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姑苏区平江街道梅巷社区,提起相亲,几乎无人不知魏安山。今年76岁的他,从促成第一对男女青年喜结良缘那天起,他就义务承担起了“红爷”的角色,一干就是11年。11年来,经魏安山牵线搭桥的男女已有200多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家庭生活和睦美满。
为亲戚孩子奔走婚介场所“红爷”路缘起桂花公园
和大多数刚退休的人一样,魏安山喜欢在家中看书、读报、下棋,擅长绘画的他也经常会去参观画展。在一次画展上,他结识了另外一位“红爷”,对方也多次劝说魏安山做“红爷”,但他一直不认为自己能够胜任,也一直持拒绝的态度,“以后会做什么有时候真的是机缘巧合的事情,就像我现在做‘红爷’,就是我当时想象不到的。”
“有一家让我记忆深刻,当时它们的名气很响,我就慕名去了。去的那天,正是大雪纷飞的天气,交过钱以后我就开始拼命地抄婚介所内挂出的资料,足足抄了2个小时,但回家后一一联系才发现,全部是过期信息。”这一次的经历让魏安山很受打击,也对婚介公司逐渐失去了信心。
后来偶然得知桂花公园的东楼开始办婚介的展览了,而且一次只要10块钱,魏安山边接连去了3次,但每次结果都不尽如人意。“第3次去的时候,我就和在门口同样帮孩子寻找对象的同龄人交谈起来,这也使我萌生了做‘红爷’的想法。”当天,魏安山在门口把许多老人们的孩子资料记录了下来,开始自己帮人牵线搭桥,之后去的越来越多,记得也越来越多,逐渐的在桂花公园相亲角,魏安山还做出了名气。
信息登记大有讲究帮助国外留学生介绍成功
在魏安山的家里,记者看到了6本登记满个人信息的本子,“每页大概20条个人的信息,每个本子50页,6个本子几乎有6000多人的个人情况资料。”在魏安山的本子上,总是密密麻麻的记录,第一眼看上去,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真的难以接受,但他本人却能清晰地辨认出每个人的情况。
从2006年开始,魏安山就凭着自己对信息登记的“秘诀”,介绍成功了200多对情侣,其中,最让他感到难忘的便是自己为远在澳大利亚的2个留学生介绍成功。“国外人太多,信息量越大,对于他们来说就越难知晓、越闭塞。巧的是,他们出国前都在我这里做了登记,所以我迅速就帮他们联系在了一起。”魏安山说道。
为做好“红爷”阅读心理学告诫年轻人莫挑剔
由于做“红爷”这项工作的关系,魏安山经常会阅读心理学的书籍,包括老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恋爱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从书中寻找与人相处的道理,这样既可以传输给年轻人正确的婚恋观,也可以为离婚边缘家庭劝和积累感悟。”
魏安山告诉记者,此前也有几对经他介绍成功,后来处于离婚边缘的家庭来和他相互“吐槽”对方的不好,遇到这种情况,他从来劝和不劝分,“择偶容易,组成家庭不容易,所以可以多尝试慢慢融合、理解,相互帮扶,而且离婚后再婚,未必会找得更好。”
谈起给年轻人介绍对象,在魏安山看来,现在的年轻人单身的最大原因就是“挑剔”,“不管是年轻人本人还是父母,过于挑剔,不看对方的优点,上来就找缺点,这样是行不通的。”魏安山说,自己一个老朋友的女儿一直托他介绍男朋友,介绍了好几年直到女孩都30多岁了还是没有成。原来,女孩在银行工作,年薪近30万,又是苏州本地人,家庭条件优越,一次魏安山给她介绍一个老家山东人在苏州工作的公务员,老朋友的妻子却因为怕小伙子是北方人,生活、饮食差异较大而推掉了。“人无完人,要面对现实,放低要求,这样的婚恋观才适合当下。”
婚介公司“骗数”多坚持做公益不收费
魏安山介绍,婚介所看人收费、收了费不介绍的现象在如今的婚介行业十分普遍,自己和身边很多人都吃过婚介所的亏。“有不少人来向我诉苦,感觉被婚介所骗了钱去。”魏安山说,有一个朋友告诉他,婚介所劝其交钱的方式就是“吹捧”,把自己的服务吹到了天上,同时以3天内交钱可享受5000元优惠的优惠价为“诱饵”让魏安山的朋友交了1万元介绍费。而老人的另一位朋友去婚介所为34岁的女儿寻找另一半时,婚介所看其穿着较为整洁、大方,于是告诉魏安山的朋友说介绍费要3万元,如果想找苏州本地的小伙子还要再加5000。
基于这样的婚介现象,魏安山一直坚持着公益婚介,这也使他的名声在红娘、红爷的圈子内传的很响,不少人慕名而来。“为人介绍,心要诚,这也是成功率高的秘诀之一。所以应该抱着帮人忙的心态做公益,不可为利益服务,因此钱坚决不收。”有一次在桂花公园摆摊位时,来了一位魏安山帮忙介绍了多次暂时没有介绍成功的老伯,老伯见魏安山在忙,觉得不好意思,丢下200元就要离开,魏安山还是快步追上把钱还了回去。“在介绍成功那次澳大利亚的情侣后,对方要给1000美金作为酬谢,我也谢绝了。”在魏安山看来,能够介绍成功就已经很开心了,吃点喜糖可以,红包不可以收。去年10月份,魏安山还因为这些事迹被原娄门街道评为了“老有所为之星”
做红爷11年,魏安山也会偶尔感到心寒,“虽然不求回报,但有的人‘过河忘了桥’也很让人难过。”魏安山说,自己曾经介绍成功的人的父母,也会推荐别人来自己这里,但却不让来人告诉其他人自己家孩子是魏安山介绍的。更有甚者,在找魏安山帮忙时,又要送酒、又要送钱,介绍成功后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对于这类人,魏安山也有着自己的原则,便是坚决不再理会。
相亲角不再纯粹希望事业持续下去
桂花公园的相亲角,可谓是苏城有名的相亲去处,作为魏安山起家的地方,他现在依旧坚持每周六上午和周日下午去相亲角为人牵线。4年前的一个周日,魏安山在从相亲角回家途中出了车祸,在医院抢救、恢复了5天后,他顶着眼角缝针的痛,又在下一个周六坚持去了相亲角。但去年开始相亲角的变化,却让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魏安山回忆,最早的时候相亲角只有5、6个为公益而来的红娘、红爷,但是去年开始,相亲角混入了20余个乱七八糟的人,导致相亲角变得不再纯粹。“现在做的很不开心,因为混进来的人错综复杂,还有婚介所。这些人眼里只有利益,完全就是捣浆糊、不负责任,来咨询的人抄个号码就要30元,有的甚至要1万元”。魏安山告诉记者,不少混进来的人为了夺人眼球,还自制了锦旗挂在摊位上,着实叫人哭笑不得。
由于经验越来越丰富,魏安山现在一眼就能识别出婚介黄牛,“这些人心虚,眼眼神飘忽不定,而且不敢直视我。”魏安山介绍,桂花公园内还有不少托儿,别人咨询的时候,他们就在旁边听着,等着来咨询的人起身走远了,他们就迎上去说自己有合适的人选,然后再进一步诱骗对方交钱。
基于桂花公园的混乱以及老人手头资料的减少,如今做这一行业愈发困难,有人建议他开个公益的婚姻介绍所,但魏安山缺少人力、物力、财力,条件根本无法达到。也有人劝他休息休息,不要再做了,但他觉得这么多资料实在可惜,而且也还是有人会来找他。魏安山说,生平为人最大的感悟就是要忠厚、善良,能帮别人就帮一点,“所以我还是希望把这份事业做下去,只要做的动就会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