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主播刷了近1000元的礼物后,竟被对方“拉黑”了,人财两空。而此前两人约定,刷完礼物后线下见面。这是某社交平台上一名用户近期的遭遇。
实际上,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随着交友软件风靡一时,用户在享受交友乐趣的同时,也频频陷入性骚扰、性交易以及各类骗局。一些交友软件逐渐沦为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发地。
近日,多名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指出,平台应该加强审核,提高运营技术,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禁止用虚假身份注册,遇到举报、投诉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社交软件暗含“桃色”
色情交易屡见不鲜
一款主打“灵魂社交”的交友软件近年来颇受年轻人青睐,其可根据用户的个性标签和地理位置为其随机匹配异性,用户使用卡通头像,可以发瞬间动态记录生活,在广场上可以看到其他人的动态,给人营造一种“社交圈”的感觉。
用户张先生长期使用这款软件,经常参加平台方主办的各种恋爱派对。他发现聊天室中经常会出现带有黄色内容的语音,并且系统一般检测不出来。
根据张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加入名为“优质速配小姐姐”的派对中,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8号男生开麦想了解一下4号女生,这时主持人说,“8号这是看见人家小姐姐主页的色图了,抬走”,接下来两个人进入私聊环节。
7号女生见自己久久未能匹配到男嘉宾,便向主持人申请开麦。开麦后,该女生发出几声娇喘,示意在场男嘉宾快点了解她。派对内的男嘉宾听罢,纷纷向主持人要求与7号女生匹配私聊。
另外一款交友软件则要求用户上传个人照片,且用户在浏览异性照片时,往右滑表示喜欢,往左滑表示不喜欢,被用户称为“看脸社交”。
记者注册该软件发现,注册时无需实名认证,随便用一张网图作为本人照片上传,平台也在瞬间完成审核。随后,记者在动态中更新了几张“私房近照”网图。没过多久,一名名叫“养鸡场看门老大爷”的人找上门来。
被拒绝后,这名“养鸡场看门老大爷”很快便发布动态寻找下一个“猎物”。动态内容是其在居所附近宾馆的自拍照,并配上文字“无聊呀小姐姐”。
“现在哪有什么本人自拍,都是随便找张网图充当自拍照,主动来聊天的人大多不怀好意。”一名某交友软件的老用户说。
还有一些交友软件玩起了“漂流瓶”的把戏,漂流瓶中的内容也很隐晦,如“哥哥,你女朋友知道我们撩骚,会不会打我呀”“你喜欢什么姿势”等。一旦加为好友,对方便以“给你看刺激照片”为由,诱导用户进一步送礼物充值。
聊天送礼步步设陷
诈骗高发屡被投诉
除了涉及色情内容外,一些交友软件还因成为诈骗高发地而被大量投诉。
某交友软件用户孙先生就被骗了3000元,连女方的面都没见着。
前不久,孙先生通过某交友软件添加了一名女生为好友,又通过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进入临时会话群,群成员包括她和一名管理员。紧接着,女方和他共享了位置,并提议在附近找一家酒店,孙先生欣然同意。在酒店等待期间,女方说已经到楼下了,需要孙先生转给管理员1000元才能上来开单,并发来银行卡号。随后,孙先生又禁不住女方的话术,陆续转给对方3000元,直到久未见到女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孙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近日,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网络交友诈骗案:被告人梁某为骗取他人钱财,通过手机聊天软件结识女性朋友,以结交男女朋友的名义,在聊天过程中谎称为某机关的工作人员,并提供伪造的身份证、驾驶证复印件,以增加被害人的信任。在聊天过程中梁某虚构事实,先后以投资做生意、调动工作、母亲重病去世等虚假理由骗取被害人钱款,共骗取9名女性被害人11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最终依法判处梁某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责令退赔9名被害人合计11万余元。
记者注意到,在这类诈骗案件中,交友软件只是最开始的一环,多名受害网友称交友软件不过是“鱼钩”,自己这条“大鱼”在这些软件上被钓起,犯罪分子再转移到第三方软件实施诈骗,等自己意识到被骗后举报平台,往往会因证据不足而自食苦果。
有些交友软件也注意到了上述问题,当用户向对方发送“多少钱”等字眼时,这些软件会自动弹出提示窗口,提醒用户谨防“杀猪盘”等骗局,并告知用户不要轻易添加其他社交软件以及向对方转账。
此外,该交友软件直播版块中,用户需要为主播刷礼物进行充值,主播也会私下和用户聊天,引导用户刷礼物,通过其他社交软件发红包等。有用户认为,这些操作不仅不能促进交流,反而会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平台加大监管力度
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通过交友软件从事色情交易,应当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总部合伙人韩英伟指出,当下交友软件除了诈骗、色情交易外,还存在公民信息泄露、虚假信息等风险隐患。
“平台加大监管力度同样重要。”韩英伟说,平台应当严格履行法律义务,合规运营,加强审核,提高运营技术,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等,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平台对规避“杀猪盘”等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具有重要作用,他建议交友软件在算法推荐层面保持技术中立。
从用户角度来说,韩英伟建议,用户应当增强法律意识、证据意识,以便维权;在使用交友软件过程中,也要摆正心态,以道德为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