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筑巢引雁归精准引领全球高潜力人才回归杭州的建议》(余杭19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经信局、市外办、团市委、市侨联会办,现答复如下:
作为一座创新活力之城,杭州对优秀年轻人的吸引力显而易见。近年来,杭州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出台了“人才生态37条”及补充意见、“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等高含金量政策,大力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平台建设;首创杭州“人才码”,针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精准服务,先后推出高层次人才码、青荷码、国际码、全球码,聚焦人才来杭生活、工作、创新创业需求,集成8大类140个子项服务,打造集成式、智慧化、全流程的掌上服务综合体,实现人才“办事一站入口、政策一键兑现、生活一码畅享、双创一帮到底”;在全国首设大学生“双创日”,吸引全球高层次青年人才来杭实施创新创业。
一、开展精准引才实施举措
(一)积极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精准对接全球双创人才。先后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人才联络处,成为我市高效、便捷的引才和对外交流的桥梁,对于引荐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杭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了桥头堡的作用。从2005年开始每年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团到北美、欧洲、澳洲、日韩等海外留学人员集中地区开展引才活动,推介我市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及项目需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来杭创新创业。我市已与中国驻美、英、法、德等10多家使领馆和北美浙大校友会、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中国留日同学总会等80余家海外留学生社团组织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借助海外社团的纽带作用,形成海外积极推动、国内“以留引留”内外呼应的引才模式。
(二)搭建全球高校校友网络,网聚全球各地青年人才。杭州全球青年人才中心作为团市委设立的重点海外引才渠道,持续对接在华优秀高校及全球排名前50国外学校在浙(杭)校友会;与30余位学联主席、校友会会长、校方领导接洽走访,并持续与牛津、剑桥、麻省理工、哈佛、纽约大学等50余家学校或校友会展开活动合作;完善杭州学子工作站组织架构,扩充北京、上海、西安、波士顿、伦敦、新加坡等6个分中心的辐射范围,与714名全球各地学子建立稳固联系。市侨联践行实施“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工作模式,与浙江大学侨联、中国美院侨联、杭州浙大校友会、亚太浙大校友会签订联动合作协议,切实加强力量协同,推介招引海外人才。
(三)打造引育人才品牌活动,提升国际化城市吸引力。连续13年举办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是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国际性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盛会,累计邀请500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逾200个海外人才社团代表参会,洽谈人才项目6000余个。连续7年走出国门成功举办“创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创新采取海外创新创业项目的“带土移植”,联合本地知名企业、专业机构与海外精准对接,结合行业性难题、中小企业难题和人才需求难题需求设置“IEC·S”全球探索特别奖,坚持打造人才、项目、资金、市场、产业资源的交流平台,共征集到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7500个项目报名参赛,数百个项目已在杭落地,注册资金14.3亿元,累计引育国家、省、市级专家40名,成效显著。举办“杭州国际日”、杭州国际友城市长论坛等外事品牌活动,为高潜力海外留学生群体搭建人才信息交流和人才引育平台。
(四)优化双创平台建设,加大海外人才项目扶持力度。一是做好各类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打造人才企业孵化发展最佳平台。我市目前已成立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1家、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3家、市级留学人员创业园5家,另有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基地5家、浙江省侨界创新创业基地12家、杭州市侨界创新创业示范基地9家,人才聚集度高、双创成效好、发展潜力足,成为了海外人才在杭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二是高效引进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鼓励支持留学人员来杭创新创业。出台《杭向未来·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经评审可资助留学人员在杭创新创业项目3-500万元。自2000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已先后对1075个留学人员在杭创业创新项目给予3.1亿元资助,有利地激发了广大留学人员在杭的创业热情,涌现了以贝达药业、英飞特电子等为代表的一批留学人员创办的高科技企业。
(五)完善人才服务工作机制,提供全方位的引才服务。以长三角云市场为依托,为全球高潜力人才搭建交流平台。2021年首次组织举办中国(杭州)外国人才暨长三角人才云市场招聘大会,共有17万家企业参会,提供招聘岗位125.9万余个,在线应聘168万余人次,投递简历60万余人次,其中中国(杭州)外国人才大会(Chinajob)向全球广发英雄帖,参会企业2363家,发布外国人才需求岗位12819个,共有2706名外国人才线上应聘,国家遍布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31个国家,世界侨报、环球周报等海外媒体也进行了广泛报道。团市委依托全球青年人才中心、杭州学子工作站共主办、承办、协办包含一号候选人、中国-新加坡青年企业家论坛、“新蓝汇”医药创投项目路演等就业创业活动,读书健身、相亲交友、文体等“青”字系列品牌活动共计98场,服务凝聚青年人才5000余人次,组织学子活动共计17场,服务在外学子780余人次。通过提供定向培训服务和场地支持等方式,杭州市文创企业家孵化工程自2011年启动以来,累计开班44期,培育2230余人;提供场地支持,用好“住创1215”、青年人才驿站的场地资源,满足青年人才的工作、生活需要。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致力构建产业平台人才项目需求信息发布体系。依托长三角云市场平台,举办人才招聘大会,在招聘会中设置留创企业专区、留学生专区等形式,继续吸纳海归人才来杭就业。以“青春潮创杭向未来”为主题,组织2022“青春潮创杭向未来”杭州大学生云聘会,推出超过12万个招聘岗位;同时在杭州人才网搭建线上整合招聘服务导航平台,由市委人才办牵头,市委编办、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国资委、市民政局等业务对口管理部门和区县(市)人才办、人社局组织发动全市企事业单位发布需求岗位,重点是通过各街道、乡镇、社区等基层组织覆盖到辖区内所有企业,做到“需招尽推”。另外,推出“同学,你好”系列视频,以“校友喊你来杭州”为主题,向全国大学生推介杭州,发出杭州期待与青年人才共同奋斗、共同成长的好声音。推出“万朵浪花”全球大学生实习计划,主要面向境内外高校大学生,由在杭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重大人才平台提供2万以上暑期实习岗位,打通大学生就业创业“最先一公里”,为学生提供了解职场、提升能力、发现不足、明确方向的有利机会,降低企业用才成本,为用人单位精准匹配、提前锁定后备人才。
(五)着力促成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建立人才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运用好数字化手段形成服务档案,常态追踪青年人才来杭、归杭,人才项目落地杭州后的最新情况,做好定期回访,了解更新留杭人才服务需求。一方面加强调研摸清需求,通过举办活动、座谈交流等形式摸清人才服务需求,城市营商环境改革具体诉求,进而优化改革内容形成改革实效。另一方面加强内外联动服务,通过创建试点工作,加强与各城市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创建单位的联动,用好政策和服务机制,为青年人才解决困难,提供精准服务。搭建外语人才服务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面向外语专业背景强、有国际视野的海外留学生宣传推介并鼓励报考杭州市外办下属事业单位杭州市外事翻译中心,推进高层次翻译人才助力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