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单身人口已经突破2.4亿,其中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由此引发的婚恋适配比问题将是中国未来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基数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规模巨大的单身人群为婚恋市场提供了用户基础,但是当前市面上的婚恋产品良莠不齐,存在“对女性用户不友好、信息不真实”等问题,缺乏一个高效和有趣的产品来服务他们的恋爱交友需求,「伊对」恰好踩中了市场需要。
2.产品简介
伊对专注于移动端的交友和相亲,将视频、直播和线上红娘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打造视频恋爱社区,为单身人群提供全新的社交体验。
产品slogan:找对象,上伊对。更真实,遇见TA。
3.产品定位
伊对通过实时视频互动解决了陌生人社交破冰的真实相亲社交产品,以真实的社交网络,多场景为用户创造更多恋爱机会,打造360度恋爱圈。
4.特色产品
视频相亲,专人引导。相亲真实不尬聊!
红娘月老专属服务:一对一私密相亲
二、用户分析1.用户画像
伊对APP创始人任喆曾谈到伊对的目标用户与付费人群:“最典型的用户画像就是性格内敛,不擅社交、收入水平中等偏下、缺少相亲机会的单身人群。这类人群从18岁开始就大量存在了,但30岁以下的用户付费率是很低的。”
关于伊对用户的数据总结:
地域:北上蓉杭等一二线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
年龄:50岁以上的用户占据将近50%,40-49岁用户占据15%,整体偏中老年龄化。
性别:男性占70%,女性占30%。
兴趣:相比大众网民,伊对用户在影视音乐、资讯、软件应用、医疗健康、旅游出行、餐饮美食、婚恋交友、教育培训、汽车方面更有兴趣和追求。
2.用户需求
根据伊对用户的人群画像可提炼出以下特征:
伊对用户以40岁以上的男性用户为主,集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他们对产品有如下需求:
基本需求:
期待需求:
魅力需求:
三、内容运营策略分析
本节主要结合伊对主要功能和模块,对伊对的内容运营策略进行了分析,包括伊对的内容类型、生产、组织、呈现和流转等方面。
1.产品架构
伊对是一款以社交网络为载体,通过文字、音视频等实时互动方式解决陌生人社交问题的真实相亲社交产品。
(图源《阿成谈商业化:伊对APP》)
2.产品模块简介
(1)“首页”模块简介
在”首页”模块,伊对采用了社交平台的典型架构,即分别对应到“推荐和同城”2个tab。
“推荐”页面:该页面是根据用户行为,用户画像等用户数据构建的一套算法,帮助用户发现更多符合自身兴趣和偏好的用户,让高质量用户得到更多曝光,提升平台用户内容生产的质量和数量,进而提升伊对App活跃。
“同城”页面则是基于大数据对位置距离的定位,优先筛选附近的用户进行推荐,使平台用户更具真实性,给予网络社交有线下延伸的可能性,让用户选择更高效真实。
从内容上看,建议运营可以通过“发起话题”的方式引导用户围绕“你见过的有趣朋友圈”“今天也是自律的一天”等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运营可以引导用户在发布动态时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工具展现自己的优点进而吸引平台其他用户的注意力,提升首页内容的丰富度和趣味性。
(图源豆瓣首页、Soul广场模块截屏)
建议该页面新增“左滑不感兴趣”的按钮入口,并辅以询问用户是否需要不再推荐该“年龄、坐标和话题”等用户的信息,帮助算法优化推荐逻辑,从而做出更加精准的推荐。
(图源Soul截图)
(2)“找对象”模块简介
“找对象”模块是伊对的核心功能区,主要有3个作用:
一是为在线视频相亲用户提供专属房间。
如下图所示:“三方视频相亲”房间内一般由3人构成,分别是1位月老/红娘,2位男女嘉宾。月老/红娘的作用是随时拉人上麦开始连线视频,并主动引导破冰,让两位嘉宾迅速熟悉。
(三方视频相亲房间)
二是组织与呈现在线相亲视频内容的。
如下图所示:“找对象”模块主要分成了:“找对象、专属、小队和交友”4大分类,并根据用户行为和标签进行了一定的算法推荐。
(伊对找对象模块)
三是伊对和红娘/月老商业变现的重要渠道。
如下图所示:用户在视频相亲房间内需要给有意向用户赠送“玫瑰、飞吻”等礼物时,都需要先付费购买礼品才能赠与。红娘/月老作为撮合相亲用户的搭线人,会有一定的奖励。
(礼品对应钱、红娘收益图)
建议:
第一,笔者在客服处了解到:下图可以看出,只要满足对某个功能的使用时长如“女嘉宾(自己)相亲时长满50个小时”等条件时,用户可申请成为红娘/月老。其目的还是提升App活跃,但是当前“成为红娘/月老的入口”比较隐蔽,咨询客服也没有说清楚。
(红娘收益)
建议将“成为红娘/月老”的入口提至“找对象”模块更显眼的位置,一是在精神需求方面引导嘉宾积极上麦相亲,提升脱单率;二是在物质需求方面引导用户成为红娘后能获得的物质奖励如“可复用/提现的礼品、奖金”等,实现“自己相亲-帮助别人相亲-获取精神物质双重收益的正向循环,促进内容生态的良性运转。”
第二,如图所示,“找对象”页面主要由用户头像构成,但是用户照片质量参差不齐,观感不太好。
建议系统在收集用户照片时可以引导用户拍照动作、角度、光线、曝光、亮度和清晰度提示,并配有相框等模板供用户进行选择,这样通过拍照技巧更加真实地展示嘉宾颜值,提升用户审美体验进而提升相亲房间点击率。
(用户头像)
(3)“广场”模块简介
“广场”模块跟首页伊对模块相似度比较高:内容上都是用户头像、昵称和个人图片;形式上都是类似朋友圈信息流的方式上下滑动。
两个模块区别主要是:首页信息推荐的核心逻辑是“通过用户的基本信息来推荐人”;广场信息推荐的核心逻辑是“通过用户的个性化动态来推荐人”。首页主要呈现“年龄、性别、工作、学校、一句话简介”等基本信息,广场主要呈现“话题、动态图文”等个性化信息。
(4)“消息”模块简介
“消息”模块是站内推送“打招呼的人”“心动匹配”“附近的人”“互动通知”“最近访客”“系统通知”消息和用户进行私信交流的重要渠道。
(5)“我的”模块简介
伊对所设计的“玫瑰支数和会员权益体系”,让用户通过付费享受到更优质的社交服务体验,丰富了用户层次,提升了用户质量和活跃,为伊对实现商业变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我”模块)
3.内容的生产与传播
(1)内容定位
伊对对自己的定位是:更真实的恋爱相亲社区。
(实名制)
伊对上的用户需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不同的陌生人交友平台对不同用户需求的内容供给侧重点有所区别,以“Soul”为例,主要满足的是第1、2类用户需求:“找人聊天,结识灵魂伴侣”,而伊对主要满足的是第3、4类用户需求,特别是“结识陌生异性并发展长期关系”。
基于以上的产品内容定位和用户需求,伊对上的内容生产及分发主要围绕“用户人设建立—展示个人信息—发现用户—匹配用户—聊天互动—关系转移”这一用户社交路径展开。
(2)内容生产
伊对作为一个UGC社区,99%以上的内容是由用户生产,内容的形式有:图片、文字、连线语音、连线视频。
其中用户在使用“发布动态、勾选标签、个性装扮和完善基本资料”的过程中就是一个构建人设的过程,踏出了社交路径的第一步。
语音、视频内容生产,主要由用户在“找对象”模块通过在线语音聊聊和视频相亲来发起社交互动,具有时效性,结束后不可回放。
(3)内容流转
伊对主要利用首页“伊对”模块的“推荐”、“同城”和“找对象”模块的“附近”“新人”“颜值”“专属(二人相亲房间)”“小队”“交友”和“广场”模块的动态发布来分发不同的UGC内容。
伊对当前的内容流转比较碎片化,主要集中在对单个用户或单个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点对点”推荐。
建议像“吸引力榜单”“测测你下一任的TA是什么样?”等内容专题数量和频次可以再多一些,运营可以对用户生产内容再精加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出发对UGC内容进行打破重组,例如可以从“用户风格”角度做“甜美系”“御姐系”“知性系”用户榜单;从“兴趣爱好”做“运动系”“美食系”“摄影系”等用户榜单做整合推荐,丰富伊对内容的层次性,实现内容推荐由“点”到“面”的跨越,让用户更有针对性地定位和匹配到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用户,提升社交效率。
(吸引力活动)
(“测测你下一任的TA是什么样?”活动)
4.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陌生人社交平台的内容都面临以下2点问题,伊对也不例外:
针对上述2个关键问题,伊对采取的措施是:
(1)优质内容的生产、筛选、分发及精准匹配
如何激励好内容生产?——内容规范和引导
对于新人,伊对会对新人引导补充个人基本资料和建立人设,并在“广场”等位置引导新人跟其他用户互动,方便新人快速了解社区、快速匹配到合适的交友对象。
伊对会对用户的头像进行审核,用户在使用“视频相亲”功能时,系统会提醒用户输入“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进行验证通过后方可使用功能。在“找对象”模块的“视频交友”房间会有红娘做“一对一”引导,帮助用户和相亲对象破冰、沟通,从陌生人到互相熟悉。整个平台随处都营造出“真实”的交友氛围,打造出“真实”的恋爱社区品牌调性。
(2)如何筛选好内容
①产品设计方面
②技术手段
③运营人员识别、推荐和整合
伊对运营人员在不同地方,对不同用户及其生产的内容综合使用了识别,推荐和相似用户整合的主动内容呈现方式,例:
④用户成长权益体系建设
会员体系针对所有用户,它的入口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是“伊对”首页模块的用户头像旁边的“VIP”标识;二是“我”模块的“伊对会员”。
同时,因为用户核心需求是“找到最合适的那个人”,建议会员权益可以从“遇见更多的人”和“确定最合适的那一个”2大维度优化会员权益体系,在整合原有权益的基础上新增“主页刷新置顶、打招呼次数plus、信息精准过滤、周竞争力分析报告、专属玫瑰”5大权益。
首先,通过“刷新置顶用户主页及动态”至“首页”“广场”等资源位,扩大会员的潜在相亲对象用户数,搭建相亲对象转化漏斗模型基础;
其次,再通过“信息精准过滤”缩小锁定会员的高质量交友圈;
最后,通过“周竞争力分析报告”的建议优化提升个人的主页、动态展示信息,将会员魅力值最大化外显,最终实现相亲漏斗的层层转化,找到可以长期发展关系的对象。
⑤用户参与社区建设
伊对是一个UGC社区,用户发布图文、语音和视频并交流讨论是伊对的内容基础,用户间的互动活跃了社区,用户的点赞促进了内容的流转。所以用户在社区内的每个地方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让用户参与社区建设的作用:
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链接平台和用户,可以提高用户参与感,最终提升用户活跃度;
帮助运营人员筛选内容,降低运营成本,尤其对争议性话题更有效;
它是保证社区问题被公平公正处理的重要手段;
平台可以和用户共同推进社区规范的不断演进和完善。
(3)如何提升女性用户留存
社交类App以男性用户为主,女性用户是比较稀缺的资源。业内流传这种说法:“谁占领了女性用户市场,谁就能在社交APP争夺战中取得胜利。”想要提升女性用户的数量,除了做好新增外,还需要从留存方面提升女性用户体验。本文主要从内容角度谈谈伊对如何提升女性用户留存率进而提升女性用户数量。
①实名制保证真实性
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人脸识别3重防护,通过视频连线讲线上虚拟交友场景还原到现实中来,把用户带向一个真实的世界,给用户提供一种“更有安全感”的相遇方式,回归社交的本质,真正解决“认识人”的问题。
②引导发展长期关系
第一,主打“相亲找对象”。
伊对从产品定位到logo都主打“相亲”“找对象”领域,不同于其他社交软件易出现的“约pao”等不良风评,“真实视频相亲”的产品定位更加正向积极,这样的品牌形象更能赢得女性用户的信赖。
第二,特设“红娘/月老”第三方角色。
在视频相亲房间中会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红娘/月老用户通过各类提问和游戏,引导房间中的其他两位用户互相介绍自己。因为第三方角色的专业控场和引导,一般不会有不良言论的出现。而且,其他两位用户在认真坦诚的聊天氛围中更能了解彼此真实生活状态,促进长期关系的发展。
③打造专属私密交友空间
专属视频相亲房间,一对一专属视频相亲保证私密性,红娘/月老引导破冰相亲,远离观众打扰,牵手率更高。
④趣味问答不无聊
聊天页面中特设“选一个问题问TA”功能。对于女性用户来说,在每天大量搭讪的陌生人中,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决定了女性用户的是否继续使用该社交软件。
四、总结、建议和展望1.总结
本文分三大板块对伊对做了产品分析,用户分析和内容运营策略分析。
产品分析主要包括产品概况介绍,市场分析,产品定位;
用户分析则是对伊对的用户画像和用户需求做了介绍;
在内容运营模块,首先对伊对的重要功能模块做了拆解,其次分析了伊对内容定位——内容生产——内容流转的整个过程;
最后对伊对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伊对对这些问题采取的解决手段做了浅析。
伊对为单身人士创造并提供了多场景的线上相亲机会。与其他社交平台不同的是,伊对主打“相亲找对象”的长期发展关系而不是“交友恋爱”的短期关系;主打用户实名制相亲的真实性而不是虚拟性;与线下婚介机构不同的是,伊对把直播与婚恋交友结合了起来,弥补了传统相亲效率低、不便捷的缺陷,大大提高了陌生人社交的机会,并将平台“红娘/月老”岗位向社会开放。
2.建议
(1)建议新增“敏感词审核和屏蔽”功能。
(2)建议新增“伊对用户交友手册”说明,参考《闲鱼幽默社区礼仪》,用简笔画说明书的形式呈现。
(3)建议将将“红娘/月老”升级体系外显化,在“我”“找对象”等模块设置“我要成为红娘/月老”入口,将“成为红娘/月老的通关规则及收益体系”进行详细说明。
对用户而言,成为红娘/月老的前提是自己要先满足累积超过50小时的“相亲、锁定情侣、守护天使场”等社交行为,在这段深度体验平台社交功能的过程中,有助于提升用户的自身的脱单率。同时,红娘/月老会有相应的底薪/提升,能给到用户比较可观的收入。
对伊对而言,用户创造的“相亲、锁定情侣、守护天使场”时长,将有助于提升平台的活跃,丰富平台的内容层次。
同时,经过“礼仪、技巧、工具和平台规范的岗前培训;就服务中最近出现代表性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老带新一帮一”等系统培训和考核评价机制层层选拔出来的红娘/月老,将有效提升伊对平台的社交专业性,塑造专业特色的相亲平台形象。
(4)建议将“个人魅力提升指南”渗透在平台“广场”模块的“发布”和“我”模块的“生活印记”等功能区。
如用户在上传照片时可以引导用户拍照动作、角度、光线、曝光、亮度和清晰度提示,并配有相框等模板供用户进行选择,帮助用户呈现出最优雅帅气的仪态和有趣的灵魂,在提升用户脱单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平台优质用户的数量,建立品牌调性。
平台还可以依托现有“红娘/月老”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两性相处”技巧开发成“恋爱研习课”等付费课程资源,在帮助用户提升个人魅力值的同时,丰富平台变现方式。
(5)建议运营多策划社交专题活动,从线上到线下形成社交行为闭合,实现从虚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相亲。
有平台的官方活动对用户保驾护航,线下社交更放心。运营通过线上“专题榜单”“测一测”等活动进行筛选整合优质用户信息,将会丰富伊对内容的层次性,实现内容推荐由“点”到“面”的跨越。
(6)建议针对“中老年人用户”做专项内容策划。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研究报告》,我国婚恋交友行业的用户年龄主要分布在26—34岁之间,当前陌生人社交竞品如“Soul”“积目”“探探”等也是主打年轻人社交,中老年人社交需求是一块亟待被挖掘的蓝海。
建议伊对要针对中老年人的特殊情况,优化和设计专属于中老年人的社交服务。如设计符合中老年审美与操作习惯的“老年版”伊对界面,字体和按键要够大方便查看点击。
“从如何使用伊对,到如何展示自我,再到如何开启线上语音视频聊天”等环节,伊对都需要给到中老年详细的社交步骤指导,帮助中老年人消除使用互联网的障碍,培养他们有效展示自我和情感交流的习惯。如何在约会中保护自己”在探索企业发展模式、建立企业发展模型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建立“广场舞、旅游、象棋”等中老年人兴趣标签和“人脉网络”,发散中老年人的社交圈。
帮助中老年人群匹配相同的兴趣爱好,快速的接触到朋友的朋友,在社交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3.展望
根据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移动社交用户整体突破10亿人。随着AI算法等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推动和大众对社交高质量服务的要求日益提升,真人社交需求得到进一步激发。而伊对多年来深耕真人社交领域,主打“视频找对象”发展长期两性关系,并伴有专业的“红娘/月老”服务助力相亲嘉宾高效相亲。
伊对从一开始就定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并采用各种内容、技术手段继续夯实其核心竞争优势。期待未来伊对能再满足用户实时社交需求的同时,能使用更多运营手段整合平台内容资源,筛选出更多高质量的社交内容产品精准匹配到合适的用户手中,提升用户留存度、持续放大产品核心竞争功能和优势,跑出陌生人社交赛道的非凡成绩。
参考资料:
本文由@内容运营大毛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