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公办学校在职教师7700多人,相对而言,这一比例不算大,但是大龄单身女老师的数据处在逐年上升趋势。5月份,义乌市教育局搞了一次专门针对单身女老师的相亲活动,邀请了市里其他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单身男青年来联谊,结果去了200多个女老师,男生却只来了70多个。
在很多人眼里,老师尤其是女老师是婚恋市场上的“香饽饽”,但这组数据似乎没有佐证这个说法。而最近,义乌市教育工会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在义乌,大龄单身女老师的数据的确是在逐年上升。
92年的小君
圈子太小,教书一年没交异性朋友
小君(化名),1992年,浦江人,在北苑一所小学当老师。
长头发、扎个马尾辫,带着黑框眼睛,看着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文静的姑娘。
小君的学校在城郊,白天上课,晚上住宿舍,两个礼拜回趟家,两点一线。
“在学校圈子太小了,活动也基本上和同事、同学。”小君说,虽然还不算大龄,但是自己也有危机感,而且工作原因确实很少能接触到适龄的异性,她也挺着急的。
小君比较开朗,也愿意参加教育局主办的联谊活动,不过对效果并不满意。“走马观花的感觉,根本没机会深入了解,看几眼真的谈不上喜不喜欢。”
小君也总结了一下原因,“女老师一般都不会主动的,比较腼腆。”
小君认为,找对象难和职业的关系不大,很多人还是很喜欢找老师结婚的,主要还是个人的原因,“没有主动走出校园,去接触更多的适龄异性。”
小君说,如果26岁还没有找到,她就决定去朋友的婚介所,那里经常会有户外登山、野外露营等小范围的联谊活动,这样接触下来机会比较大。
88年的小梦
工作太忙,教书5年还单着
小梦(化名),1988年,义乌人,在市区一所普通高中当老师5年了。
她说,转眼参加工作5年多,虽然自己没啥感觉,不过在家人和同事眼中,俨然已经步入大龄剩女的行列了。
“刚毕业那几年也有相亲,但都没什么想法,觉得目的性太强了。”小梦说,25岁之后,家人就开始催了,自己反倒淡了,觉得一个人过得也挺好。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我自己,没有刻意去强求,家人安排的相亲也是走过场。”小梦也承认,老师工作稳定、生活安逸,在享受职业优越感的同时,也会让人产生惰性,不想去改变现状。
针对下一步计划,小梦笑着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真的没有好好去规划过这个事,还是关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
男教师比女教师
更容易解决个人问题
“虽然不严重,但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几个,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义乌市教育工会主席陈克义提供了这么一组不完全统计的数据,目前,义乌全市大龄(25周岁以上)单身女老师有220多人。
义乌市公办学校在职教师7700多人,相对而言,这一比例不算大,但是大龄单身女老师的数据处在逐年上升趋势。
“男老师比较好找,主要是女老师。”陈克义说,这几年新进老师中,女老师明显要多,尤其是小学。
为什么大龄单身女老师比较多?
陈克义也曾经与多位当事老师交流过,总结了一些原因。他认为,虽然个人原因很关键,但也不能忽视有职业特征带来的影响。
一是校园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老师从早到晚都是在学校,接触的圈子确实有限。
三是老师为人师表,对自身师德的要求比较多,这样无形中带到了生活当中。因此老师相对而言就比较保守了,这让那些主动性更强些的同龄人占了优势。
四是社会上对老师这个职业还是比较认可,这一优越感反而让部分老师不愿意放下身段,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义乌教育局曾组织相亲活动但效果不明显
注意到这一现象后,义乌市教育局也采取了一定的积极措施,比如定期组织专门针对女老师的相亲活动;同时也鼓励各个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联谊活动。
5月份,义乌市教育局搞了一次专门针对单身女老师的相亲活动,邀请了市里其他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单身男青年来联谊,结果去了200多个女老师,男生却只来了70多个。
“规模相亲效果不明显,不过也积累了很多适龄青年的数据。”陈克义说,下一步他们将有侧重性地为大龄单身老师提供小范围的联谊活动,这样成功率会更高。
当然,婚恋大事还是得靠老师自己。陈克义也给年轻单身老师一些建议。
首先,家庭稳定了才能静下心来稳定工作,所以鼓励单身老师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能积极地走出去,拓展生活圈子寻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