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相中的?相中男士扣2,相中女士扣1上麦。”
“你接受有孩子的吗?你俩要不聊聊呗。”
庞大的需求和互联网直播的迅速发展让直播间成为了一众单身男女的相亲聚集地。在这里,有负责牵线搭桥的“红娘”,有在直播间待了几年都找不到对象的乡镇青年,有在外务工的大龄求偶者,还有来找第二春的老年人……不少围观网友感叹:相亲的过程比连续剧都好看!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实探相亲直播间,为您探寻这网络世界和现实婚姻相结合的各种虚虚实实。
直播相亲火了!
特点“简单粗暴”
近年来,单身群体逐渐追求更加真实、靠谱、高效的相亲服务。今年大年初三到初六,某视频平台在河北、山东、吉林等8个省份发起66场相亲直播。主播化身“红娘”,在直播间内撮合想“脱单”的用户,每场平均观看人次超1500万。
据有缘网调研结果显示,线上婚恋超过亲朋介绍(33.4%)、线下相亲机构(12.3%)成为43.7%受访者首选的婚恋解决方案。对于为什么选择线上婚恋,45.3%的受访者认为线上婚恋效率更高,33.2%受访者认为线上婚恋社交压力小。
在需求与目的均明确后,线上的直播相亲降低了见面成本,也在参与者的心照不宣下免除了寒暄的环节,“简单粗暴”能够直接概括直播相亲的特点。
据了解,目前,不只快手、抖音这两家短视频平台,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以及陌陌、映客等社交平台,均开始了对直播相亲业务的探索。目前,直播相亲模式大同小异,基本操作方式是由“红娘”开一个直播间,嘉宾轮番开音频或视频见面。直播间向大众公开,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观看。
“红娘”们都很会夸人
就跟卖货似的推销你
家在怀化农村的杨墨今年36岁,之前在温州已经打拼了六七年。二十多岁时,杨墨有过一段认真却无疾而终的感情,如今非常想成家的他是相亲直播间的常客。
但杨墨很少上去连麦。“大家的条件基本上都摆得明明白白,要么看眼缘,要么看自身条件,我上麦不会说好听的话,也搞不成。”于是,杨墨就在屏幕外等着,看到直播间里有性格、条件、兴趣符合自己要求的女子就在底下留言。
愿意嫁到农村、年纪差不多、彩礼不高,这是杨墨找对象的条件,哪怕对方离异带小孩也没关系。但杨墨说,这些条件在直播间里很难实现。“大多数直播间里的女生数量都少于男生,她们的要求都卡得比较高,经济条件还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但很多人身高要求1米7,还直接告诉我说,差两厘米都不行。”
跟杨墨不同的是,另一直播间常客老四很喜欢连麦。连麦后,他会很熟练地罗列出自己的条件:“我今年33岁,离异,带了一个6岁的小男孩。自己做点生意,年收入10万元以上,自己有辆小货车……”“红娘”听完对另一位女相亲者喊话:“你的小孩跟他的年纪差不多,你们俩聊聊。”“但是他太胖了,我不喜欢胖子。”那位相亲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红娘”的邀请。
记者询问老四被拒绝后的感受,他看得很开:“大家都是合适就处,不合适就不多废话。”他说,自己参与直播相亲也并非带着寻求“真爱”的幻想。
男性多于女性
女性条件大多优越
“在我的直播间曾经有这样一对:男方是做生意的,固定资产有上千万;女方出身贫寒,之前嫁的人家重男轻女,生了几个女儿,老公就要离婚。离婚后,她就想找一个条件好的男性。”男方觉得女方命苦,也同情她,就把女方接到了家里,结果没多久二人就分手了。“女方连家里的高档电器都不会用,生活习惯、习俗不一致,双方都看不顺眼。”
另一位主播刘霞是益阳桃江人,今年50岁,之前开了一家小吃店,2020年才开始做相亲主播。在她的直播间里,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湖南的最多,但广西、广东、云贵川、重庆,江西、江苏、浙江的都有。男性也比女性多,男的年龄多在30~42岁之间,好多都是未婚”。而女生条件大多比较优越:有一定学历,未婚,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相当于那群最不会追女生的男生要和那群最难追的女生配对,双方的要求都凑不到一起,又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标准,你说这哪成得了?”
▲刘霞的直播间。
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岳阳42岁的未婚男青年,做装修工作,年轻时长得还是蛮帅气,一年能赚十多万,家里在农村,还种了100多亩地。“我建议他在城里买套房,他不愿意,说就想在农村生活;女方如果带男孩,他也不愿意,说将来要买房子、娶媳妇,又要花一大笔钱。”
还有一位53岁居住在惠州的男性,离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有房有车,也有稳定的工作,去年下半年来到刘霞的直播间。“天天都来,我以前也给他介绍过几个,但都因女方不愿异地作罢,甚至一次各方面条件都合适,只因‘生肖相冲’也没了下文。”
谨慎的主播和观众
在相亲直播间的人都很谨慎。有不少是观察了几个月、半年才上麦,或者联系主播。“他们考虑的问题挺多的,有些要确定自己找不找对象,有些是看主播是不是诚心、实在。”刘霞告诉记者,但也有很多人直接来报资料,直播间有看对眼的就当场聊,没遇到合适的就把自己的信息和要求发给主播,请主播帮忙留意。
但指望主播把所有资料摸清楚是不现实的。“我一般会看他们的个人主页,比如动态、收藏、直播记录,能对他们的情况有个大致判断。”刘霞总在直播间提醒,一是在网上找对象要有识人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的人,还是回到现实中去找。二是在见到对方父母前,不要有经济往来。
“有些主播挂的相亲信息不真实,要么是为了充人数,要么就是主播没核实。”宁照华告诉记者,报给相亲主播的信息有时也夹杂着“水分”。
去年12月,杨墨和一个在相亲直播间认识的女孩线上聊了一个多月,感觉还不错,于是去云南和她见面。“但刚下车,她就让我把身份证给她看,看完后还收起来了。”杨墨心生警觉。“一般人初次见面,关系是循序渐进的,但这个女生一上来就有各种话术,还拉着我去了她的公司,想让我和她一起工作,感觉像是骗子。”女子的行为让杨墨快速结束了这次见面,回家后两人就断了联系。
相亲直播间不仅有相亲
“做相亲直播间,一方面要帮助他们解决情感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讲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宁照华说,“比如遇到离异后来相亲的,要告诉他们怎么看离婚判决书,法律条文是什么意思,应该负哪些责任,结婚有哪些义务必须承担,包括债务偿还、抚养费等,有些人不懂这些,盲目找对象,要结婚了发现负担大就跑了,所以也要告诉别人怎么去看文件,注意哪些事项,在相处过程中怎么处理好关系,经济方面不能受损害,同时也不能伤害到对方。”
“在直播间里找不到的,现实中更找不到。”杨墨说,“女孩不愿意去农村,农村里好多女孩又都出去打工了,一年也不一定能回一次家,更别提认识了。”
在直播间里寻寻觅觅了一年,杨墨都没有遇见那个“对的人”。“还有男的待得更久,四五年的都有,他们总说找不到也没关系,就当交朋友、聊天、娱乐了。”
也有网络一线牵的爱情
徐南平今年35岁,有过一次婚姻经历,女儿跟着前妻,儿子跟着他生活。对相亲对象唯一的要求,就是人品好。去年4月在刘霞直播间,林双妍吸引了徐南平的目光。“她虽然在其中不怎么说话,但气质很温柔的,一直在笑,一看就觉得是我喜欢的。”但那时他既没有申请上麦,也没有主动问刘霞要联系方式。
为了让林双妍放心,徐南平还主动带她回了老家耒阳,介绍自己的家人朋友给她认识。后来,徐南平辞了工作回老家。“我不想让异地成为我们之间的阻碍,就和她商量一起回湖南生活。”林双妍同意了。徐南平开着车,一路从耒阳奔到林双妍家,“当时简直恨不得长个翅膀。”
▲结婚登记当天,徐南平和妻子在民政局窗口附近拍下合照,并把照片设为了自己的头像。
确认了彼此的诚意,两人就去了民政局领结婚证。徐南平印象很深刻,那天是8月8日,上午很早就出了门,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拿到证的那一刻特别开心,我俩还在门口自拍,发到了快手上,有十几个好友的点赞祝贺。”
专家分析
直播间相亲,
成为乡镇、农村青年和在外务工人群择偶新方式
“任何一个现象都不是单独、隔离的,城市化、人口制度、婚姻风俗、阶层分化、互联网发展,多种因素作用催生出直播间形式的相亲活动。”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米莉表示,传统观念认为婚姻、家庭是主流的生活形态,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谈恋爱或结婚,会面临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压力。
▲米莉。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其中,20岁至40岁年龄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性别比为108.9。“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失衡的性别比造成了婚姻挤压,婚姻市场本身就不对等,给男性寻找配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米莉告诉记者,乡镇、农村青年和在外务工人群更偏好直播间相亲这种模式,且女性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选择空间,男性大多都是被动的等待者。
米莉分析,社会学中的“婚姻梯度”理论认为,女性偏好匹配比自己经济社会地位更高的男性,这也导致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男性和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女性在婚姻市场中溢出。“乡镇、农村男青年和在外务工人群相比起发达地区的男性缺少更多的机会、资本和优势地位来选择合适的对象。同时,相亲直播间的女性群体往往处于婚恋市场中的相对优势地位,收入、学历都不错,她们的需求是向上流动,在直播间又难以匹配到更高的层级。”而需求不匹配带来的是要求降级。“一开始的目标还是想找个能聊得来的,到后来可能就变成了‘只要是个女(男)的就行’‘人不是太坏就行’,标准一再降低。”
从数量上看,各平台的相亲直播间北方明显多于南方,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米莉分析,这与南北方的婚姻观念和经济发达程度有关。“北方许多省份保持着比较传统的婚姻观念,观念的变迁速度也会比较慢,相比南方,许多北方农村跟外界的交流较少,收入较低,大龄的、需要相亲的人,尤其是男性,所以他们对相亲、找对象的需求也更大。”
在米莉看来,直播间相亲的优势很明显。“线下相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一种熟人介绍的交往形式。而直播已成为常见的商品交换、信息传播的方式,地域、对象的广度巨大,扩大了人们交友和择偶的可能性。”但风险同样明显。直播中,有身份滤镜、信息不对称,无法辨别真伪,在平台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欺诈行为。“比方说刷礼物、买流量等,抓住了人们对婚姻的渴望,直播间变成流量、利益收割机的新平台。”
律师提醒
钱财交易、个人信息透露要保持谨慎
“第一种可能存在的风险,是相亲参与者可能会遇到虚假信息,甚至是他人抱着欺骗目的递交资料的情况。”湖南天地人律所律师黄婷表示,尽管部分主播会让相亲参与者介绍、录入基本信息,但核实的方式是有限的。“不仅是相亲直播间或者平台,还包括一些线下的‘红娘’、相亲机构,也只能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去筛选相亲者的身份信息、收入证明、房产证明、学历证书等,难以深入核实,相亲参与者个人务必谨慎甄别。”
▲黄婷。
黄婷建议,直播间相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亲参与者应当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在前期线上沟通时,尽量不要向对方透露过多的个人隐私信息。
二是凡是涉及到金钱交易、借款等,相亲参与者务必保持谨慎,提高防骗意识和甄别能力。
编后:直播平台相亲,值得期待也需提高警惕
如今,大部分人的社交圈子都很小,渴望通过线上相亲直播去寻找另一半的人越来越多。更何况,跟线下婚介相亲的成本比起来,直播相亲门槛更低。
这个行业前途无量,也隐患暗藏。在“婚恋交友”的包装下,平台与法律监管难度较高,很多时候难以衡量究竟是“骗局”还是以刷礼物作为“红娘”中介费,或是给女相亲者的“见面礼”,均没有标准与界限。
编辑丨伊人
审核丨欧阳灵溪
原标题:《1500万人次围观!相亲直播间的故事,比连续剧还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