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网、世纪佳缘、百合网为什么最后都被卖了?
5月,郭广昌以40亿收购百合网70%股权,这意味着继世纪佳缘、珍爱网相继被卖后,百合网也迎来资本终局。以相亲结婚为目的的婚恋网站,逐渐和它们的主人告别,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从龚海燕自学frontpage创办世纪佳缘算起,这一历程达15年。期间互联网婚恋行业从无到有,从发展迅速到变现困难,从品牌效应到口碑崩塌,之后更是面临陌生社交等竞争,新一代年轻人婚恋交友观又发生了种种变化。
婚恋网站本有梦幻般的开局,当时所有的创业者都相信,他们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回到互联网也可以找对象的年代
多年以后人们谈起婚恋网站的沉浮往事,多半还是会从那个经历传奇,故事丰富的女子开头。2000年前后那批“搞互联网的”多半是IT人士,要么是二十来岁正当头进了IT业,要么是海外学成归来,要做个中国的Yahoo云云。龚海燕27岁用3万块办世纪佳缘,起因纯粹是自己找对象难,直接原因是当时她被一些小婚恋网站骗了两次,还被人奚落,于是赌气自己也要做一个,不信做不出来,根本原因是龚海燕性格不服输,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她辍学、打工多年还能考上北大就是明证。
龚海燕不会写程序,买了本frontpage就开始做网站,或许是找到了当红娘的乐趣,又或者着急找男朋友,工作也不找了,全职做网站。
76年出生的龚海燕做网站时27岁,正被家里催婚,当时社会上对大龄女青年的称号是“剩女”,单身女性面临的压力可见一斑。龚海燕做这网站,主要就是用来满足和自己一样的,单身大龄女性当时的“刚需”。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这类婚恋网站的生存根基。只要适龄男女必得结婚,它们就应该一直存在。
除了世纪佳缘,还有两个IT男做的百合网名气也不小。它比佳缘成立得晚,龚海燕拿到第一笔投资后才正式发布,田范江和慕岩完全是用互联网创业模型倒推出的百合网。此外还有熟谙资本运作的李松做的珍爱网,之后还被美国的match收购了20%股权。这些网站的名声到2011年后渐渐冒出,在搭了电视相亲节目的车后迅速传播开。尽管它们服务差不多,但很多人相亲时也会注册好几个网站,以求“多撒网”,提高成功概率,所以各自都占一部分市场份额。
这些网站在当时能获得投资,也和美国样板——Match分不开,它早于国内婚恋网站10年成立,盈利模式是会员制,2001年起就可以提供月费25美金的服务。这是龚海燕们十分羡慕的,他们认为会员制在中国肯定做不起来。
免费了几年后,龚海燕、田范江们开始了对盈利模式的长期思考与探索。而一些错误的商业模式则把这些网站逐渐推到了危机边缘。
发展受限,尴尬的婚恋网站变现路
Match的会员来自25个国家,付费会员足有700万人,靠会费就活得很不错。但新浪、腾讯当时已经成功教育了国内网民,互联网就等于免费。世纪佳缘一直坚持免费,想走流量型老路,会员增长起来了再变现,但受限于用户特殊性,很明显规模化是无法实现的,用户增长缓慢之时就得考虑变现了。
频繁举办线下相亲活动,从选择这条路起,婚恋网站就变得不是单纯地做用户、运营的互联网公司了。这些活动相继在全国展开,也需要大批地方运营人员,这也造成世纪佳缘后来需要管理许多线下运营公司,不少还是加盟。其它网站也面临一样的问题。无法规模化盈利,只好在单个会员价值上下功夫,婚恋网站后来都出现几万块的天价服务费,无疑是此种思路的实践。
世纪佳缘可能属于那种“在曲线最高的时候上市”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两年,股价始终无法有亮眼表现,后匆匆回国。之后公司及行业的问题在管理上暴露出来,创始人离开在其它领域创业,网站于2015年被卖给百合网,被看做是一次“老二吞老大”的合并。
危机并未易主。
在前述商业模式倒逼下,世纪佳缘这几年面临口碑坍塌的危机。龚海燕最初创办佳缘时希望以品牌、口碑取胜,也因此吸引到新东方三位创始人的投资。但在2011年上市后,世纪佳缘逐渐被贴上“虚假信息泛滥、骗子横行”的标签。2017年的程序员苏享茂事件将人们对世纪佳缘的质疑推至顶峰。苏在佳缘上是VIP会员,最后他找到了同是VIP的翟欣欣,但之后发现翟并非未婚,受到欺骗。花几万块成为VIP,最后竟被另一个VIP骗了,这是公众无法接受的事。
既然身份认证形同虚设,声称能为你找到另一半的口号就成为笑谈。
社会环境的选择:陌陌登场佳缘退场
龚海燕当年办佳缘是为了给自己及身边人找对象,她认为佳缘核心竞争力是严肃婚恋,而不仅仅是交个朋友。但80后、90后,甚至00后,相亲结婚的需求逐渐减弱,在网上找个人去结婚在他们看来不可思议,世纪佳缘在他们眼中已是上个时代的产品。相反他们泛社交的意愿逐渐加强,先交朋友再发展,这也导致了陌陌、探探这类软件的崛起。它们的定位不再是“帮你找另一半”,而更像是在做“寂寞”这桩生意。
80后、90后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结婚率持续走低,和5年前同期高位结婚人数428.2万对比,2018年一季度结婚人数已下降了接近三分之一;与此相反,离婚率却不断走高,自2003年开始已持续14年高增长,2003年只有133万对夫妻离婚,到2016年这一数字已达485万对。
图中红色曲线为结婚率,黑色为离婚率
结婚率低,多少还有生育率低的原因,但离婚率不断走高,却着实反映:婚姻,越来越成了一件自由的事。两件事叠加,是否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婚姻制度也将变得“弹性化”,个人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结婚或不结婚,而非到了三十岁强制找个人结婚。李银河教授甚至大胆预测,婚姻制度终将消亡。在此大背景下,婚恋网站何去何从?
如果对年轻人来说,结婚不再是一件具有压迫感、不得不做的事,婚恋网站的未来也就岌岌可危了。
变现难,竞争加剧,口碑崩塌,婚恋趋势不妙……业绩压力下,婚恋网站各自寻找终局。2015年12月,百合网全资子公司收购世纪佳缘,佳缘成为百合子公司,2017年11月,珍爱网控制权被太盟亚洲资本收购,2018年5月,郭广昌40亿收购百合70%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占婚恋网站市场份额超65%的三大网站至此悉数易主,接下来的故事更可能是资本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