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女子利用迷信诈骗曾被吹捧为自强不息典型

▲安童外表看起来很柔弱。央视截屏图

记者:郭晓明刘甲

2003年,孤残女安童经媒体报道后成为京城热点人物,她身残志坚、靠卖唱养活自己。在那个夏天,她牵动了无数北京市民的心。她自强不息的故事赢得了市民的爱心,市民纷纷给她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她由此在河北落了户口,并进入石家庄艺术学校读书,继续她的演艺梦想。

5年后的4月5日,安童因涉嫌诈骗罪被大兴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检方指控,安童利用“笔仙”等手段,编造鬼神故事,骗取好心人的积蓄12万余元。

曾经多次报道并帮助安童的记者回述说,其实她是那种看起来很柔弱,但控制力很强的女人,她总能找到爱心人士的弱点,打动你,让你帮助她。她周围的那个边缘群体围绕她,双方相互利用,推波助澜。

看守所的较量

“你知道吗?我有特异功能,我能不碰到你就把你举起来。我还能看透你的身体,说出你有什么毛病。”安童继续回避检察官的问题。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2007年12月27日上午9点30分,大兴区看守所一间讯问室内,传出一阵歌声。唱歌的是一名身穿黄色囚服的女子。女子个头不足1.6米,身材瘦弱,脸色苍白。坐在她对面的是大兴区检察院的检察官,这是双方的第三次较量。此前,该女子因涉嫌诈骗已被收押近半年。

女子名叫安童,歌声很快结束了。

检察官继续发问:“安童,你的真实年龄到底是多少?”此前,检察官的问话被安童的歌声打断。

“我18岁。”安童很快回答,“好多家报纸和电视都报道过我的事呢。”说到这里,安童开始向检察官介绍自己曾经的“辉煌经历”。

“你承认自己是在骗人吗?”检察官打断安童的自述。

安童没有理会检察官,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述她的过去。

在此前的两次审讯中,检察官对安童的把戏已经很熟悉了。这一次他索性让安童继续表演,“你说说,我有什么病?”

安童没想到检察官让她继续表演,看了一会儿说,“你们的衣服上戴着国徽,戴国徽我看不出来。”检察官摘下国徽,让安童继续看。安童表演不下去了,“我看出来了,但你对我不信任,不信就不灵,我不会说的。”安童草草收场。

“安童以前在地下通道唱歌赚钱,后来又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她的表演欲望很强。”在检察官看来,这个女子的歌声并不优美,但她顾左右言其他的能力很强。

三个月后的一天上午,检察官对安童进行了第五次审讯。

“你以前叫刘红霞。”检察官开始揭穿安童的身份,“你1971年12月23日出生,内蒙古人,你曾经和一个姓陈的男人于1992年前后结婚,后来,因为你不能生育离婚。安童,这才是你的真实身份!”

检察官随后将一张结婚登记时的照片递到安童的面前。

安童看到照片有些不知所措。“那个女人是我。但我不认识旁边的男人。”

检察官不理会安童的辩解,从厚厚的卷宗里找出一份材料,“你听好了,我给你念念。你涉嫌诈骗侯先生和刘女士……”

4小时后,审讯结束。整个审讯过程,安童没有像以前那样要求唱歌。在即将被带出审讯室时,她突然转身对检察官说:“求您把我的罪行减少到最小!”

经过前后5次看守所的较量,大兴区检察院掌握了安童涉嫌诈骗的证据。4月5日,大兴区检察院对安童提起了诉讼,理由是,安童利用迷信手段,谎称自己是“笔仙”、“转世神童”,编造鬼神故事,诈骗侯先生和刘女士共计12万余元。

媒体树立的楷模

在一次一次的报道中,安童的经历被演绎得越发传奇,安童的故事赚取了无数人的爱心。

向司法机关检举揭发安童的人是一名侯姓男子。

侯先生与安童的相识缘于媒体对安童的报道。

那是2003年7月,《北京娱乐信报》刊载了《混血儿私生女拄拐走路孤残卖唱女孩想上学》等一系列报道。

报道称,在方庄的地下通道里,16岁残疾女孩安童为了给自己治病,抱着吉他卖唱。据悉,安童是个私生女,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母亲生下安童后死在了医院,父亲不知是谁。安童被一名田姓妇女收养,不久被送到了石家庄的大姨高妈妈家。2000年初,安童被诊断为“病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002年,安童在北京治病期间病情突然恶化,经历了生死28天,终于挺了过来。安童独自来到北京,但身边有许多“哥哥”。这些哥哥来自全国各地,共18个。

2003年到2006年,媒体先后三次掀起对安童的报道高潮。在一次一次的报道中,安童的经历被演绎得越发传奇,北京、上海等地的市民和企业纷纷向安童伸出援助之手,有人为她捐钱、有人资助安童上音乐学院,甚至有人为她办了河北籍的户口。

在媒体的密集轰炸下,侯先生认识了安童,并在此后的接触中,被安童诈骗。

打动爱心人士

“安童特别懂得利用别人的弱点,她看上去很软弱,但实际上她很有控制力,她很容易就能进入你内心深处,尤其是对围绕她身边的那些有稳定工作、家庭的相对主流人群。”

“人们行善,是因为人们在行善的过程中,能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和力量。”4月2日,最早介入帮助安童的女孩冯岚(化名)说,当时帮助安童是因为觉得这样一个孤残女孩需要帮助。

冯岚是北京人,曾做过记者,在北京有着安定的职业和稳固的社会关系。

2002年底,将要生孩子的冯岚找了小时工照顾自己。小时工姓宋,曾是北京一技术学校的老师。宋老师在照顾冯岚的时候,多次向冯岚提到了安童———一个没有双亲的残疾女孩。“宋老师人很好,她希望我能帮助安童。”冯岚说,她最终让安童来到了自己的家,给了安童一些钱和吃的东西。

“安童是个很会打动别人的人。”冯岚要做母亲了,安童就跟冯岚讲她跟养母之间的故事。故事很感人,很容易就引起了冯岚内心的共鸣。

冯岚有时会问安童的理想,安童说,希望能治好病,然后到学校学自己喜欢的艺术,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安童的这些表现让冯岚对这个“可怜的女孩”产生了强烈的信任。

与冯岚对安童的信任不同,冯岚的母亲一看到安童就表现得很反感。“安童表现得就是小女孩的样子,我妈觉得她假天真,觉得特别肉麻。”

6年后,在西单一家咖啡馆里,冯岚向本报记者回忆那段经历,坦承母亲的感觉是对的。“安童特别懂得利用别人的弱点,她看上去很软弱,但实际上她很有控制力,她很容易就能进入你内心深处,尤其是对围绕在她身边的那些有稳定工作、家庭的相对主流人群。”

但6年前的冯岚,确实被那个柔弱的女孩打动了,她决定帮助安童。冯岚利用做记者时的关系,找到了《北京娱乐信报》记者刘健(化名),希望刘能报道安童。

安童给刘健看了一首她写的《自白书》:我想我是孤独怕了;关上灯让夜色侵蚀我;开了窗风吹进来赶不走寂寞;怎么我的心躁动不安没有把握;摊开的手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我想我是孤独怕了;孤独倦了,我无法摆脱内心的狂热;希望有个家能支撑我的脆弱;天空因家而变换上颜色……

这些让刘健开始报道安童。

在刘健的报道中,安童表现得很浪漫,才华横溢。“安童喜欢唱歌跳舞,在她简单的行囊中,有一双妈妈留给她的模型花舞鞋,这让她常常想起妈妈。安童还说,北京好人特别多,但大家给她钱,却不给她掌声,她‘只能听飞过的小燕子叫’”。

这样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安童成了“名人”,许多人纷纷帮助她。

冯岚带着美好的幻想,在对安童的行善过程中感受着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快乐而满足。

追逐金钱遭质疑

媒体的报道给安童带来的最大实惠是收入的增加。一个老爷爷曾经给过安童四五千元,大部分采访过安童的记者都给过安童钱。

与此同时,安童在冯岚心里的印象也有了变化。冯岚说,有一次,安童逛商场时抱怨说身体到处都疼,如果能坐在按摩椅上该多好。媒体报道后,有家保健器材公司给安童捐了一个按摩椅。冯岚很高兴,兴冲冲地打车把按摩椅给安童送去。但安童却抱怨说按摩椅不好。后来,安童把椅子卖了,并向冯岚抱怨说自己没钱了,不得不去冒雨卖椅子,还得了感冒。

实际上,那个时候,好心人给了安童很多捐助,她并不缺钱。卖掉按摩椅,让冯岚觉得安童并不像她最初想象的样子———天真、懂事,她的表现和她自己所说的16岁的年龄不相符合。

冯岚回忆说,一次她和几个媒体同行一起吃饭,一个年纪较大的撰稿人夸奖安童的诗写得很好,说要推荐到杂志发表。安童立即表现出了对那个撰稿人的非同寻常的热情。“我凭女人的直觉,感觉安童就是在卖弄风情,根本不是一个小女孩的表现。”

刘健也开始对安童有了怀疑。

刘健想探寻安童的真实世界,她的身世到底是不是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一个孤残女孩。刘健解释说,此前对安童的报道信息源基本都出自安童一个人的陈述,即使是她身边人的介绍,最终的消息源依然是安童,很多安童言之凿凿的东西,并没有太多的佐证。

刘健的调查首先从安童的养母田妈妈开始。田妈妈多数时候拒绝接受采访,只说安童是经过几道手转到她这里的。刘健又试图采访安童在石家庄的高妈妈。

安童听说刘健的采访后,“浑身颤抖,说我们在揭她的伤疤,问我们是在帮她还是要做什么?”她歇斯底里地哭喊,晕倒在地上。屋子里安童的“哥哥”们愤怒地看着刘健,并开始攻击他。

“我后来逐渐就不理会安童了。”刘健说,“安童所在的是一个很边缘的群体,你根本无法真正介入那个圈子。”本报记者郭晓明刘甲(更多精彩新闻请访问)

艺校的别样经历

警方展示安童行骗的证物。本报记者刘甲摄

班主任老师回忆说,安童犯病和自残不会平白无故发生,多数发生在与别人起了争执和纠纷的时候。

河北电视台找到安童录制节目。在录制现场,电视台请来了石家庄市艺术学校的校长。

节目录完后,2003年11月,石家庄市艺术学校收留了安童。学校不但免费让安童就读,而且考虑到安童需要有人照顾、不能住集体宿舍,特意在家属楼为安童安排了一套房子。

跟随安童一起来到学校的还有两个人,分别是“姐姐”方华,“哥哥”刘继(化名)。

安童在学校只上了一两个月的课,后来就以身体不好为由不再上课。不上课的安童并不安分,她经常会“自动昏迷”。

为此,班主任张老师曾经找安童谈话,批评安童不懂事儿。但安童在这时会突然发病,张老师就没法再说下去了。

有时候,安童会对自己进行自残。安童的身上有许多疤,都是她自己割的,有时候嘴里含刀片。班主任老师回忆说,安童犯病和自残不会平白无故发生,多数发生在与别人起了争执和纠纷的时候。

后来,安童在背后跟别的老师说,不给钱的那个教师没有爱心。“安童感觉谁不帮她就是没有爱心,谁不给她钱就是没有爱心,她就是这样对待帮助过她的人。”安童的态度引起老师不满。安童还管校长叫“校长爸爸”,然后管校长要钱。

与学校老师产生矛盾的同时,安童还与社会上的资助者发生了矛盾。有人曾资助安童六七千元现金。几天后,安童再次向对方要钱,安童的理由很简单:她把钱存进了银行,把密码写在了银行卡上,银行卡丢了,密码忘了,因此,你还要给我钱。对方无奈,又给了她钱。

一名在石家庄做生意的40多岁男子捐资后觉得不对,向派出所报案。在派出所处理时,安童突然晕倒,要求去医院。派出所和当事人担心出现意外,都拿安童没有办法。

“我们一年的开销,她一两个月就没了,也说不清花哪了。”根据安童要钱的频率和日常的开销,班主任张老师觉得安童花销挺大。另一名老师认为,安童在学校的目的,“一个是要钱,另外还要求学校推广她的歌,帮助组织演唱会。后来学校已经发现她的本质,她得不到这些东西,没法继续表演下去了,所以就离开学校了。”

2004年暑假过后,安童只是偶尔来校。老师告诉安童,如果再不来上课,将按自动退学处理。安童找人送来医院的病假条,病因是“间歇性精神失常请假”。

但病假期满,安童依然没有出现。2006年夏天,安童到学校要毕业证。学校表示,安童长期不来上课,已经按照学校规章,按自动退学处理,没有给安童毕业证。

相互利用的边缘群体

安童与边缘人群一起,利用主流人群的社会身份和信用,制造影响,实现自己的目的。

安童离开石家庄艺术学校的同时,学校的两名男学生杨坤和二辉也办理了退学,两人说要打工养着安童。两人告诉老师,安童说过,她在北京很有影响,跟着她闯荡能成名。

“在认识安童前,两人表现都非常好。但认识安童后,当老师与安童发生纠纷,两个人就与老师顶,替安童说话。”张老师分析说,这两人比较单纯、热心,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因此受到安童的影响比较大。

从此,这两个不到20岁的男孩与安童一起来京,成为安童身边的又一拨“哥哥”。此前,安童身边有过许多“哥哥”。

1996年,在石家庄一家琴行兼职教吉他弹唱的王瑞晨遇到了去学琴的安童。时年21岁的王瑞晨是安童小时候的邻居,他迅速被安童同化了,开始跟随安童并照顾她。

在校期间,还有一个叫于涛(化名)的男孩照顾安童。于涛是北京人,在北京开了一家琴行,曾让安童去讲课。安童不在学校期间,于涛曾为安童送过假条。

于涛、杨坤和二辉,都在安童被指控诈骗的事件中出现,配合安童装神弄鬼。

多次报道安童的刘健说,安童身边有两类人,一类人没有正式工作和社会身份,游离于社会主流群体之外,生活状态很边缘。这些人帮助安童,又从安童身上有所获得,不知道谁影响了谁。还有一类人有身份,有爱心,有信任度,属于社会的主流人群。安童与第一类人一起,利用第二类人的社会身份和信用,制造影响,实现自己的目的。

被安童诈骗的侯先生就是在2006年那一轮报道中知道并联系上安童的。

装神弄鬼骗钱

安童的身份太特殊,所以天上、地上都想要安童,得到她会受益无穷。一些鬼怪经常来找安童,想要安童的命。”

侯先生已过而立之年,生活压力、情感危机让他一度消沉。

2006年5月底,侯先生在电视上看到安童的遭遇,这让他反省自己,“一个无助的女孩能在困境中坚强生存,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有什么理由整日消沉呢!”

第二天上午,侯先生带着给安童用来练歌的DVD机再次来到地下通道。下午,他就被邀请到安童位于亦庄贵源南里的暂住地———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两居室。房间的装饰非常古怪,墙上挂着八卦图、羊骨头和宝剑等,像风水先生的房子。

安童将侯先生单独叫到她的房间。“很多人与父母没有缘分,父母只是人来到世间的媒介。只要对父母尽义务就可以了,跟孝不孝顺没什么关系。”安童和侯先生谈了许多世界观话题,侯先生头一次听到这样的世界观,好奇心让他听了下去。

侯先生在安童等人的邀请下留宿。当晚,这套房子共住了6个人。其余4人分别是杨坤、于涛、二辉和另一名受害人刘女士。

次日上午,安童自称身体不太舒服独自待在房间里。于涛把侯先生带到厨房说:“安童不是一般女孩,她是天上下凡的灵童,她来到世间的目的是为了拯救中国和人类。安童要是死了,国家就会乱作一团。安童的身份太特殊,所以天上、地上都想要安童,得到她会受益无穷。一些鬼怪经常来找安童,想要安童的命。”

于涛正讲在兴头上,安童的房间传出“咣”的一声。两人冲进房间,只见安童直挺挺地躺在地上,浑身僵硬,双手掐住自己的脖子用力摇晃。于涛和侯先生在旁边不断地呼叫“安童,醒醒!”

几分钟后,安童的身体突然瘫软,她紧闭双眼,右手食指抬起动了几下。于涛轻车熟路,立刻拿来纸笔。安童闭着双眼拿着笔开始在纸上写字,“请笔仙”开始了。

写在纸上的字歪歪扭扭,意思是说:“守在安童身边的人都是有缘人,缘聚有缘人,只有这些有缘人才能让鬼神不逼近安童。安童是拯救世界的灵童,大家不能分开一定要在一起,要加倍呵护安童才行。”

过了好大一会儿,安童苏醒过来。侯先生按照于涛的嘱咐没有告诉安童“笔仙”曾经下凡。安童则表现出一副不知情的样子。经历几幕如此诡异的场景后,侯先生如同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他开始相信安童、“笔仙”。

骗局被识破

房间里的每个人几乎都扮演过鬼神之类的角色,他们在别人面前做出一些反常举动后,“笔仙”都会“下凡”发号施令。

“笔仙”几乎每天都会“下凡”。除了侯先生外,房间里的每个人几乎都扮演过鬼神之类的角色。

刘女士坠入陷阱的速度更快。刘女士曾有一份稳定月收入过万的工作。在侯先生没来之前,她负责整个“家庭”的日常开支。侯先生加入后,承担了部分花销。二人遵从“笔仙”的旨意,经常将钱放在指定的地方或者打进安童的银行账号。

二人逐渐从对安童提供爱心,被安童带进鬼神世界。两人相信,必须和安童在一起,保护她、帮助她。后来,在“笔仙”的操作下,刘女士辞去了工作。

2006年10月的一天,安童再次在侯先生面前表演。一只人的手臂从安童的胳膊下露出。安童表情痛苦,称那是不祥之兆,是鬼神要将她带走。尽管安童不让侯先生靠近,但他还是情急之下冲了上去。侯先生接触到那只手臂时感觉到,手是橡胶做的!

此后,侯先生开警觉,他几次追问安童,自己给她的钱都哪去了?安童的回答不是不见了就是丢了。2006年11月,侯先生报警。此时他已按照“笔仙”的意思,先后给了安童7万多元。

回忆起那段日子,刘女士说,如果不是侯先生醒悟了,她可能还无法自拔。刘女士称,她被安童骗走将近17万元,除一部分自己的积蓄外,剩下的都是向家人借的。刘女士不回家和借钱的理由是工作繁忙和做生意赔了钱。

刘女士的右臂上有数条被利器划伤的疤痕。她告诉记者,那都是她听信“笔仙”的话所致。

安童就是刘红霞,1971年12月23日出生,1992年前后结过一次婚,1995年因不能生育与丈夫离婚。

2007年6月3日,安童被警方抓获。据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承办此案的检察官介绍,为了给安童验明正身,司法机关给安童作了骨龄测试,结果是远大于她自称的18岁。

按照安童及其养母所说,安童还有一个同样被收养的姐姐,名字叫刘红霞,早年因病去世。2007年夏天,司法机关前往内蒙古调查取证,在户籍系统中找到了刘红霞。看过刘红霞的照片,办案人员发现,刘红霞与安童的相貌几乎一模一样。户籍中记录,刘红霞,1971年12月23日出生,1992年前后结过一次婚,于1995年离婚。

办案人员将安童的照片和另外11名女子的照片打乱顺序排列在一起,然后找到刘红霞的前夫陈先生。陈先生看过照片后,一眼就指认出安童就是她的前妻刘红霞。

安童及其养母对此的解释是,刘红霞和安童的长相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安童的眉心中间有一颗红痣。讯问中,安童承认额头上的红痣是文上去的。司法机关由此认定安童就是刘红霞。

经过北京安康医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科鉴定,安童患有癔症,但实施违法行为时无精神病症状,具有完全责任能力。

刘红霞的丈夫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在当地新华书店买书时与刘红霞相识。当时,高中毕业的刘红霞在书店卖书。在陈先生印象中,刘红霞个头矮,“长得跟娃娃似的”。结婚时,刘红霞20或者21岁,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两人感情很好,3年间从没吵过架。刘红霞对待朋友、同学都行,心地挺善良的。

但刘红霞的身体不好,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再生性贫血。1995年,因为刘红霞不能生育,两人离婚,刘红霞到石家庄看病,从此两人没有再见过。

陈先生说,刘红霞的父母都是当地人,母亲姓田。田妈妈曾对陈先生说,刘红霞是亲生的。本报记者郭晓明刘甲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男的利用感情骗女子钱算诈骗吗男的利用感情骗女子钱算诈骗吗 1.男子假借情感之名行欺诈行为骗取女性财务,这种行为构成了刑事犯罪——诈骗罪。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共或私人财产,涉案金额达到法定数额标准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或单处罚金;若涉案金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https://www.64365.com/special/23592693/
2.谨防网络诈骗演讲稿(精选15篇)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因此,对于表面上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老乡”、遭受不幸的“落难者”),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https://m.ruiwen.com/yanjianggao/6287838.html
3.“杀猪盘”又出新套路!湖南湘西一女子被骗,3人被刑拘…等到感情培养到一定程度了,骗子就开始引诱受害人在特定平台进行理财投资,并通过后台操作先让受害人小赚几笔,进一步骗取信任。 03 大额投入 让受害人尝到甜头之后,骗子会声称已经掌握这个平台收益规律,或是平台存在漏洞,只要跟着他(她)投资稳赚不赔,诱导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 04 线下取钱 诈骗分子以将现金换成虚拟币http://hbxslsm.cn/post/14203.html
4.应用写作案例范文8篇(全文)1.从公文撰拟的规范要求看,由于公文具有法定效力,秘书起草公文是一项严肃性的工作,案例中的巴中市政府办公室综合科科长王怡丹,副科长王平承担了起草中秋节放假通知的任务,按规范要求,他们应当在完成草稿之后仔细地进行修改完善,但文稿中仍留有将“中秋节”写成“端午节”的错误,可见他们对公文写作规范的忽略。这给秘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t4dynpu.html
5.男人捅女人应用(报料邮箱:xdkb123@163.com)记者,他不仅有着类似遭遇,而且一个卖表订单中,有两笔汇款被指涉嫌诈骗而两案不同之处是,赵宇制止李某某对受害女子不法侵害一次,王元却两次制止郭长俊对郝建宇的行凶,但王元据媒体报道《盘锦市2022年4月典型案例通报》一文称,2022年3月17日,盘锦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在对位于http://www.hfhome.cn/xiazai/pvoxPbuRiyefv.xhtml
6.中国男子诈骗日本七旬女子逾八亿日元,惊天骗局深度揭秘中国男子诈骗日本七旬女子超过八亿日元,这一事件震惊社会。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背景和故事。受害者是一位七十岁的日本女性,而诈骗者则利用虚假的身份和承诺进行欺诈。这一事件不仅涉及巨额金钱,更涉及到跨国犯罪和文化差异的问题。目https://www.hxsddq.com/post/12796.html
7.利用婚外情索取“男友”钱财113万元一女子犯诈骗罪被判十一年近日,江西省吉安县人民法院依法宣判一起诈骗犯罪案件,判处被告人龙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5万元,同时责令被告人龙某某退赔被害人损失106万元。 2019年4月,已婚男子肖某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功能添加被告人龙某某为微信好友,之后两人便在微信上聊天。2019年底,龙某某删除了肖某微信,两人停止联系。2020年3月,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3/id/7218327.shtml
8.大学生防诈骗知识必读安全常识学生处为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诈骗银行用户,当接到:“在某地消费或银行卡被盗用,要求您尽快转帐”的手机短信后,请不要按对方要求在 ATM 机上进行转帐操作,如有疑问请直接到银行进行核实或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工行 95588 、建行 95533 、农行 95599 、招行 95555 、中行 95566 、交行 95559 、深发银行 95501 、民生银https://xsc.cisisu.edu.cn/safety-knowledge/item-2457/
9.警惕!骗子利用“学习强国”诈骗据四川南充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消息,近期,当地发生一起利用“学习强国”APP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单笔涉案金额超百万元。 案例二:绵阳一女子被骗38.4万 2021年2月16日,绵阳一女子报案称其通过某聊天软件认识一名男子,该男子自称现役军人、离异,寻找配偶。受害人添加对方微信后,男子称其在部队保密单位上班,微信不方便http://pc.yanshanyun.yun.jxntv.cn/p/32822.html
10.女性犯罪原因分析据江苏省妇联权益部近期对南通监狱女子分监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回收的513份有效问卷中,有237个家庭存在家庭暴力问题,其中有125人的犯罪直接与家庭暴力有关,有62人因家庭暴力问题犯故意杀人罪,制造了伤害[4]。 匈牙利犯罪学家加布里拉·拉斯科女士经过对由女性作案的凶杀案深入的研究之后,于1981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u515b2n.html
11.仙人跳仙人跳(Badger game),汉语词语,粤语俗称“捉黄脚鸡”(此名称常见于中国港澳地区),旧时指以美女为诱饵,设置骗局诈骗钱财的一种圈套,连神仙都跳不出去,现多指以卖淫嫖娼为幌子,敲诈、偷抢嫖客谋取钱财。例句有:茅盾《多角关系》九:“哼哼!倒好象我是仙人跳,扎火囤!”[1] 仙人跳最早诞生于清代,出自凌濛初《二刻https://baike.sogou.com/v263325.htm
12.(完整)诈骗安全教育.pdf(完整word版)诈骗安全教育 案例1: 2009年8月中旬的一个傍晚,一场骤雨让酷暑中的申城有了丝丝凉意,某大 学的大一女生小婕独自在南京路购物、游玩。这时,迎面走来一男一女主动和她搭 讪,那名女子自我介绍说他们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大三学生,利用暑假来沪旅游.小婕 见他们一副学生装束,男的斜背着一个背包,说话又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21/8137052056007001.shtm
13.万全一女子被男子利用感情骗了29万,结果……在“亮剑2020”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中,万全公安多警联动,赴兰州成功抓获一名诈骗犯罪嫌疑人。 POLICE 2020年9月2日,万全公安分局接到郑女士报警称:其被沈某(男,30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诈骗了29万元。刑侦大队民警调查得知:沈某与郑女士从网上认识,沈某利用郑女士对他的感情,于2020年1月至4月期间,假借抵押放贷、承包https://m.sohu.com/a/428623984_73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