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常见的婚恋交友骗局你了解多少?有哪些方式可以“一眼看穿”骗子的虚假身份?七夕将至,北京海淀法院发布一批典型案例,揭秘常见的婚恋交友骗局。
【解说】据海淀法院数据显示,涉婚恋交友骗局的案件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除了专门的婚恋社交网络之外,各种附带社交功能、社交属性的软件也逐渐成为滋生婚恋交友诈骗犯罪的原生地;从双方性别上看,女性仍然是此类诈骗案件的主要被害人。当下此类犯罪也呈现多样化特征,法官归纳出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段。
【同期】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徐进
第一,虚构身份,编织光环。第二,隐瞒婚情,假冒单身。第三,改名换姓,瞒天过海。第四,广泛撒网,重点突破。第五,短暂交往,借口索财。第六,假意许诺,借机骗财。
【解说】不法分子为达到骗取财产的目的,通常在不同情形下编造各种虚假事由,如治病救人、资金周转、帮助投资、请客办事等。在当天发布的一起冒充军人诈骗的典型案例中,不法分子正是以这些理由骗取了不同受害人共计52万余元。
【同期】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尹鹏展
被告人李某虚构自己有军人身份或背景,并虚构工作单位及职业收入水平,取得多名被害人信任并与之交往,骗取各被害人向其转账人民币共计524521元。被告人李某通过上述方式与被害人勾女士恋爱交往,期间以刷单、偿还欠款、垫付医药费等事由骗取勾某某人民币79000元。
【解说】男子以该手法连续作案诈骗8人,最终以诈骗罪获刑10年。
【同期】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于洋
我们现实中发现的,很多我们这类案件的被告人都是要么债务缠身,有好多民事案件,多的可能都有几百件涉及的民事执行案件。另外一类被告人就是前科劣迹很多,这一种是完全可以尝试着通过这种文书公开网站,去输入他的名字去查询一下,这个时候很有可能也会发现被告人的好多破绽和马脚。
【解说】此外,法官建议,婚恋平台要进一步落实责任,从技术手段上加强监管。
【同期】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张鹏
【解说】在恋爱关系中,只有坦诚相对才为能婚姻打下良好基础,谈钱未必伤感情,法官也再次强调,骗子所有手段最终都会落实在金钱往来,民众要对“钱”这方面多加留意,增强反诈意识,从而在根源上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