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可的心理学领域的证书,主要有心理学学士/硕士/博士证书、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1、心理学学士/硕士/博士证书
2、心理治疗师证书(专业门槛高)
3、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已停考)
在2017年以前,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二三级证书,由人社部举行全国统考和颁发证书。
但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已经于2017年9月被取消了,截止2018年5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已全面结束。
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取消,并不代表取消职业和职业标准,由过去的职业资格评价改为社会化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现在的心理咨询师证书,虽然不被国家认可,但是部分证书被社会单位认可,而且还不受专业限制。
考取一个含金量高的证书是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必备条件,而找到一个靠谱的学习机构,对未来的咨询工作更为重要。
考试题型
考试时长:2小时
考试形式:线上机考
考试内容:综合考试和论文
合格标准:100分满分,60分合格
(总成绩=综合考试分×70%+论文分×30%)
心理咨询在中国最终会以什么形式被中国大众接受
暂且未知。但我能肯定的是,一定不是目前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形式。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老师在考虑这个问题:心理咨询的中国本土化。
如果要大胆地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形式的中国化探索,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心理咨询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理解了它的本质,我们才能大胆在它的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创新。
助人的意义
起初我们都以为自己做这个职业,是想帮别人,后来被无数人看穿和验证,我们真正想要的,是通过别人的求助,让自己感到优越又强大,以此让自己回避自身的无助感和弱小感。
当我们身处咨询室里,我们固定地坐在咨询师的沙发上,那个求助者的沙发被他人轮流使用着,想想,这个可以带给我们多么安全的体验。
也因此,我们工作室招聘的咨询师需要有个人体验。
这是咨询师很重要的、有意识的接触求助者位置的途径。我们也知道,一些咨询师在个人体验中,以各种方式回避求助者的身份。
众所周知的是,我们使用的“个人体验”这个词,少有人会说,我在被治疗。
也有一些来访者学会了这个词,说我是来做个人体验的。
咨询师是否能够进入求助者的身份里,开启靠近自身的弱小和无助的部分,看见并学习接受,关怀和爱这部分的自己,这对咨询师来说十分重要。
有些从事心理咨询但不做体验,尤其是坚决不做体验,并认为自己的领悟就能到达个人体验效果的人,并没有修通对于“求助”的羞耻感。
而这种“求助即羞耻”的无意识,一定会在咨询中,投射给来访者。
当你所接待的来访者,恰好是一个倒霉蛋,做什么都不行,十有八九你也会蔑视他而不自知,因为你也嫌弃和恐惧自己的弱小。
人都有喜恶,咨询师也不例外。咨询师的自知范围,就是一个重要的指征。
自知的意思是:我知道自己是这样的和那样的。如果咨询师知道自己其实很嫌弃很看不起自己的弱小模样,这就是自知。他了解这是自己身上的东西,就不太会投射给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