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贵阳贵安实践方向
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贵阳贵安典型案例研究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贵阳贵安实践研究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向青年群体的阐释研究
4.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贵阳贵安实践研究
5.中国式现代化的贵阳贵安实践研究
6.新时代十年贵阳贵安全面深化改革案例和经验研究
7.贵阳贵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建研究
8.党的创新理论在贵阳贵安基层传播深化研究
9.扎实推进贵阳贵安共同富裕路径研究
二、推动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方向
1.贵安新区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2.贵安新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研究
3.贵阳贵安发展数字经济的差异化策略研究
4.贵阳贵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匹配研究
5.推动贵阳贵安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发展研究
6.做大做强做优贵阳贵安已有工业园区对策研究
7.贵阳贵安实施消费提质升级路径研究
8.贵阳贵安壮大县域经济的路径研究
9.贵阳贵安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
10.税收赋能贵阳贵安教育产业协同发展
11.贵阳贵安综保区提质增效研究
12.贵阳外环高速公路城市经济圈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13.新时期贵阳贵安重点商圈建设研究
14.贵阳贵安重要出口产品对接RCEP的政策体系研究
15.贵阳贵安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6.加快贵阳国际陆港规划建设构建高能级开放通道研究
17.基于需求预测和实证分析的贵阳贵安物流业发展前景研究
18.基于新国发2号文背景下贵阳贵安招商引资机遇及工作思路建议研究
19.贵阳贵安防范化解地方债务研究
20.贵阳贵安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平衡的措施研究
21.强省会战略下贵阳市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三、科教兴国、人才建设方向
1.贵阳贵安统筹科技、教育、人才培养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2.贵阳贵安青年创新创业实践调查与研究
3.贵阳贵安青少年心理状况及危机干预对策研究
4.贵阳贵安学校生命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5.贵阳贵安国际交往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6.以贵阳贵安专业化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看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7.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视角下贵阳贵安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究
8.贵阳贵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9.“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实践与路径研究
10.贵阳贵安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研究
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向
1.贵阳贵安乡村振兴与城乡文旅融合研究
2.乡村振兴下贵阳贵安电商发展升级策略研究
3.创意设计助力乡村文化建设路径及策略研究
4.提升贵阳贵安预制菜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5.扎实推进贵阳贵安共同富裕路径研究
6.乡村振兴背景下贵阳市农村居民增收路径研究
7.提升贵阳贵安乡村基层治理效能研究
8.乡村振兴背景下贵阳贵安乡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9.贵阳贵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10.贵阳贵安民营企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五、绿色发展、打造生态高地方向
1.贵阳贵安绿色经济协调度研究
2.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贵阳贵安和美乡村建设的推进机制研究
3.双碳目标下贵阳贵安绿色经济增长路径
4.贵阳贵安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5.贵阳贵安绿色消费现状和消费新领域培育研究
6.贵阳贵安垃圾分类质效提升对策研究
六、城市跨越、增进民生福祉方向
1.以大数据技术优化贵阳贵安城市治理水平对策研究
2.贵阳贵安志愿服务体系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3.贵阳贵安科普教育场馆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4.镇街社会组织枢纽平台高质量发展对策
5.贵阳贵安社区医疗服务质量调查
6.贵阳贵安青年婚恋婚育新趋势研究
7.贵阳贵安无物业小区现状与改造对策研究
8.增强市民国家安全意识有效路径研究
9.在筑外国友人对贵阳贵安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研究
七、推进文化传承发展、打造城市品牌方向
1.“爽爽贵阳”城市品牌打造推广机制改革研究
2.贵阳贵安历史文脉和文物保护融合发展专项规划研究
3.促进“贵人服务”与“爽爽贵阳”品牌融合研究
4.推动文化名城打造建立贵阳独有的精神图腾或文化标识研究
5.“爽爽贵阳˙千企千品”产业品牌选树机制研究
6.面向青年群体提升主流媒体凝聚力和引领力的路径研究
7.贵阳贵安旅游产业化竞争力比较分析
8.贵阳贵安数字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9.贵阳贵安特色文创设计衍生产品开发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10.贵阳贵安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研究
11.推动贵阳贵安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12.推进贵阳贵安地方档案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路径研究
13.自媒体时代城市舆情疏导机制研究
14.新技术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
15.爽爽贵阳“六爽”产业链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16.贵阳贵安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研究
17.贵阳贵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18.“两个结合”视域下建立健全阳明文化品牌推广和服务体系研究
19.阳明心学的现代价值及对贵阳城市精神的启示
20.阳明文化在贵阳贵安的发展和利用研究
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贵阳贵安实践研究
22.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贵阳建设
23.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贵阳中医药事业守正创新
24.贵安文物考古及活化利用研究
25.贵阳贵安苗绣产业发展研究
26.“爽爽贵阳”改革指数研究
申报资格
1.课题负责人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县处级以上行政职务。不具备这一条件者申报课题,原则上应有一名具有同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学者,对课题设计和研究意义进行书面评估。
2.申报负责人只限申报一项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不得同时申报两个以上课题。
3.凡已获得国家、贵州省立项资助相同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及受到贵阳市委党校、市委政策研究室、市社科联等机构立项资助相同的课题,不得重复申报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4.已承担上年度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尚未结题(以申报截止日期为准)的课题负责人,不得申报本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6.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申报办法
1.申请人需填写《课题申请书》一式2份(加盖单位公章)、《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式2份,并报送至市社科规划办(设在市委宣传部理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