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琳究竟做“错”了什么?一个婚姻心理咨询师的清醒分析。。。心理咨询师麦琳李行亮

最近,《再见爱人》中的麦琳引发全网热议,很多人看节目后都说被她气到半死。

但从她身上,我看到一种普遍又绝望的关系模式:

用付出索取爱。

但她似乎一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

在十几年婚姻里,麦琳从一个漂亮的爱笑女孩,变成了一个面露疲态、觉得自己很胖、情绪易失控的爱哭女人。

她在俩人身无分文时,跟着李行亮北漂,并努力存钱,避免再出现要向朋友借钱的窘迫;

婚后她做全职主妇照顾家庭,期间怀了三胎,生头胎时耻骨分离,第二胎大月龄胎停,对一个女人而言,这是身体的重创。

这些付出和行为,不应被忽视。

但同时,她存在很多问题。

她很强势,家里的决定都要听她的,不然就会发脾气;

她很节约,自己不买衣服,还会把女儿几十块的汉服退掉;

她很难被满足,李行亮为了哄她,悄悄飞去上海当天来回给她买青团,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我喜欢的口味。

还有很有名的“熏鸡”事件。

麦琳在当导游时,很焦虑别人乱花钱,但等到葛夕当导游后,她却去超市一通乱买。

到晚餐时,她又当众大笑调侃葛夕夫妇,说他们做导游后经费很快花完。

以上种种矛盾,激发了很多人的情绪:

麦琳是怎么了?

她是坏,是错,还是真的错付了?

这里先讲明我的观点。

首先,麦琳不是坏,她是无意识做了坏事。

在节目中,她有很多善良、自省、照顾他人的一面。

她会在杨子大声和黄圣依说话时,两次打断杨子,护着圣依;

在看到杨子强势拉着黄圣依去看星星时,她马上就说,从杨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但自己不自知,看完别人之后才会反省。

在集体看画的那天晚上,她看到自己的画像后,笑得很大声,甚至有点吓人。

但这其实是为了不让自己哭出来。

她一方面对画有期待,另一方面又有很强的容貌焦虑,所以当看到画像中很丑的自己时,为了不把场面弄得尴尬,她用力地笑,来压抑自己想哭的念头。

但她的确有破坏的行为。

而且在这些“坏行为”背后,似乎都有一个无意识且统一的需求:

极度渴望被看见、被认可、被爱。

在熏鸡事件中,麦琳乱花钱之后,问葛夕夫妇,钱那么早就花光了,你们心里会不会哇凉哇凉的?

在这句风凉话背后,其实是她希望对方体验到自己管钱的焦虑,理解自己的不容易。

这点在和李行亮的互动中也是一致的。

过去李行亮买礼物、准备惊喜,她很少觉得真的感动。

但有天晚上,嘉宾问他们“你们谁更离不开谁”时,李行亮说自己更离不开麦琳。

麦琳突然软了下来,开始哭,觉得很感动和意外,自己的付出被看见,好像那一刻,她的内心才有了一些满足。

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

麦琳在往自己想去的方向上,确实做错了。

这个错,不是道德层面的对错。

而是,当我们去追求想要的生活时,我们却走错了。

其中最大的错,是错信一个信念:

只要我对他人很好很好,我就能得到爱、理解和认同。

这个信念在麦琳的内心根植。

很多付出者经常十分单纯地相信这个信念,然后能量满满地进入关系里,燃烧自己的青春和精力,最后把自己和对方都烧得遍体鳞伤。

并且在得不到爱时,会陷入迷茫,去反思自己是不是付出得还不够,去审视对方是不是不够爱。

但我们都被骗了。

这个信念,其实是一个谎言。

要穿过谎言讲清真相,我们需要看到的是:

并非所有人都会相信“付出=获得爱”。

能轻易得到爱的人不会相信它,因为他们不用付出也能得到;

怎么做都无法被爱的人不会相信它,因为他们知道付出了也没用。

所以,谎言的受众很清晰——极度缺爱,又曾因为努力付出而获得过一点点爱的人。

因此他们会幻想:

如果我再努力一点,那我可以得到更多。

如果父母没办法给我,那我以后的伴侣,应该能给到我。

甚至,我足够努力的话,我过去那些匮乏也能被补足。

这在麦琳身上得到了验证。

她在李行亮发生冲突期间,哭着对黄圣依说,从小觉得爸爸不是很爱她,她总是觉得爱是缺失的。

所以她付出很多,同时也渴望有一个强烈的爱能给自己。

但这个信念只会带来三个结果——可悲,变坏,以及最终走向绝望。

可悲在于:付出不会得到结果,反而带来伤害。

因为,这样付出,本质上是一种交易。

并且,这是一种在自己内心默认、未经沟通和对方认可的交易。

所以,第一,投资有风险。

风险是:得不到想要的,得不够想要的,得到的不是想要的。

在麦琳身上,这几种都有。

她把自己的人生都付出了,以李行亮为中心去活着,但李行亮做不到这样,李行亮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圈子,永远无法像麦琳一样如此投入。

麦琳和画师说,她希望自己能占李行亮100%。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永远都不会够,因为只要对方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追求的人,就不可能够。

所以,她一直觉得李行亮不够爱她。

其次,这个交易对方并不知道,更别说认可。

在付出来换取爱的游戏中,付出者到最后都会非常委屈。

当我们觉得该收获时会发现,对方并没有拼命为这些付出而买单,甚至习惯了我们的付出,理所当然地让我们付出,于是委屈、愤怒、不甘涌上心头。

我们开始想要为自己声张,把多年来的账本拿出来算一算。

但这时,对方会一脸愕然:原来你说的爱都是投资啊,原来这些都是需要我偿还的啊。

如果我们有幸遇到善良的伴侣,他们会努力试着去补偿。

但这样的补偿很难长久。

一方面,我们要求的回报很大,对方不可能做到,久而久之,他们会感受到巨大的无力;

另一方面,对方会在回报中,怀疑付出者过去的爱,会疲惫不堪,最后,也会开始算账:

可是我从没要求你为我做那么多;

如果你的爱需要偿还,那我宁愿不要那么多。

而李行亮说得很委婉,他说:我希望她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这是善良的人的反应。

而如果是不善良的人,会直接不认可我们的付出,更别说能接受我们算账,他们只会理直气壮地说:我有让你为我这样做吗?

这时,过往的一切委屈只能吞进肚子里,变成抑郁,变成发疯。

除了内心的可悲之外,行为上会慢慢出现一个趋势:好人变“坏”。

我们会去做一些事情来破坏关系、破坏他人良好的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麦琳让很多人感到生气的原因。

坏行为一:不断强调自己的付出,索取认可。

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我们会忍不住强调自己的付出,索取被认可,不断地因为没有被看见而感到委屈,并希望别人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而结果是,别人会麻木,会想远离。

坏行为二:对别人的好,不是发自内心,是表面的。

为了认可而做的付出,一般都会伴随着个人价值确认的目的和焦虑,所以很难专注在好好付出这件事上,表现就是:

不断在熟悉的地方付出,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不问对方是否需要,没有和对方、和做的事情有认真的联结。

麦琳一直说希望李行亮站在更大的舞台,但在和画师的对话中,她才意识到,自己没那么关心李行亮,在李行亮讲感兴趣的音乐时,她并没有听进去。

坏行为三:对付出的认可,具有独占性。

独占性的表现是:

付出所带来的价值和认可,只能给我,不能给别人。

因为我最辛苦,最应该被看见。

于是,我们很难认可对方的付出,因为如果承认你的付出能满足我,那我的付出就平账了,就没有价值了。

因此我们只会强调自己付出的东西,而对别人的付出视而不见,甚至当别人真的按照我们的意愿去付出时,我们还会拒绝。

比如麦琳说自己付出很多,而李行亮对自己不够关心。

但实际上,她总是会不满意李行亮做的事,也感知不到两人间的有爱互动。

坏行为四:让别人痛苦,以此获得共鸣和理解。

付出但没有被认可,付出但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是很痛苦的。

但这份痛苦很少被人知道。

于是有些人会选择搞破坏,让别人也痛苦。

但很遗憾,这样的方式并无法让我们得到真正的共鸣。

比如熏鸡事件中,麦麦试图用乱花钱的方式,让大家知道管钱的不容易,但葛夕并没有和她产生共鸣。

因为葛夕对管钱很放松,并且她为了让麦琳开心点才花的钱,所以她和麦琳很难处于同一个心境。

最终,痛苦依旧只在自己心里,而且还伤害了别人,破坏了关系。

所有的付出者,最后一定会经历绝望。

因为我们无法避免地感知到:

无论怎么付出都无法获得想要的爱、认可、共鸣,甚至反而不被尊重。

李行亮哄了十几年,最后发现没有用,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有问题;

杨子和刘爽打赌如何哄好麦麦,杨子为了赌约能赢,四次提起了麦琳的伤心事,他们没注意到这样很不尊重麦琳。

所以当我看到麦琳年轻时很有活力的照片,对比起现在大家哄累了的画面,我感到非常叹息,很希望能摇醒麦麦。

但我在想,对于付出者,需要更大的绝望,才能清醒。

作为一名咨询师,我对绝望不抗拒。

因为绝望是必然,绝望也会带来新的生机。

小时候我们缺爱,缺的是一小碗的爱,但当我们被迫以“付出获得爱”的方式去成长后,这个小碗没有被填满,反而变成了更大的碗。

因为,当我们懂事付出而被夸奖时,不会发自内心地觉得被爱,我们会敏锐地发现,他们不是爱真实的我们,所以我们越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爱,越是匮乏。

而这个更大的空碗,没办法转接给伴侣去负责,他们是另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历史原因不是他们造成的,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去填补这么多年来的空洞。

但曾经造成空洞的父母,本身也有局限,他们如果有能力填满的话,早就把小碗填满了,所以我们会更加绝望:

我这一大碗空了的爱,不仅没地方索取,还只能靠自己填满。

这个绝望,值得每个人付出者为自己的过去哭一哭。

但这个绝望,也会让我们从过去的模式里解脱,重新去面对现实:

我该如何去填,这一大碗空了的爱。

如何填补呢?

第一步,澄清我们对爱的认知。

首先,意识到“付出获得爱”是无效的。

而且会伤害自己和他人。

好心,反而最后会办坏事。

其次,意识到我们过去无法获得爱,不是因为付出不够。

事实上,我们过去无法获得爱,是因为养育者迫于种种局限。

有的父母自己小时候也总是被忽视,他们没有爱与被爱的经验;

有的父母忙碌于生活,由于生活的局限,意识不到爱的重要性;

当然,也有的父母就是没有爱。

以上都有可能,但唯一确定的是:

他们无法给到我们足够的爱,不是我们不值得被爱,而仅仅是他们没办法给到。

澄清之后,进入第二步:建立新的爱的方式。

首先,承担被爱的责任。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是被爱的第一责任人,这个大空洞,只能我们自己去补。

怎么补呢?

第一,先认真地看见自己。

这个是我们最缺的,也是我们渴求的。

为什么麦琳在李行亮给惊喜时没有感动,而是在李行亮觉得离不开她时很感动,因为那一刻,她的价值被看见了。

看见自己这么的不容易。

这些年错信了有回报,付出得好辛苦,到最后却很失望,真是好委屈,好不容易。

看见不曾被填满的心。

从小就带着匮乏成长,内心一定很难受,很不自信,所以才会错信这样的信念,让自己一再去付出。

原来我要的爱很多,是因为从小没有获得过,所以我一直觉得不满,这不是错觉,这是因为我过去创伤留下来的痕迹。

第二,试着去满足一部分。

当我们一直目光朝向外面,掏空自己,我们就会忘了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渴望什么。

做什么的时候,身体会舒服;

吃什么的时候,身体会满足;

穿什么的时候,身体会自在;

看到什么的时候,会想去做;

曾经哪些让我感受到快乐过。

去问自己这些问题,然后去一点点自我满足,并体验满足的当下,会有什么感受。

这些感受可能是陌生奇怪,但一定会有些喜悦开心,觉得在这个世界能享受这些很不错。

满足需求,能填补我们内心的匮乏。

但更重要的是,它能给我们一个暗示,我值得享受这样的生活,我值得被满足。

最终指向一个新的信念:我值得被爱,被好好对待。

其次,让关系成为爱的辅助,并感恩。

第一,我们要筛选好的关系。

一段好的关系,对方会真的欣赏我们,并为我们做一些事,即便可能做不到我们最想要的,但他们发自内心,这本身就有疗愈的作用。

第二,试着不去做太多,而是做开心的事情。

克服没有付出就没有爱的恐惧,在关系中做自己真正开心的、彼此都能开心的事,去体验关系中的轻松和自在。

从而慢慢验证一个事情:原来我没做太多,对方也愿意和我呆在一起。

第三,把一点点的互动,当做爱的加分。

不再预设对方没法给我满分的爱,而是把生活里的点滴开心,对方为我们做的事情,都感恩地接受:我没有付出很多,对方也愿意给我。

最后,把爱放进心里,滋养内心。

别人的一点点爱,我对自己的一些些爱,都是很纯粹的发自内心的爱。

当体验到这些爱,而不再是抱怨爱不够,我们的心情会不一样,我们的自我认同会不一样,我们会真的觉得自己值得这一切,并且继续为自己创造更好的一切。

最后,愿所有人不要成为爱的投资者和讨债者。

而是,先成为爱的富翁,然后和他人一起生活在爱的世界,稳稳当当地享受爱和被爱。

作者:五花鹿,存在人本取向心理咨询师,心理作者,专注于情绪困扰、个人成长和关系议题。满腔情愫,都用来追求真实和拥抱未知。公众号:触角和五花鹿。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THE END
1.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问答中心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 分类: 综合学习方法 2024-11-28 18:34:55 已浏览:214次 问题描述: 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在线求解答 2024-11-28 18:34:55 精选答案 风吹过的记忆 已认证 在辛勤园丁的呵护下,我们这些稚嫩的幼苗开始茁壮成长。老师 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管家职业之一,主要解决人们心理健康问题。http://m.gaokaomanfen.com/know/1490765.html
2.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工作内容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协助来访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协助来访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师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https://www.houxue.com/news-7881774/
3.心理咨询师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是做什么的)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有前途吗?工资待遇怎样?44.8%的岗位拿¥4.5-8K/月。招聘要求高吗?学历本科最多占42.8%,经验1-3年最多占36.5%。应该学什么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特殊教育专业、教育学专业等。 切换地区、行业 招聘 岗位职责 工资待遇 心理咨询师岗位职责 网络心理咨询师 @ 武汉托美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https://m.jobui.com/gangwei/xinlizixunshi/duty/
4.心理咨询师岗位职责要求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前程无忧职场百科从心理咨询师的简介、岗位职责、岗位要求、职位工作内容、工资薪酬水平、就业前景形势等多角度全面详细地提供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并为用户提供心理咨询师招聘信息。https://mbaike.51job.com/zhiwei/13351/
5.《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咨询有什么用▏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欢迎收听蜻蜓FM每天解读一本书(365天)专辑下的音频节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咨询有什么用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到底是做什么的,主播:。在这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咨询有什么用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到底是做什么的”免费在线听,而且您可以下载蜻蜓Fhttps://m-pre.qingting.fm/vchannels/416296/programs/21756875/
6.心理咨询师咨询时应该怎么做?心理咨询技巧是什么?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做好细节是很重要的,这些细节体现在倾听、表达、总结等等方面,这样做能够和对方深入交流,最终实现咨询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咨询师咨询时应该怎么做?心理咨询技巧是什么? 心理咨询师咨询时的小技巧 1、倾听与贯注 Listening / Attending https://www.eol.cn/ceici/zhiyezige-222937.shtml
7.为什么当我得知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属于精神分析流派时我会觉得很问:为什么当我得知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属于精神分析流派时我会觉得很反感,精神分析治疗到底是做什么的?靠谱吗? 答:谢谢邀请,未系统学习过精神分析,就简单说一些薄见吧。 精神分析流派最初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我想这大家都知道。他提出的最重要的几个理论,我将在下面一一陈述: 1.意识层次理论:除了为我们所熟知的意识https://www.jianshu.com/p/4b95c6cf0eca
8.监狱的心理咨询到底做什么?回到之前的问题:监狱的心理咨询除了监控、干预顽危罪犯之外,咨询反倒成了附加功能。这样的反差,使得监狱中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师产生困扰,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们,究竟在做什么? 随着咨询时长的增加,笔者越来越觉得,关系的建立可能是在监狱咨询中寻求的最好出路,交叉咨询的方式有利于隔离双方直管过程的尴尬,又能给来访的https://jyglj.guizhou.gov.cn/jx/dwjs/jgwy/201809/t20180919_25520854.html
9.对你来说心理咨询师是什么?有人认为心理咨询师是"人生导师",负责对你来说心理咨询师是什么? 有人认为心理咨询师是“人生导师”,负责给人出主意;也有人认为心理咨询是一场“高价聊天”,随便聊聊心情,开解一下烦恼,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些刻板印象离心理咨询的本质很远。 事实上,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从来不是浮于表面的。 心理咨询是一场深度的自我探索旅途,通过精准的倾听技巧以及https://weibo.com/5365696604/P2gqskk1h
10.学生工作处有些同学在来咨询前会写好自己要咨询的问题,有些同学喜欢在来咨询前思考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建议你可以安排好一段固定的咨询时间,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咨询不是一次就结束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你还可以准备好一份开放、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心态。 5.心理咨询师是什么样的,他们值得信任吗? http://pcc.hnisc.com/p100/xljk/20230525/54913.html
11.心理咨询师,你到底是干什么的?!当然了,咨询师做的并不只是包容、倾听,除此之外,还有适当的“干预”,顾名思义,干预也就是基于心理学原理的巴拉巴拉,此处不展开赘述。 第四种角色:见证者 能够成为别人生命的见证者,真的很幸运。许多相濡以沫就是彼此见证,你的经历中有他,他的经历中有你,参与到彼此的生命里,你们是两个独立个体,但又相互交织http://phc.gzu.edu.cn/2022/0329/c9502a167440/page.htm
12.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的内心要做到什么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的内心要做到什么 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的内心要做到( )。 A.如同体验自己 B.就是体验自己 C.以自己为参照 D.以社会为参照 < 答案:Ahttps://m.ha.huatu.com/2022/0407/2829021.html
13.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证书怎么考心理咨询师是做什么的?证书怎么考 心理咨询师,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职业,主要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他们的工作不仅涉及到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提升,还涉及到家庭、社会等多层面的心理问题的处理。那么,心理咨询师具体做些什么?又https://www.gykcjy.com/h-nd-15659.html
14.心理咨询师是干什么的心理咨询师就是疏导您内心的不安恐慌……心理咨询师就是为您点亮心中的那盏灯……心理咨询师就是您可以倾诉的人……心理咨询师能听您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心理咨询师能让您卸下心理包袱……心理咨询师就是与您产生共鸣的人……心理咨询师就是为您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的人……心理咨询师就是让您畅所欲言吐槽的https://m.chunyuyisheng.com/m/topic/2644166/
15.关于心理咨询的十问十答7.我和咨询师做了一两次咨询,觉得没有效果怎么办? 心理咨询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咨询师需要在前2-3次对你的具体问题和情况进行了解、评估,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前2-3次的过程中,通常是来访者说的很多,咨询师更多地听,并会提一点问题,以便了解具体的信息。当你在此期间如果感受到失望、不满的时候,请一定http://gdzh.wenming.cn/1022/science/202305/t20230509_8088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