果有这方面的担心,建议家长找机会适当提醒一下,不必长篇大论,说得越简单、越明了越好。
总之,作为父亲,这时候你应该选择相信孩子,无论是他的学习能力,还是他调整自己状态的能力,你都要选择相信他,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孩子强有力的支持。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作为父母,没有什么比相信孩子更重要了。希望你对孩子的这份信任能给他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