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爱情的年轻人,反倒陷入“麦当劳化”的困境文化纵横

【导读】近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婚恋平台诱导和欺瞒消费者的黑幕。这一乱象表明,青年的婚恋焦虑已经成为当今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为何这些婚恋平台的出现不但未能解决问题,反而轻易利用这种社会焦虑给自己谋利,从而加剧了当代青年的婚姻困境?

作者指出,“麦当劳化”情感关系打破了人们以往对情感关系的认知,使真正意义上的亲密关系成为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如何避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给情感关系带来的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帮助青年群体树立坚定正确的婚恋观,不受各种网络平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并正确认识、合理使用技术平台,避免陷入追寻完美伴侣的游戏中。

本文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24年第1期,原题为《完美游戏:理解“云相亲”青年的情感“麦当劳化”》,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完美游戏:理解“云相亲”青年的情感“麦当劳化”

张楠楠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问题的提出

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中,各种日新月异的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走向数字化,婚恋社交也产生了新的存在形式。“云生活”已经不仅局限于“云买菜”“云看病”“云赏花”“云学习”等,各种“云”项目层出不穷,“云相亲”也逐渐受到年轻人的欢迎。青年一代的婚恋交友开始从线下转向线上,越来越多的单身青年加入线上相亲大军,将线上相亲当作一种社交方式,在虚拟空间中建构情感关系、寻觅爱情。2019年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经高达2.6亿,并且从2013年开始,这个数据就在每年呈1000万~2000万的规模增长。与“单身浪潮”相伴而来的还有“孤独经济”,单身浪潮之下很多单身人群还是渴望爱与被爱,主动寻找择偶对象。有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达72亿元,互联网婚恋交友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人。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2021年的数据显示,62.4%的单身青年交友以线上为主,其中,交友APP占线上交友用户渠道的62.3%。大规模的单身青年已经走入线上,尝试通过“云相亲”发展线上情感关系。

▍文献回顾

“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实质上是马克斯·韦伯理性化理论的延伸。随着物质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韦伯形成了其现代性思想,分析了现代西方社会理性化的实现逻辑,并对现代社会理性化的前景做出预测。“麦当劳化”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瑞泽尔对理性化理论的更深刻的阐释,形象地解释了社会生活是如何成功变得更加理性的。在瑞泽尔看来,麦当劳能够突出重围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超大规模的连锁快餐店,关键在于其理性化的运作模式,这一模式有四个关键性特征:一是高效率,选用最佳方案来完成某一目标,如将流程简化进行流水线式作业,将产品简化,方便食用也方便制作;二是可计算性,将产品与生产流程等设置数字化标准,生产理性测算下的标准化食物;三是可预测性,从用餐环境到服务再到产品,都有严格的标准和纪律,不管在哪家餐厅,从进门的那一刻一切都可预知;四是可控制性,如何消除不确定性因素,即通过技术、机器等对人进行控制。“麦当劳化”的表达揭示了现代社会运行的理性化过程与实践逻辑,个体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过程中成为理性化的实践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麦当劳化”的理性运作在诸多领域弥散。韦伯在对现代型前景的预测中就已经提到,理性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快速占领更多社会部门,蔓延向更多社会领域,社会中的所有个体都会处于理性的结构框架之中。在现代社会中,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技术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存在方式。如社区志愿服务,本属于自发自愿性质的自治行为走向“麦当劳化”,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应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志愿服务借助技术应用呈现“指尖参与”“打卡参与”“分离式参与”等,强化了志愿服务的高效率和可计算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评价、研究生教育等,被束缚在“麦当劳化”的模式中。消费文化认同中出现“麦当劳化”倾向。医院“麦当劳化”与麦当劳化的“标准医生”,甚至跑步这项健身运动也开始显露出理性化特征,技术设备辅助跑者走向身体管理的“麦当劳化”。

当技术被引入人们的社会交往,“麦当劳化”的特征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情感世界。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发展视角,随着娱乐与文化工业相结合,人们的特定情感需求获得满足,包括情感援助、压力宣泄、快乐满足等,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深度渗透推动了跨学科领域的情感运算的发展。二是基于控制视角,理想化的AI虚拟男友对价值观等的错误引导,技术加剧了情感关系的碎片化、流动性特征,精准算法下的“共情”策略,塑造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情境。三是基于利益视角,人的情感之所以能够被技术和效率裹挟,关键在于经济、政治等对技术的利用,本质是以技术逻辑重建了资本的政治本性。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揭示了技术对于情感来说有着深刻影响,在技术的发展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人们的情感已经被技术所操控,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认知和行为等都被技术重塑。但是对于爱情这种特殊的情感是如何以及为何能被技术所操纵,使个体情感朝着“麦当劳化”转向尚需系统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婚恋交友平台这一媒介类型,检视“云相亲”青年的情感关系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向“麦当劳化”,媒介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自身的运作逻辑与青年的情感实践相整合。因此,围绕青年“云相亲”的日常情感实践,我们试图考察媒介技术发展、运作的过程中青年情感关系麦当劳化的现实面貌与生成过程。

▍田野工作:基于T平台的案例观察

在T平台漫游实践的过程中,随机选取了30位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对被访者的选定有以下四个标准:一是平台的实名认证、学历认证用户,确保基本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从调查开始时,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用户;三是已经持续使用平台至少半年;四是为便于进行线下访谈和关系连接,选取在平台中定位城市为团队所在的副省级城市W。从被访者基本信息来看,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跨度为21~35岁,平均年龄为28岁,付费用户12人,职业较为多元,有政府机构从业者、互联网从业者、医务工作者、教师、国企高管、律师、学生等。通过观察平台运行规则、用户的切身感知与行动,从而理解技术是如何塑造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情境。

▍“云相亲”青年情感关系“麦当劳化”的过程审视

“云相亲”与以往婚恋交友相比其特别之处在于,用户以平台为媒介,可以迅速实现陌生人之间有基础了解的相遇。传统的情感关系是从普通朋友逐渐水到渠成转向婚恋伴侣,但这种发展过程在“云相亲”中并不适用。基于在平台T中的调研发现,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嵌入,“云相亲”青年从择偶要求、相亲筛选、关系建立到情感维护,呈现出标准化、绩效化、程序化、效率化特征,热衷“云相亲”青年的情感关系普遍存在“麦当劳化”现象。

1.认知:择偶要求标准化

从理论上说择偶是个人对理想配偶的主观选择,但同时择偶还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在早期乡土社会择偶多是集中在较为有限的范围内,主要依托于“差序格局”中的信息交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流动加速,原有的择偶圈失去其社会基础,对于择偶人们有了更多的要求,但还是基于中国社会历来强调的“门当户对”的传统,很多研究从婚姻壁垒、婚姻梯度、交换婚、同质婚与异质婚等角度进行了解答,受制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择偶压力逐渐增大。“裸婚”的出现将“门当户对”视为现代婚恋观的对立面,“80后”一代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观念更加多元化,更强调择偶中的自主意识和情感因素,让择偶重新找回爱情。

JG对择偶的要求非常典型,对各个方面都做了非常明确的定位,甚至有着更甚于常人的标准,

“三观端正,长相周正,身高175以上,有学识,收入比我高,有车有房可以提供情绪价值,性格好,做饭好吃,属相为龙、蛇、牛,五行属戌土,日柱为正官、正印、正财”。她提到,基本的标准大家都差不多,在周易的帮助下应该可以找到适配度更高的对象。

Rita谈道:

“从我这一年的相亲经验来看,男生身高低于170米的基本没有市场,属于二级残废,最受欢迎的是公务员、国企、有房无贷的。此外还有很多的加分减分项,比如有人会明确提出母胎solo、弟兄俩、独生子女、ISTP性格类型等限定,很正常,没有人不喜欢六边形战士”。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7分的人,我想找个6分以上的另一半。”(FXSN)

2.筛选:相亲流程绩效化

技术赋权可以提供给用户多个选项,但并不能直接延伸至情感关系。线上互选的用户,其实距离建立情感关系还有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双方可能都有其他匹配的用户,仅仅通过基本信息匹配的双方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才知道适不适合建立情感关系,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筛选。对于如何筛选,相亲青年有自己的一套策略。

“2022年7月我开始第一次相亲,见过四十多人,每个人的基本情况我都认真做了清单,说实话我比较看重学历,对于名校和高学历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弱项,我会多互动几次”。

QF提道:

“相亲中任何一个不够主动的环节,都会被人家解读成没有诚意,这个黄了之后,下一个这套流程又要走一遍,很心累”。

XL也很认可这种流程,

“真诚难得,作为女生我要表现得矜持一些,互选之后的进度应该由男方来掌控,有没有每天发消息联系我,回消息的速度,多久约我出来,见面时有没有稍微准备,这些都意味着有没有重视我,是不是在真诚地对待我。”

从概率的角度来看,相亲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找到真爱,那么相亲筛选的效率就非常重要。WG谈道:

“以前我在相亲方面是个小白和钢铁直男,我想在35岁前完成人生大事,从2018年到现在,我在网上至少和5000多个女生聊天,线下相亲的也很多,想通过多相亲找到女朋友,也是想在遇到女朋友之前多练习,现在已经可以自如地和女生聊天,也知道如何相亲约会能打动对方,通过有目的地培养和筛选应该能找到理想的对象”。

ZN在T平台的“类朋友圈”中公开了自己总结的一套相亲铁律,

“约会中如果对方提前缩短流程直接pass,聊天中敷衍回复或很少主动延伸、开启话题直接pass......”

在技术的助力下,相亲已经从理性走向极端理性,双方都按照某种约定俗成的标准进行判断,以类似绩效考核的方式给自己设立计划目标,也对对方进行考核评价。

3.考察:关系建立程序化

正如Ezio所说:

“出来约会三五次了关系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大概率就是没看上了。”

“我不太能接受好似默认的情侣关系,必须要通过正式的告白开始,然后我们才能牵手约会,如果打乱了步骤,那种感觉太随意了。”(CZCK)

情感关系建立的程序化不仅缺失了一定的情感基础,也在不自觉中和消费、仪式捆绑在一起。在T平台的“类朋友圈”中有个女生发起一个问题求助,

“恋爱8个月男朋友从来没给买过礼物,各种节日也从没有过任何惊喜,恋爱期间相处基本都是吃吃晚饭看看电影,求助,这种情况还要继续吗?”

从某种角度来说,情感关系程序化也让关系的考察变得更为简单。也有男生求助:

“感觉恋爱很累怎么办?每个节日重要的日子都要记得,还要提前准备礼物,不知道是不是要一直这样下去”。

情感关系的仪式化、物质化并不是个新鲜事物,社会学家易洛斯指出,自20世纪以来,爱情就已经和区隔化消费、礼仪等捆绑在一起。爱这种情感必须通过为对方进行金钱为基础的消费,才能体现真爱。

情感关系程序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淡化了关系建立的基础—情感。只需要对程序足够了解和认同,就可以轻松建立情感关系。YZJ谈道,前男友

4.维护:情感投入效率化

在对情感的分析中,吉登斯提出了“纯粹关系”,强调交往中的情感予取是平等的,但这只是最理想、原始的情感关系。现代性的迅速发展让我们已经身处“后情感社会”时代,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情感发生了社会化转向,朝着虚拟性、机械性、操纵性发展。随着媒介技术渗透到情感领域,青年已经开始主动或被动适应“后情感时代”的情感关系,在寻找“对”的结婚对象的路上不断尝试。

“周末基本都会出去约会,但都很清楚是为了结婚而去的,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啥,感觉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害怕婚后不幸福,我还是会看看其他人,也会出去见见,也许有更合适的。”(KK)

LZ也持有这种想法,

“已经害怕在爱里受伤了,不想过早进入角色,如果看对眼了那就直接去见家长”。

通过“云相亲”建立的情感关系与自由恋爱相比,本身就是理性远远大于感性的选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高效匹配的路径,也同样导致情感关系的不稳定提升,情感关系中最纯粹的东西在技术的建构中逐渐消散,或许爱情、婚姻、道德等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改变。

▍完美游戏:“麦当劳化”情感困境的塑造逻辑

在简单操作就能迅速扩大交友圈的择偶方式的吸引下,活跃在网络中的青年用户主动加入虚拟相亲平台。在平台中用户目的明确,在技术呈现下无需成本就可以了解其他用户的工作、家庭、外貌、兴趣等,互相选择后就可以实现线上连接。显而易见,线上相亲加速了情感关系的建立,从情感发生的基础来看,双方主要是基于彼此条件的吸引;从情感发生的方式来看,关键是技术提供的选择便利。但这也恰恰推动“云相亲”青年情感关系走向“麦当劳化”。首先,情感发生基础不稳定,用户在幻想完美伴侣的过程中建构自我,平台呈现的个人信息具有夸大化倾向,用户在其中容易产生自我迷失。其次,情感发生方式便捷,对完美的追求是人性所向,而平台中恰有无数的用户可供选择。最后,情感关系“麦当劳化”的形成,在情感关系中用户无须再过多耗心耗力,在技术的支持下不愁找到条件更好的伴侣,然而这恰好契合了平台的运营逻辑,用户最终被困在这场追寻完美的游戏中。

1.幻想“完美”:自我建构的相亲主体

从拟剧理论来看,每个人都在社会舞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在特定的场景下对行为进行管理以引导他人对自己的认知。T平台给相亲青年提供了呈现自我的“舞台”,相亲青年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修饰,以在“台前”呈现一个理想的自我。而这个理想自我的标准,正是在平台使用过程中,在相亲的双向互动中,对标准化择偶要求的习得。

LXG认为:

“首页的个人介绍,包装是很重要的,包装得好,被选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不管后面进展如何,否则一键被pass掉了,可能性都没有”。

Jeffro谈道,

“我发现在资料中降低收入、隐瞒资产以后,给我点‘喜欢’的少了好多,我很纠结,但又担心别人是看中我的财富才给我点‘喜欢’”。

理想自我的建构,实际上投射出内心对完美他者的幻想、期待。AS谈道,

“你展示什么就吸引什么,想找比自己更好的也是一种本能反应”。

对个人基本信息进行修饰是为了吸引更理想、更完美的相亲者,在自我包装的过程中对理想他者的标准也清晰刻画出来。

平台的技术支持实现了相亲主体间的可触及,而正是这种可触及带给相亲者一种可得到的错觉。QAD对这个平台的模式进行了描述:

“我发现平台总给我推荐很优秀的人,这里比起我现实中普普通通的社交圈来说,简直是大神云集,这么多优秀的人,总有一个是合适我的吧。”

相亲者在理想自我的建构过程中,对“理想他者”的期待和可触及性,开启了对相亲对象的完美想象。

2.寻找完美:“无限选择”与“主动选择”

通过MX发布的“类朋友圈”,可以看到与MX有相同经历的人不止一两个,AX谈道,

“主打的就是一个广泛撒网,定期淘汰”。

因此,“断崖式分手”往往和“快餐式爱情”相伴随行。这种无限选择有着特别的提供方式,即限时限量,也就是说这种无限选择并不是一次性提供,而是每天只有限量地选择,即使充值了会员,也仅是有限地增加了选择。这种模式一方面会强化相亲者的欲望,通过控制供给数量,吊足相亲者的胃口,每天准时来平台解锁新的选择,另一方面会使人不自觉地认为下一个选择可能更完美。在平台中可以发现对“快餐式爱情”人们已经见怪不怪,有人调侃“只是别人池塘中的一条鱼”,这种选择模式无疑加速了亲密关系的麦当劳化。

3.困于完美:“麦当劳化”情感与平台目标高度契合

媒介技术的发展大幅提升了陌生人之间相遇相识的概率,给青年提供了自由择偶的平台,但同时也加剧了情感关系的流动性、“麦当劳化”。

▍结论与讨论:“麦当劳化”情感联结与假性亲密关系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云相亲”进入主流社会的视野,青年的情感关系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伴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青年一代的婚恋观念和婚恋模式也更加多元化,但是置身于传统与现代碰撞、更迭的社会中,青年在择偶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从传统的门当户对到寻找真爱,在数字化技术的供给下又开始向传统转向,甚至走向更极端的理性。当理性思维进入情感领域,并在技术支持下推动理性选择极大扩张,情感关系不可避免地沦为一种速食品,呈现出“麦当劳化”样态。从“云相亲”青年情感关系发展的过程来看,择偶要求往往更强调条件而非真爱,有着明确的标准,相亲过程简化为绩效式筛选,关系能否建立有着一套程序化的考察方式,更偏向可控制、有效率的情感维护方式。在工具理性和数字技术的结合下情感关系走向“麦当劳化”,通过建立可计算的衡量标准,以及在筛选和恋爱过程中的流程化、操作化,推动情感关系变得高效率、可控制,更为简单化、理性化。

交友平台在影响青年交友方式和情感模式的同时,也重构了个体对于情感关系的认知并形成相应的实践方式。很多“云相亲”青年开始接受这种“麦当劳化”的情感关系,但不会在这段关系中毫无保留地付出全部的真心,并不认为这种情感关系可以与亲密关系划等号,彼此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也不会花费更多的精力维护情感关系。媒介技术为相亲青年提供了进攻和退守的空间,至此,“麦当劳化”的情感关系已经彻底使得“高效率”“可计算”以及爱情的意义被完全消解。技术的嵌入已经部分取代传统的情感关系实践,不仅对青年,甚至对整个社会的情感认知产生影响,由此婚姻的稳定性也将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如何避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给情感关系带来的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帮助青年群体树立坚定正确的婚恋观,不受各种网络平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并正确认识、合理使用技术平台,避免陷入追寻完美伴侣的游戏中。

THE END
1.高效相亲三步骤客服招聘相亲私聊香河高效相亲三步骤环京事 2025-01-22 19:16 ·河北 0 单身找对象点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请点发招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请点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发信息点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找信息点https://m.163.com/dy/article/JMHG1BT90545B98B.html
2.相亲的流程是什么样的接亲网无论是生活中或者电视上,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相亲的一些基本流程。简而言之,就是先认识,再相处,相处之后再确定关系,然后见家长,最后结婚。看着这些流程挺简单,其实真正的行动起来也确实挺麻烦的。小编发现现在相亲的人,年龄大多都是在28到30这个岁数之间。我们的网络上也有很多相亲的平台,你知道具体的相亲流程有哪些吗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85270
3.相亲流程真情在线婚恋网征婚交友相亲北京相亲,北京征婚交友,北京30岁女择偶条件,学历,收入,身高,生活状况等征婚详细资料和照片,寻找心爱伴侣请选择北京真情在线,凭借最优秀的婚恋顾问团队、最安全的婚介审核模式、最先进的婚恋服务理念,成就最具品质的美满婚姻。http://www.lol99.com/help/index.php
4.11.11单身相亲派对活动方案11篇(全文)成立“缘于自然”万名白领单身相亲派对活动组委会(详见附件) 媒体支持:《河南日报》 《大河报》 《河南商报》 《东方今报》 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 都市频道 经济生活频道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 河南报业网 商都网 四、活动宣传: 1、前期宣传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mqicgxn.html
5.跟相亲女孩微信聊天流程及话题指南,让你和妹子无话不谈通过介绍相亲的人,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微信聊天来认识对方的。尤其是在面对面之前,他们在微信聊天中的表现决定了他们未来能否建立长期的关系。但很多兄弟不知道和相亲的女孩在微信上聊什么。下面小编教你相亲时用微信聊什么,让你和你的女孩无话不谈! 1、微信和相亲女孩聊天的流程 https://m.bjhwtx.com/h-nd-296347.html
6.实名认证真人认证,为用户交友安全筑上一道“防火墙”!我们作为本地专业靠谱的相亲婚恋平台,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核颁发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许可编号:滇B2-20200084),提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符合监管要求。用户提交的认证信息仅用于本站诚信认证服务,所有用户信息平台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安全。 认证流程 进入红河相亲网→个人中心→诚信认证→选择对应认证项目提交认证即可。 https://www.honghe.love/news/47.html
7.伊对相亲交友软件系统app开发流程外包服务商视频潘经理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详细介绍 伊对相亲交友软件系统APP是一款集相亲、交友、恋爱、社交、聊天于一身的应用,其开发流程外包服务商会遵循一系列步骤来确保终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以下是对伊对相亲交友软件系统APP开发流程外包服务商的功能介绍: http://guangzhou.11467.com/info/33806312.htm
8.相亲交友活动方案(通用7篇)3.媒体支持:xx交友网 五、活动时间:x月x日 六、活动地点: xx市x街x号科技大厦x室 七、参与对象及人数: 要求为18周岁以上人士,总人数在50人左右,报名费100元。 报名地点:xx市x街x号科技大厦 八、相亲大会活动流程: 开场音乐: (一)“寻找你心中的女神”——17:30—18:301、通过对嘉宾的介绍,嘉宾选出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1070rpi.html
9.相亲APP开发:婚恋交友app开发需求分析文档—上海艾艺婚恋APP的开发流程与其他APP一致,都需要经过需求分析、UI界面设计、APP客户端开发、后台服务端开发、测试上线等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是需求分析与UI界面设计,这两个过程前者决定婚恋APP该具备的功能,后者决定婚恋APP是否有好看易操作的界面。 传统互联网婚恋产品,一般收费比较高,而视频相亲带有更多的社交、娱乐属性。 https://www.adinnet.cn/bloginfo/2021_10/blog_5790.html
10.相亲网站虚假怎么投诉的若遇到相亲网站虚假的情况,可通过以下方式投诉。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如虚假宣传的截图、聊天记录等,明确虚假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查看相亲网站是否有官方的投诉渠道,一般在其网站的“帮助与客服”等板块中可找到。然后,按照投诉流程详细填写投诉信息,包括自身遭遇、证据材料等,并明确表达对虚假行为的不满和要求整改的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73611596.html
11.相亲网相亲网致力打造一个快速配对,真实可靠的同城交友,约会,相亲,找对象,婚恋,婚介,征婚网站平台,为单身男女提供优质的一对一婚恋服务。http://www.vxiangqin.com/
12.第一次相亲没经验?完整相亲流程解析完整相亲流程解析 最近看到一个调查,到2025年,中国的单身男青年会达到吓死人的3500万。3500万是个什么数字?差不多和直辖市重庆的人口相当了。在这么多男同胞中,通过相亲解决个人感情问题的不在少数。 ———完整的相亲流程: 相亲的人群有的是屌丝,有的是因为工作环境,比较特殊的岗位没时间谈恋爱,有的是家里逼得https://www.jianshu.com/p/fbf94e4b04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