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热议大龄青年“脱单”:培育正确婚恋观迫在眉睫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4日电(人民政协报记者王泳)3月10日,浙江杭州市万松岭书院,一个书香气浓之地,几乎每天汇聚来自各地为儿女相亲的家长。“女儿明明是博士,但是在这里都不敢说是博士,只敢说是硕士,怕吓着男方不敢搭讪。总之是怕失去机会。”一位家长说。

这位家长代表着一个群体的尴尬。根据2015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20-59岁未婚人口已达1.4亿人,20-34岁适婚群体在未婚人口中的比重为91.6%。“剩男剩女”的问题已经非常普遍,甚至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越来越难的“脱单”

“紧张的生活节奏,频繁的加班节奏,无所适从的交际圈,城市大龄青年的窘境,使得急于恋爱‘脱单’的压力越来越大。”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力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年轻人的婚恋观、家庭观也在改变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年末,中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2.47亿人。伴随流动人口向新城市或地区的迁移,寻找具有相同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与背景的对象,难度变得更大。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圣约翰爵士儿童弱视基金会会长冯丹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80后开始,积累财富成为一种心理情结,财富对婚恋的影响由潜在的因素成为显性的因素,并成为城市青年婚恋中的权重指标。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上海市委主委李碧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而言,婚姻的目的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但是很多人也在强调婚恋中的对等关系和共同素养。

“城市大龄青年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尤其是女性,自然对恋爱要求的心理价位相应提升,很多单身青年普遍抱有宁缺毋滥的择偶观。”李碧影说。一个拥有本科学历的女青年,潜意识地设定未来对象的学历应该是硕士以上;而女硕士,还会要求婚恋对象是博士。她们希望找一个与其学历相匹配的人士,在语言沟通、社会认知和家庭观念方面保持一致。

李碧影认为,随着家庭观念的淡化,很多单身青年普遍抱有宁缺毋滥的择偶观。她身边就存在35岁以上大龄女青年不恋不婚族。这个年龄段即便是有恋爱机会,也是在选择另一半上比较谨慎认真,或者表现得消极被动。

青年仍对婚姻保持憧憬

尽管如此,90后一代“空巢青年”仍对传统的恋爱、婚姻家庭充满憧憬。“包括80后在内的年轻一代,即便是秉持‘佛系心态’的青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对于恋爱和婚姻的热切渴望。”冯丹藜说,从媒体上的各种婚恋交友节目的层出不穷以及各个婚恋网站上注册人数的与日俱增,不难看出当代青年对个性化选择的积极性。

冯丹藜认为,电视上的婚恋交友节目和婚恋网站的受欢迎程度说明结婚还是大多数中国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特征。另外,也说明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了社交方式的变化。中国传统的择偶方式依靠亲朋好友的介绍,而网络平台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交友渠道。

对于当下一二线城市中青年婚恋目的更加实际、更加物质的功利化倾向,冯丹藜依然坚持认为这是个人主义和不正确的财富观使然,让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功能逐步在青年私生活中退化。

受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我国城市青年男女的交友渠道更加多元化。张力也认为,家庭形态也在产生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套传统婚姻家庭观念,一直被外来的婚姻家庭观冲击着,于是就出现了‘丁克家庭’和‘不婚家庭’等很多新形态的婚姻和家庭。”

进一步提升婚恋教育效果

事实上,国务院于2017年4月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中已将婚恋教育纳入了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规划中提到,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帮助青年树立更加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念;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指导大学生培育正确的婚恋观。”张力表示,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局部效果已经显现。教育部门应继续研究青年心理上容易接纳的价值观引导,这更需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和引导。

冯丹藜建议,应该支持开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动,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规范已有的社会化青年交友信息平台,尤其是规范诚信度较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台。

“如果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支持婚姻家庭的政策,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帮助青年调整心态,我觉得他们的婚恋观和家庭观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婚姻和家庭会变得更为纯粹。”李碧影说。

THE END
1.当代青年要树立正确婚恋观爱情与婚姻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主题,是人类获得幸福与快乐的重要源泉。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迎接爱情,经营婚姻呢? 俗话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诗经》里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德国大文豪歌德也曾说:“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I4NTA1NA==&mid=2650297379&idx=2&sn=b57f14744d832054211e4dd62aa5d4ec&chksm=828d3d4da25b11cd9a27e0232338fbbc0de6493d918ffff4e2884202e9e58d2e6ebba9782118&scene=27
2.大龄青年的婚姻观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如今未婚大龄青年比比皆是,已形成当今一大社会问题,特别是有“待字闺中”的家庭,更是不胜焦虑:古今思想交汇,我行我素,自以为是,缺乏责任担当,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令人无可奈何!亟希望国家和个人重树正确向上的三观,群策群力,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精力办大事,妥善解决大龄青年婚姻问题,朝着真善美https://www.meipian.cn/58rf67bw
3.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摘要: 青年婚恋领域的法律、政策特点明显,比如法律层面提倡婚姻自由、注重对妇女儿童及老人的利益保护、反对家庭暴力,政策层面关注配偶及子女的医疗待遇、母婴保健以及家庭住房问题的解决,极大地影响和引导了青年的婚恋意愿,但因为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现象及问题,关涉家庭稳定、家庭成员健康、财产归属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4.青年人恋爱婚姻指南如何经营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好的爱情与婚姻需要用一生来维护。拿好这份《青年人恋爱婚姻指南》,在人生路上,抓住爱情与婚姻中那些不经意的瞬间,你的爱情与婚姻,由你自己做主。 92.5 亿浏览 · 1.5 万关注 关注圆桌 精选内容 全部讨论为什么相亲男态度转变很大? 匿名用户 曾经家里介绍了一个妹纸,和他聊了三个月,https://www.zhihu.com/roundtable/qingnianrenzhinan
5.MSIC青少年性教育课程爱情婚姻高清视频在线观看【MSIC青少年性教育课程】爱情婚姻 -芒果TV-大家都在看的在线视频网站-热门综艺最新电影电视剧在线观看https://www.mgtv.com/b/313528/3873326.html
6.数据告诉你,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农村“剩男”们的困境?这条新闻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也将人们的视角引向了农村男青年的择偶困境。 国家统计局在2021年部署了一项“农村青年婚姻关系”调研,各地的调研结果明确显示出,在农村,择偶困境的确更多属于男性。 青岛市统计局调查发现,在青岛农村户籍18-35岁青年中,未婚且无恋爱对象男性占比32.40%,比女性(占比25.69%)高出近7个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49728
7.青年眼·微调查这届年轻人理想中的婚姻是怎样的呢?基于此,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青年眼中的婚恋观”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受访大学生希望30岁前结婚。有受访者表示看着身边的朋友陆续走入婚姻殿堂,自己的脑海中也时常浮现自己“理想中的婚后生活”,但她表示并不会因为他人而影响自己的节奏。“正是因为对婚姻美好的期待,才让我对自己和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2-08/12/content_3L79vszoR.html
8.当代优秀青年应有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其实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由爱情走到婚姻进程在随着社会的复杂性和进不性的延展已经变得没有当初的那么纯粹了。正如那句俗话“两个人有八百个心眼子”一样,人人都学会了权衡利弊,自私自利,谁又想做彼此之间牺牲的那个呢?两个人的爱恋,如果没有相对的包容和绝对的坚定要想走到最后是很难的,就光是那本质的利益关系https://www.jianshu.com/p/b08c53e80e76
9.当代青年的恋爱观和婚姻观青年盆友们: 你们好!我们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生,诚邀您参加这次问卷调查,为撰写调查报告。请您放心填写真实情况,我们会对您的资料完全保密,不会因为任何是 70票 否 43票 *2. 文化程度: 初中 6票 高中及中专 6票 大专 3票 本科及以上(包括大学生) 98票 *3. 您的性别及婚姻状况: 未婚https://www.wjx.cn/jq/5624210.aspx
10.韩国民调显示仅三成青少年认为婚姻“必需”24 评论 韩国民调显示仅三成青少年认为婚姻“必需” 发现更多热门视频 同样是公公亲选儿媳,霍启刚娶郭晶晶宠成宝,王思聪却对宗馥莉不来电 琳琳很爱国__1.5万次播放 姨 这一笑我下午上班充满活力 最搞冷笑话1.3万次播放 张兰晒Mandy送的手表,在线回应儿媳妇花费大,都花在这呢! 芒果捞小萌主1.5万次播放 一口菜没https://video.sina.cn/finance/2024-02-22/detail-inaiwhkn963952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