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婚恋诈骗案例避免“爱情”蒙蔽双眼

看婚恋诈骗案例避免“爱情”蒙蔽双眼

近年来,婚恋交友诈骗案件频发。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召开婚恋交友诈骗典型案例发布会,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选取其中4个案例,以案释法,让您避免被“爱情”蒙蔽双眼。

网络游戏结识,使用虚假身份“网恋”诈骗

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间,被告人吴某某在天津市宝坻区、北京市海淀区等地,通过网络游戏结识被害人赵先生,在网络聊天过程中使用虚假的身份信息,隐瞒自己的真实婚姻状况与赵先生建立“恋爱”关系。期间,吴某某利用二人的“恋人关系”让赵先生主动支付钱款,或者虚构生病需要买药、送货开车时刮伤他人要赔偿等各种理由,骗得赵先生汇款共计人民币16万余元,后将上述钱款挥霍。2019年7月10日,被告人吴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其到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作案过程,涉案钱款未退赔。

最终,海淀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吴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责令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

风险提示

设置“温柔陷阱”诈骗400余万获刑

被告人姜某某于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间,通过与康女士建立恋爱关系,以谈婚论嫁骗取康女士父母的信任。期间,被告人姜某某利用被害人家庭对其的信任,假借帮被害人还房贷、自己公司资金周转需用钱等事由,骗取康女士父母房屋抵押款人民币300万元,以及银行信用卡资金等钱款人民币102万元。

此外,被告人姜某某于2018年8、9月间,以收回其200余万元债权需要资金为由,骗取被害人赵女士人民币55000元;于2018年11月间虚构其可以帮助投资获得高额利息,骗取被害人祝先生人民币151000元。

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姜某某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罚金人民币60万元;责令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

近年来,很多人利用婚恋关系假意交往,设置“温柔陷阱”,骗得被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各种理由达到骗取钱款的目的。此类案件中,由于双方是在婚恋关系中发生的诈骗行为,被告人也会给被害人一部分钱款。这些钱款的性质应该综合全案情况进行判定,如果被告人给予被害人的钱款与其诈骗所得钱款数额差距过大,小部分的还款行为不能否认整体诈骗事实的存在。

主播在线交友骗取“打赏金”获刑

2019年间,被告人王某某、刘某某、熊某某共同出资,以熊某某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河南熊猫快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名义经营,后与“蜂鸟直播”平台合作,由被告人曹某某担任“主管”、被告人徐某作为主播,另招聘多人进行辅助,通过互联网假借交友、谈恋爱的方式,诱使被害人进入直播平台观看主播在线,从而诈取被害人的“打赏”金。

第二步获取“客户”(即被害人)。通过一些交友软件主动添加好友,也通过婚恋网站、婚恋APP、贴吧、车友会等方式猎取个人信息。

第三步对获取的“客户”进行筛选。“客户”年龄要在22-28岁之间,职业选择身边长期没有伴侣的客户群体。

第四步通过4天与“客户”加深感情和关系。第一天熟识。第二天提升密度,相约见面,互相起爱称,发展暧昧关系。第三天感情升温,互换私密经历,让对方主动接近自己。第四天将“客户”引入直播间。

第五步刺激消费。方法有:编造陪妈妈拜佛给“客户”求平安符,要求对方赠送8000元至1万元的礼物;透露自己今天过生日,要对方出钱送礼物等。

自2019年7月2日至8月8日,被告人利用上述方式骗取各被害人钱款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诈骗数额共计人民币31万余元。

海淀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某等5人结伙利用互联网,诈骗不特定多人的钱款,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根据各被告人在该案中所起的作用、认罪态度等量刑情节,对5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二年六个月至六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当前,网络直播平台在监管方面存在着盲区,这种利用互联网直播间的诈骗犯罪还会发生。希望网友擦亮双眼,分辨内容低劣的直播并坚决抵制,对于打赏保持理性态度,不要基于虚荣心、攀比心理激情打赏。如不幸遇到犯罪行为时,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顺风车拼车相识虚构身份诈骗获刑

2018年10月8日,被告人葛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涉案钱款未退赔。

最终,海淀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葛某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罚金人民币12万元,并责令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

该案中被害人林女士学历高、收入高、经济条件好、心智成熟,为何会被骗走百万余元?

第一,轻信外在表现。葛某注重外表,谈吐不凡,当得知林女士的工作情况后,很快估量出女方的经济状况。他表现得无微不至,加上为自己虚构的成功商人身份,很快就俘获了林女士的芳心。林女士在缺乏对他个人背景和财务状况深入了解的状态下,轻信他优雅的表现,很快确立男女朋友关系。

第二,对于借款疏于警惕。葛某多次借款,理由五花八门,林女士却基于信任未予深究,直到金额过大,讨要无门才如梦初醒。

该案有几点启示:第一,交友要慎重。无论是网络交友还是拼车结缘,因为没有真实个人信息背书,所以极易伪造身份且不被发觉。交友除了观察外在,更要了解内在。第二,谈钱不伤感情。在恋爱中,如果对方向你借钱,热恋中的人往往会放松警惕,本着信任给予帮助,但是,如果对方一再索取就要警惕是否是诈骗。恋爱和婚姻需要双方的共同付出,而不是单方的给予。

THE END
1.线上相亲被骗婚恋平台是否担责?——中国青年网有人相亲遇到真爱,有人相亲被骗数万。近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案例引发关注。该案中,一女子通过某线上婚恋平台购买相亲交友服务,却被该平台一男子以“从事期货交易”为由先后骗取80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云相亲”概念迅速兴起,以门槛低、交友快、效率高等为特点的各类线上婚恋平台拔节生长。但与此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12_15643042.htm
2.金陵晚报奔着好姻缘在婚恋平台上相亲,反被骗80多万元,市民黄女士恍然大悟后,发现自己仅有对方的手机号和QQ号,其他信息一概成谜,警方暂时无法查明核实犯罪嫌疑人身份。黄女士一气之下,将运营该婚介平台的公司告上法庭。最终,法院酌定被告公司赔偿原告5%损失,即40571元。 http://njrb.njdaily.cn/jlwb/h5/html5/2024-11/07/content_552_179686.htm
3.婚恋网诈骗案例,网络婚介诈骗术揭秘一、婚恋诈骗案件的特点 ㈠犯罪方式隐蔽化。由于此类诈骗案件男女双方都是通过网络的交友网站或是征婚广告、QQ聊天后联系的,犯罪嫌疑人通常编造一个或几个假名,虚构身份背景和经济状况(有的还隐瞒已婚事实),伪造身份证明,用虚假身份证办理银行卡诱使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作案手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https://mip.66law.cn/topic2012/hlwzp/
4.全民反诈在行动十大高发类电信网络诈骗,你都了解吗?小编提醒:前期小利返佣金是为了引你加大投入好收网,切勿被蝇头小利所迷惑,让你先垫付资金的刷单兼职行为都是诈骗。 02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案例速览】于某在某直播平台上观看炒股知识直播时,收到自称是主播的好友请求,私聊后双方添加了QQ好友,对方又将于某拉入一投资交流群,于某在群内看见其他人在某款https://m.jnnews.tv/p/989459.html
5.只用微信,一周骗了200万!这个帅哥专把富婆当“猪”宰荆楚号其中,涉及目前知名的三大婚恋平台,即*爱网、世纪**网、百*网的受害者共计28名。 接下来就通过一则案例,为你揭开“杀猪盘”的残酷真相! 大龄女婚恋交友 一周被骗200万 家住深圳龙岗的吴莉(化名),家境优越,年近40却仍是单身。 今年4月,吴莉在一家知名婚恋网站上认识了一名叫王强(化名)的男子,双方颇为投缘,https://www.cnhubei.com/pcmedia/detail?id=279619&account_id=627
6.真实案例:婚恋网站重重陷阱,被骗财骗色骗感情最近接到几个粉丝私信,称他们相亲被诈骗了,给大家将两个真实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优质女相亲遇到假高富帅被骗钱的。主人公王某年龄35岁,身高160,体重150斤,年入50万,多年来因忙于事业一直单身。一天她在婚恋网站注册个人信息不久,就有一男子便主动联系她,男子年龄30岁,看照片又高又帅,自称在某跨国公司担任高管,年https://www.jianshu.com/p/296fde750ce9
7.伤心又伤钱!女子被网恋男友骗走690万元这起跨境“杀猪盘”破案了第一步:通过婚恋平台、微信、QQ等交友软件寻找目标 诈骗分子把目标锁定在有一定经济基础、大龄单身的群体,通过网上交友软件搜寻目标。 第二步:营造完美人设甜言蜜语骗取信任 诈骗分子营造自己高富帅、白富美的完美人设,为受害者编好了量身定制的“爱情与金钱双丰收”剧本,利用目标对象精神的空虚和对爱情的向往,对诈骗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07272017328262.html
8.防诈骗案例七:跨国婚恋交友诈骗案例分析 此类诈骗是针对中年离异妇女实施的精准诈骗,涉案金额巨大。警方提醒:广大女性不要轻信所谓的“成功人士”和“外国友人”,交友时要尽早多方验证对方的身份信息,如对方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提出借钱时,要高度警惕,谨防受骗。https://m.rzfinancialedubase.com/h-nd-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