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要来临了,你是否会想起当年教过自己的那个老师寒来暑往送走一批批学生,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师者风采
开栏语:静静地,静静地,第32个教师节就要来了,你是否又想起了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教师,他们用青春浇灌我们成长,他们用热情培养我们成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点点滴滴的照顾。即日起,本报推出“师者风采”栏目,用他们的故事展示三尺讲台上的教师风采,如何用一颗丹心谱写教育华章。
本报记者朱方红
我们总是这么形容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别人;他们是园丁,辛勤浇灌祖国的花朵……他们不是别人,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人民教师。
教师节,是一个值得大家铭记的日子,总能唤起我们感怀恩师的情愫,也能激起教师对这份职业的神圣使命感。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用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播撒着爱的种子。
本周六就是教师节了,让我们一起读读他们的感人故事,为老师们点赞,向老师们致敬。
艾玮:做孩子的领路人
在桐乡市河山镇中心学校,有一位英语老师,学生们特别喜欢上她的课,还乐于跟她谈心事交朋友。这位老师正是艾玮。1994年,来自江西的艾玮来到桐乡市河山镇中心学校任教,由此开启了她长达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艾玮老师凭借着出色的教学成绩和对学生无私的关爱,今年,她被评为了2015学年度桐乡市十佳班主任称号。
无微不至关心学生
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
“同学们,我是艾老师,请你们绕着我走一圈,比我高的站左边,比我矮的站右边,我们来看看……”开学第一节课,艾玮别出心裁的开场方式,顿时和学生们的心拉近了不少。
“初中3年,我对艾老师印象挺深的。”学生黄桢回忆起艾玮老师,这样说道。黄桢腿脚有残疾,在艾玮老师的班上做了3年学生。在黄桢眼里,艾玮是个非常不错的老师。
黄桢至今回忆起来,依旧历历在目:“艾老师中午会给我盛饭,有时候我感冒了,艾老师会背着我下楼梯去看医生……”
为了让学生们能相互帮助,艾玮率先做好学生们的榜样,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予黄桢特殊照顾。做的事情多了,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女生们会主动帮助黄桢盛饭,男孩子们则争着背他上厕所。
黄桢清楚地记得,初一时自己英语只有20多分,到了初三已能考80多分。“上艾老师的英语课,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她会引经据典,让我们觉得英语课一点都不枯燥,我们全班同学非常喜欢上她的课。”黄桢说。
现在在绍兴文理学院即将念大三的戴青钦,也是艾玮的学生。说起艾玮老师,戴青钦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艾老师,就和我们的妈妈一样,甚至比父母更加关心我们。”戴青钦告诉记者,初中时,父母都忙于工作,那时正是青春期发育时期,很多心理、身体问题,都是在艾玮老师的帮助下解决的。
“老师,那个那个……”戴青钦每每去艾玮办公室,说上一个接头暗号,艾玮老师就知道女生们来例假了。有一天,艾玮还让男生们出去,只把女生们留在教室里,与孩子们上起了心理卫生课。
做好班主任角色
取得家长和任课老师的信任
作为班主任,艾玮同样可圈可点。有一年,班级里有个男生理了个“7”字头发型,这让艾玮很是惊讶,怎么父母一点都不上心呢?
为此,艾玮专门找来男同学谈话,可是同学一口咬定,是在他妈妈的允许下,才理了这个发型。
之后,艾玮联系了这个男同学的妈妈,并告诉她,在班级里出现这样另类的发型影响班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其他同学心痒痒。
可男同学妈妈觉得老师是小题大做,男孩的奶奶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孩子刚理了头发,再要重新去理发,不是浪费钱吗?”可是艾玮不这样想。学生的一言一行,关乎所有。
最后,在艾玮的劝说下,男生不但重新理发,男孩妈妈也主动承认了并没有允许孩子理这样发型。
艾玮坦言,在平常的交流或者家访中,她都会极力让家长们知道她的初衷,取得家长的信任,共同努力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样,作为班主任,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协调好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遇到自己不懂的,也积极主动地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通过学习,增加自己的才能,从而更好地投入教学工作。
朱费英: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
9月初的桐乡,天气依旧炎热,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北小学英语老师朱费英,正在给孩子们上英语课。这样面对面的上课方式,她已经做了16年,面对三尺讲台,朱费英依旧有太多留恋和依赖。“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喜欢通过我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用英语思考和做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杜甫的诗句形容朱费英是太合适不过了。最近,她还被评为了2015学年度桐乡市十佳师德标兵。
孩子们个个茁壮成长
对我而言就是最大的收获
2000年8月,朱费英怀着激动的心情正式走上讲台,走进小学英语教学这块小小的天地。“还记得第一次上课,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勇气,我暗暗地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
在桐乡市凤鸣同福小学的12年时光,简单而快乐,孩子们的一颦一笑仿若昨天,有个女孩子让朱费英至今难忘。
记得有一年,朱费英5年级的班里新转来一名女孩,安静又腼腆,由于从小在老家上学,之前接触的英语和这里的完全不一样。刚来的一个星期,上课的时候都是茫然的。“有时候我上课批评其他同学,她也会跟着落泪。”朱费英回忆道。
怎么办?朱费英考虑到女孩可能自尊心很强,不能明着去关心和帮助她。于是,朱费英便与女孩的班主任沟通,在一次班级座位大调整的时候,将英语课代表安排做她的同桌,并且在他们的四人小组内,提前安排好组员对女孩进行帮扶。
然而女孩非常不幸,一个冬天的早晨,一辆拖拉机带走了这个年轻的生命。朱费英清楚地记得当天,天很冷,听到噩耗,教室里一片安静。朱费英打印了最后一篇英语作文,交给那对伤心欲绝的父母……
经历了这样的生命过程,对朱费英来说是猝不及防的,但是那个永远12岁的女孩会是她一直想念的人。谈起那个女孩,朱费英哽咽了好几次,眼圈里也是红红的。
因为这件事情,让朱费英越发觉得育人工作是多么重要和珍贵,尤其是对孩子的真心付出。“孩子能成为我的学生,是一种缘分,若能在我的手里,孩子们个个茁壮成长,对我而言就是最大的收获。”朱费英说道。
开心幽默接地气
孩子都爱上她的课
之后,朱费英调到其他学校。朱费英坦言,她感受到新的环境里有新的挑战和机会,也有新的力量和支持。
就这样,她又回到了教3个班级,可是她的行政工作一点也没有减弱,她依旧很开心。因为她坚信学生的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进步就有多大。“教书育人,在教师一线,我很满足。”朱费英笑着说道。
今年13岁的钱涵睿是朱费英老师班上的一名5年级学生。在钱涵睿看来,上朱老师的英语课同样是件开心的事儿。“老师每次上课都是深情并茂,上课犹如剥洋葱,会一件件剥下来,然后再一件件地穿上去。”钱涵睿生动地介绍道。
“比如socool,老师会从冬天慢慢解读到另外半球的夏天等,再从夏天穿越回到冬天。”钱涵睿说,一节看似普通的英语课,朱老师能让孩子联想到很多故事,衍生的内容也特别丰富。
“平常孩子回家也会跟我交流,感觉朱老师上课容量特别大,而且也特别认真负责,孩子特别喜欢上她的课。”家长俞旭这样告诉记者。
在校长陈明荣眼里,朱费英是个满满正能量的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踏实肯干,学生也很喜欢她。
俞晓菲:静听花开,让孩子慢慢成长
在桐乡,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特别喜欢刘若英的一首歌,名叫《最好的未来》,并时常用其中几句歌词勉励自己: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这位教师名叫俞晓菲,是濮院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从事教育工作16年。一直以来,她都全身心地把爱投入在孩子身上,像妈妈一样关爱每个孩子。工作至今,她认真踏实、干劲十足,多次荣获桐乡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称号。最近,她也被评为了2015学年度桐乡市十佳青年教师。
爱所有的孩子
如同爱自己孩子一样
小花刚来的时候已是中班,但还不太会说话,更不会与人交流,遇到事情只会用手指着,发出“嗯嗯嗯”的声音,不论跟她说什么,她都是频频点头。因为完全听不懂她的意思,所以俞晓菲时常把小花拉在身边,时时刻刻了解她的需要。课间总会慢慢地、一字一句和她说话,教她开口。
小花自理能力很弱,且有习惯性尿频,不管是上课还是午睡,没过几分钟就要小便,她一天也会尿湿好几次裤子。俞晓菲和搭班老师、保育员分工合作,给她特别的护理,教她必要的自理能力。要小便,就陪;湿裤子,就换。同事开玩笑说:“幼儿园得给你班配个烘干机。”
学期中途,俞晓菲外出培训了一个月,回来的时候,小花居然痛哭流涕,哭的样子把俞晓菲和搭班老师都惊呆了。随后小花便“嗯嗯嗯”地要和俞晓菲交流,从她“嗯”的语调和欢快的手势,能够看出小花的兴奋和开心。搭班老师说:“小花真的很喜欢俞老师。”
手牵手我们一起走
新老结对共同成长
“新老师缺少实战经验,很多事情不敢放手去做,也不知道怎么做更加合理。”俞晓菲说,这就需要有经验的老师起到带头作用,主动指导,除了行为示范,语言的解释也很要紧,必要时还得手把手地教。
搞大型活动、开家长会议、组织公开教学,俞晓菲总是手把手地指导新老师。修改方案、模拟演示,挑灯帮忙做教具,四处奔波找素材。和俞晓菲结对的新手教师都很喜欢她,评价俞晓菲像师傅像姐姐,也像朋友。
俞晓菲说:“其实我也是从新老师一路过来的,我的成长离不开老教师们的传帮带。我很喜欢结对新老师,这是很好的相互学习的过程,我在新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比如活力、教育新理念、活动的新方式等。”
在幼儿园园长张武霞眼里,俞晓菲是个做事非常仔细、负责的人,能和其他老师融洽相处,真诚助人;作为学科带头人,业务扎实,乐于钻研,有自己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