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洁婚恋系列小说

作为中国新时期文坛上引人注目的作家,张洁不但是新时期以来第一个获得短、中、长篇小说国家奖的作家,也是文坛上唯一一位两度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她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在文坛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在文坛上引起了广泛的争鸣。其后又发表了《方舟》、《祖母绿》这两篇在女性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地位的作品。由此张洁成为“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旗手”⑴。新世纪张洁的《无字》,更是以其灵动的文笔震撼着读者。

1.诗意向往的爱情与对现实婚姻的无奈

爱情是什么?爱情与婚姻又是怎样的关系?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无数文学家都在对爱情、对婚姻进行着自己的解释。对男女之间的情感关系的探讨也是张洁执着追求的话题,张洁在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无字》中通过对几代女性婚姻生活的描写及其苦难生活成因的探求,一方面对中国女性的美德进行了赞颂,另一方面挖掘了造成她们不幸生活的根源,进而对爱情表达了深刻的、沉重的思索,对人类一直在吟颂的爱情婚姻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

诚如周凌玉所说:“女性需要面对三个世界:女性的自我世界、男性世界、整个世界。在这三个世界的历程中,交织着现代女性对自我的确认与超越,对男性世界的认同与排斥,对外部世界的参与和逃避的精神矛盾,呈现出复杂的女性意识。”⑵“女人们自出生起,就在等待一个白马王子,那是女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这是张洁在《无字》中不无感慨的一句话。张洁作品中的女性无不如此。她笔下的女性可以说都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与理想追求,对爱情婚姻生活有着诗意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总是与理想相悖,在爱情婚姻生活中她们有的靠着对爱人的怀念度过一生,有的却被现实的爱情婚姻生活撞得焦头烂额。论文参考网。《爱,是不能忘记的》中钟雨追求富有情感意义的婚姻生活,追求富有审美价值的人生。“象一个痴情的女孩子一样”为了爱情,孤独等待、寂寞守候。精神上钟雨有着别人没有的甜蜜体验,可现实中的钟雨却得不到所爱,这爱没能符合秩序,爱出秩序的轨道,爱成为了她心中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情结。

《祖母绿》中的曾令儿更是为了自己心爱的男人不惜牺牲一切地拼出全力替一个男子遮风挡雨,因而把自己打入了人间地狱,在“无穷思爱”的超脱中让爱走向了永恒。《方舟》中的三位女主人公虽怀着对爱情婚姻的憧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却都因受不了男人们仅用“性”的眼光看待她们而离婚。她们在艰难的处境中对女性自我独立人格的追求,因《方舟》触目惊心的题记:“你将格外不幸,因为你是女人!”而悲壮。《无字》中吴为对胡秉宸的爱死心踏地、神魂颠倒,就算“在水里洗三次,在火里烧三次,在血里煮三次”也在所不惜,然而这种坚守回归现实后是那样的不堪一击,追求爱情的吴为最后只能以发疯致死来解脱自己。在张洁的爱情婚姻系列小说中,爱情婚姻只是一道美景,“只可以远远地看,它不是生活中的主题,虽然它时时没有或缺,但它仍然只是生活主题的一个载体。它是虚无的,如果你一定要去追逐实现它,终点就会是比起点还要绝望的坟墓。”⑶

2.女性形象的颂扬与男性形象的贬抑

在张洁的婚恋题材作品中刻画了众多独具个性的女性形象。对老干部精神苦恋至死的钟雨;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顽强奋斗与追求以致受到种种磨难与困厄的梁倩、荆华、柳泉;为给左威不惜自己戴上“右派”的帽子,从此堕入苦难的深渊不需回报的曾令儿;日夜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的墨荷;初具了自我意识寻求自我解放的叶莲子;心地善良、才华横溢、为爱情支付一生的代价,最终落空的吴为;这些女性形象深深地打动着每个读者的内心。张洁对这些人物的刻画是满怀着深情甚至是泪水来倾诉的。“她们的一生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女性史,从最初的“为奴隶的母亲”,到寻求自我解放、建立独立人格和意识,直至完全掌握自我命运的全过程。这是一部女性追求真爱而又失落的历史,也是一部对男权世界真相揭露的历史。”⑷

3.女性性别意识的逐渐彰显

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儒教国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三从四德”的规范像紧箍咒一样紧紧地束缚在广大中国女性的头上。中国传统文化“将女性仅视为性的存在物,将其关心的领域仅限于性生活、孩子、生育、做母亲等”[5],作为一个性别群体的女性,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是供人把玩的消遣品,是社会交往中的互赠品,是以各种形态出现的‘物’却惟独不是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6]她们生活在男性的欲望围城之中,作为“第二性”而存在。“女人正如男人所宣布的:纯粹是另一个不同的‘性别’而已。对男人来说女人所表现在他们眼中的只是一个性感动物,她就是‘性’,其他什么都没有。”[7]

总的来说,张洁的婚恋题材作品可以说每一部都是用生命书写的力作,也许是她经历了太多太苦的事情,她才对女性自我情感生活充满了刻薄、歹毒和忏悔式的剖析,这种对自身所属性别拷问的彻骨之痛使得张洁不能超然物外,这就难免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对生命之疼的呻吟,以唤起人们特别是女性对男权社会及对自身更清醒的认识。她似乎给女性指出了一条解放之路,即以充分的自信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来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然而仅靠这样就能使女性得到幸福吗?如婵月远渡重洋似乎是摆脱了中国的男权文化束缚,可她是否会得到幸福依然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一个谜。

【参考文献】⑴饶翔.近十年张洁研究述评.江汉论坛.2004,(4)⑵周凌玉.女性的寻找[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⑶刘辉.爱情乌托邦的神圣祈求与悲剧性幻灭—试论张洁婚恋小说的爱情观.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⑷沈滨.爱到深处即无言——张洁小说〈无字〉解读[J].安徽文学.2007,(9)⑸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⑹程文超.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⑺(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THE END
1.婚恋心理学期末论文(精选6篇)5、父母应先有好的婚恋观,让子女更好的处理自己的恋爱,走更成熟的道路。我们现在大学生要做到自尊、自爱、做到不盲目、认真对待恋爱。要认真负责、展现出新一代大学生应有的品质。 篇2:婚恋心理学期末论文 篇一: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 [摘要]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代大学生,正值恋爱的年龄,他们渴望爱情,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hhmlib4.html
2.婚恋模式论文范文12篇(全文)婚恋模式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婚恋模式论文 第1篇 随着人民群众对于娱乐要求的逐步提升,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类型也逐步丰富起来,以《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为代表的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之一。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抓住观众的心,各个卫视也在不断尝试更新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表现形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hmi4j7q.html
3.才女张爱玲的悲剧人生却没有看透自己的命运, 她的婚恋最离谱, 她的结局也最悲惨! 她,就是张爱玲 照片中的张爱玲总是, 孤僻,疏离,傲气, 她的冷漠气质仿佛深入了骨子里, 而其实这一切, 都是与她特殊的出身有关系。 1920年9月30日, 张爱玲出生于上海,她家世显赫: 祖母是李鸿章的长女, https://www.meipian.cn/1kz8wwaj
4.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 13页内容提供方:liuxiaoyu99 大小:2.66 MB 字数:约9.21千字 发布时间:2019-05-31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4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9/6122031225002033.shtm
5.爱情与婚姻感情观(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有关婚姻观的论文参考文献你有没有想过,婚姻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变成如今的样子?几百年前,它是家庭、财产和权力的工具;一百年前,它可能关乎男女之间的责任与忠诚;而婚姻或许更像是两个独立个体为了爱、成长和共同幸福所做的选择。婚姻观的演变不止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更折射出我们对人性、爱情与自由的不断追问与探索http://www.aichao521.com/hy/30749.html
6.的设计与实现论文相亲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的论文因此,开发合适的基于SSM的婚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成为企业必然要走的一步棋。开发合适的基于SSM的婚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可以方便管理人员对基于SSM的婚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的管理,提高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及查询效率,有利于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1.2研究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也将会改变https://blog.csdn.net/qq_1076315463/article/details/137682859
7.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论文资料)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学院 班级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 姓名 学号 2014 年 7 月 10 H 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热词“白富美”、“高富帅”的流行,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https://m.mayiwenku.com/Companys/s-c324/p-50661166.html
8.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研究而这些问题反过来也为婚恋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话题资源。因此,对此类小说不能仅仅停留于现象的批评,还应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与文学史的视野予以进一步分析。本文从现象到生产、接受消费,再到文化表征,试图对新世纪以来的都市婚恋小说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第一部分重点分析在新世纪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此类作品与以往婚恋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37-1019083790.htm
9.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不知如何面对婚前性行为和“试婚”现象这除了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性相关外,一方面是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在学校性知识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有关。 对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问题,辅导的重点在于优化大学生们对婚恋与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强化大学生http://xlzx.xjtu.edu.cn/info/1036/1159.htm
10.论池莉小说的爱情婚恋观.pdf青岛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论池莉小说的爱情婚恋观 姓名:于晓香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姜振昌 20080531摘要关键词:婚恋;爱情观;婚姻;女性意识池莉以女性特有的视角选择了当代人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作为反映当代https://www.taodocs.com/p-5846928-3.html
11.新派婚恋交友节目的冷思考——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博客中,发表自己的“宣言”,有的甚至以网路为阵地,与网友隔空对骂,虚拟网络中的激战,又反馈到电视节目中,直至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有男嘉宾直奔马诺、朱真芳等人而来,有一男嘉宾甚至在节目现场骂马诺拜金,要求其下台,引发了一幕幕闹剧,这些无比戏剧化的节目场面,又引发到生活中,更多的电视观众在生活中讨论起婚恋价值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22578
12.论文开题:论《傲慢与偏见》婚恋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傲慢与偏见》婚恋观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长时期以来,简?奥斯汀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她的作品介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运动的抒情主义之间,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虽然终身未嫁,但婚恋却是https://www.wm114.cn/wen/156/311953.html
13.女博士花12年研究婚外包养:性远没有想像中那么重要根据人类学家谭少薇的估算,到1990年末,每6个在大陆工作的香港男人中,就有一个在大陆有二奶。这对港台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成为媒体热点。后来,大陆男人“包养二奶”也为人们关注。 我的博士论文在2009年成稿,当时研究婚外包养的人非常少。现在,“二奶”的说法没那么流行了,但并不意味着包养情况的减少,而更多是因为https://www.douban.com/note/707501531/
14.对话学者苗国:婚姻无法追求最优,警惕婚配困难诱发低生育风险初婚苗国:“低欲望躺平”心态是由日本传入的当下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这种说法很难站得住脚。只有真正贫穷的才会造成彻底的低欲望社会,较低的欲望满足反而有较高的生育水平。 现代社会是一个欲望很高却得不到满足的“伪低欲望社会”。婚恋领域的典型表现是“伪低欲望躺平主义”,其本质是一种婚育需求的异化,只是一种压https://www.163.com/dy/article/HD7AB5CE0514R9P4.html
15.关于单身论文范文资料与单身的另理由有关论文参考文献《单身的另理由》:该文是关于单身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单身生活”早已成为社会中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选择“婚姻”作为维系社会的纽带. 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单身潮流像如今这么汹涌.享受单身的人或许没意识到,“单身”已不再是个人问题,它成为了全社会都不能忽视http://omwww.anydaily.com/biyelunwen/7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