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盐城青年婚恋价值观调查与对策研究幸福盐城市婚姻家庭婚姻观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有关要求,传承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民事〔2020〕10号)、《关于印发江苏省婚俗改革实验区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民事〔2021〕33号),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弘扬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观,传承优良家风家教,倡导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精神风貌。

鉴于此,本次调研立足于盐城历年来出台的人才政策,结合当前在盐青年婚恋需求和意愿,进一步分析出当前盐城青年在婚恋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以盐城青年为主要对象,着重了解和分析其婚恋价值观,以及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婚恋观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使用问卷星软件在社交平台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51份,其中106份问卷IP来自盐城,问卷有效率70%。

统计数据分析:利用问卷已有的统计数据,来分析青年婚恋趋势和价值观。

二、调查内容

(一)盐城市婚恋政策的发展脉络与构成体系

近年来,大丰区认真贯彻部省关于推进婚俗改革工作要求,坚持推动理念温情化、品牌特色化、礼仪规范化,为乡村振兴战略赋能强大精神动力,奏响一曲促进新时代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的“交响曲”。大丰区被省民政厅确定为第二批江苏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大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因位于国家4A级景区——荷兰花海而被誉为江苏最美婚姻登记处。

2021年6月,在盐城市率先推行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站式”服务,实现“进一道门,办三件事”,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婚检率达到95%,孕检率达100%,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同年,盐城市大丰区被确定为第二批江苏省婚俗改革实验区。近年来,大丰区坚持推动理念温情化、品牌特色化、礼仪规范化,为乡村振兴战略赋能强大精神动力,奏响一曲促进新时代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的“交响曲”。

2022年9月,大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制修订的《户外集体颁证服务标准化示范(草案)》项目被确定为江苏省民政标准化建设示范项目,该登记处成为江苏省5家示范类项目中唯一的婚姻登记机关。

(二)当代盐城青年婚恋意愿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1)婚姻观念多元,当代青年更倾向于拥有多元化、自主的婚姻观念,注重个体的感受和选择,更加强调平等和伴侣关系的品质。

(2)婚姻年龄的延迟,与前几代相比,当代青年更倾向于推迟结婚的年龄。教育程度的提升、事业发展的需求以及追求个人成就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婚姻年龄的延迟。

(3)更注重个人发展,青年人可能更注重事业和个人发展,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激发个人潜力,婚姻在他们的生活计划中可能不再是唯一的追求。

(4)恋爱观的开放,当代青年对于恋爱关系更加开放,接受不同的恋爱模式,包括同居、异地恋等,对传统的婚恋观有着更宽容的态度。

(5)深受社交媒体影响,社交媒体在塑造青年婚恋观念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青年人更容易认识到更广泛的异性群体,也更容易受到婚恋观念的影响。

综上所述,当代盐城青年婚恋意愿受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社会观念、媒体影响。经济独立和事业追求推迟结婚,平等观念强调伴侣关系品质。社交媒体扩大了选择范围,家庭背景和朋友圈观念也起作用。这些因素可能相互交织,形成了当代盐城青年婚恋意愿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情况的概括,个体差异和变化仍然存在。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问卷共18个问题,邀请盐城高校、机关单位青年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1份,有效率70%.

(一)对婚恋意愿及其原因调查结果

2.性别影响。数据显示,66%的男性认为婚姻是必要的,而持同样想法的女性只占41%。这表明性别在婚姻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3.文化程度影响。结果显示,高学历青年在择偶上更倾向于共同爱好,并且会倾向于考虑家庭背景;而相对文化程度更低的群体更倾向于性格。

(二)对婚恋中各种行为的看法调查结果

1.是否支持同性婚姻。根据数据,显著的,男性更倾向于支持同性婚姻,而女性都对同性婚姻持反对或不关心态度。这反映出性别对于同性婚姻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2.是否认为婚前辅导教育是必要的。几乎所有的25岁以下青年都认为婚前对夫妻双方进行辅导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如何培养孩子等)是必要的,而相对来说25岁以上青年持这种想法的比例要显著更低,表明在年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3.恋爱是否应该以结婚为目的。25岁以下青年只有少部分认为恋爱应该以结婚为目的,而25岁以上青年绝大多数认为恋爱应该以结婚为目的。这反映出随着年龄增长,对于恋爱与婚姻关系的看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三)对婚恋中各种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

对于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探讨青年婚恋观念的形成和演变。

另一方面,30岁以上的已婚青年普遍认为应该在27岁前结婚,可能与传统观念以及生活经验有关。这一群体可能更加注重年龄的因素,认为在一定的年龄之前完成婚姻更为理想。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年龄段青年对于婚姻时机的不同看法,其中包括对事业和生活阶段的不同考虑。

2.性别在婚姻观念上的差异影响分析:男性更倾向于认为婚姻是必要的,而女性的支持度相对较低。这可能与社会角色和期望有关,也可能受到传统文化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塑造影响。这种性别观念的差异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性别不平等现象,也提醒我们在婚姻观念的传递和塑造中需要更多的性别平等教育。

3.文化程度对婚姻选择的影响分析:高学历的青年更注重共同爱好和家庭背景,这可能与他们对于婚姻的期望更为理性和全面有关。而相对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更注重性格,这或许反映了在婚姻观念中更强调个性和亲密关系的价值观。

4.在婚恋中各种行为的看法方面分析:①对同性婚姻的支持度和对婚前辅导教育的看法也体现了社会观念的多元化。男性更倾向于支持同性婚姻,而女性则普遍持保守态度,这可能与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和社会对于男女角色的期望有关。②对婚前辅导教育的认可程度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个体在不同生活阶段对婚姻认知的演变有关。年龄越大的青年可能更加理性地看待婚姻,并认为接受婚前辅导教育是维系婚姻幸福的关键。③在恋爱是否应该以结婚为目的的问题上,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呈现出明显的观念差异。25岁以下的青年更倾向于将恋爱视为一种经历,而25岁以上的青年则更多地将恋爱与结婚紧密联系。这可能与个体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于婚姻和家庭的期待有关,也可能反映了社会对于婚姻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和期待。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他们在婚姻观念上的差异,还能够从中窥见社会背景、文化因素、性别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这对于提出针对性的青年婚姻教育和婚姻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解决方法和结论

为提高青年婚恋意愿,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文化、教育体系、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制定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加强青年婚恋观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媒体、学校、社会组织等,向广大青年宣传婚姻的意义和价值。倡导婚姻对于个人幸福、家庭稳定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要强调积极的婚姻形象和成功案例,以打破一些对婚姻的负面刻板印象。

强调性别平等和女性自主: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对性别平等的认知。建立尊重女性权益和选择的社会氛围,以提高女性对于婚姻的意愿和自主性。推动性别平等法律法规的实施,鼓励女性追求个人事业和发展。

提供多元化的择偶选择机会:鼓励青年人拓宽择偶范围,避免过于狭隘的择偶标准。注重性格、共同爱好和家庭背景等因素,以提高成功匹配的机会。社会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婚恋交友平台等方式,帮助年轻人更好地认识潜在的伴侣。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积极应对青年婚恋观念的变化,促进健康、稳定的婚姻关系的形成。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为青年人提供更好的婚姻教育和支持体系。

THE END
1.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20240603.docx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当代青年婚恋观调研报告篇一在当代中国,青年婚恋观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推进以及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在选择伴侣和婚姻形式上展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一项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1282447.html
2.高校青年婚恋观研究——基于杭州五所高校数据的分析婚恋观研究需引导大众去理解当代青年的婚恋态度,引导青年婚恋观向积极、健康、正确、理性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从四个指标出发设计问卷,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以个人访谈法为辅,对杭州市五所高校的青年婚恋观进行调研;研究样本的抽取根据调研的高校数量进行等比例抽取。基于调研数据,引导青年建立双方共同发展与进步的恋爱观、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31786
3.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 篇1: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关于当代青年婚恋观的调查研究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调研人员: 一、实践背景及意义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6o1d36g.html
4.当代大龄未婚“高知”青年婚恋观研究——基于两省会城市的调查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正在重塑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伴随着教育发展的公平化、普及化,城市大龄“高知”青年的晚婚、不婚现象越来越突出。大龄高知青年被过度渲染成婚姻中的“困难户”,婚龄的推迟是“被动剩下”还是“主动选择”有待考证。本研究以贵阳市和南京市的大龄高知青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D02449478
5.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5篇(全文)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 第2篇 [摘要]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帮助青年教职工成家成才,是高校工会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文论述了工会如何当好大龄未婚青年的“娘家人”: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凭借网络优势,建立青年网络联谊的长效机制;组织公益性青年联谊活动,形成正规而严谨的工作体系。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6ujej9r.html
6.SoulApp:《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全文)网经社(网经社讯)8月6日消息,近日,Just So Soul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社会学青年研究团队共同发布的《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显示,由于社交网络的繁荣,基于兴趣的“轻相亲”模式在00后群体中渐趋流行;社交网络也成为00年轻人表达自我,抒发多元的婚恋态度与行为,寻找共鸣的平台。 http://www.100ec.cn/detail--6641158.html
7.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集合15篇)45、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 46、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 二、青少年发展 1、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 3、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的影响调查 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教育影响调查 5、当代青年婚恋观调查 https://www.wenshubang.com/shehuishijian/3581418.html
8.中国青年研究文化反哺:从《非诚勿扰》看青年话语权的张力与局限贺明瑶;朱强; 本文从《非诚勿扰》引起的有关青年价值观、婚恋观的热议出发,对文化反哺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与青年话语权的获得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而且这种反哺现象的出现具有一种必然性,是多种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青年人自身社会阅历http://zgql.cbpt.cnki.net/WKG/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1&st=04
9.青年婚恋意愿调查:年轻人在忧虑什么?“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也被称为“互联网世代”)青年是未来10年结婚的主力军,他们的婚恋意愿值得关注。鉴于此,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组针对2905名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围绕他们如何看待恋爱与婚姻,婚恋意愿的背后存在哪些担忧等进行了深入https://m.health.china.com/toutiao/13003338/20211008/4014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