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工信部依法依规组织对37款App进行下架,包括“易企秀”“艺龙酒店”“相机360”“114票务网”“东风出行”等。
2021年4月,工信部依法依规组织对60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进行下架。
2021年5月,国家网信办通报了105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对于App过度、违规
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
打开个美颜相机
居然要通讯录
具体来说
App索要哪些权限
属于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网信办、工信部等四部门2021年3月联合制定了《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
根据规定
常见类型App的
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如下:
(一)地图导航类,基本功能服务为“定位和导航”,必要个人信息为:位置信息、出发地、到达地。
(二)网络约车类,基本功能服务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巡游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2、乘车人出发地、到达地、位置信息、行踪轨迹;
(三)即时通信类,基本功能服务为“提供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网络即时通信服务”,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2、账号信息:账号、即时通信联系人账号列表。
(五)网络支付类,基本功能服务为“网络支付、提现、转账等功能”,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2、注册用户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证件有效期限、银行卡号码。
(六)网上购物类,基本功能服务为“购买商品”,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七)餐饮外卖类,基本功能服务为“餐饮购买及外送”,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八)邮件快件寄递类,基本功能服务为“信件、包裹、印刷品等物品寄递服务”,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1、寄件人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等身份信息;
4、寄递物品的名称、性质、数量。
2、旅客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旅客类型。旅客类型通常包括儿童、成人、学生等;
(十)婚恋相亲类,基本功能服务为“婚恋相亲”,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2、婚恋相亲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
(十一)求职招聘类,基本功能服务为“求职招聘信息交换”,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2、求职者提供的简历。
(十二)网络借贷类,基本功能服务为“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用于消费、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等的个人申贷服务”,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2、借款人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证件有效期限、银行卡号码。
(十三)房屋租售类,基本功能服务为“个人房源信息发布、房屋出租或买卖”,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2、房源基本信息:房屋地址、面积/户型、期望售价或租金。
(十四)二手车交易类,基本功能服务为“二手车买卖信息交换”,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2、购买方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
3、出售方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车辆行驶证号、车辆识别号码。
(十五)问诊挂号类,基本功能服务为“在线咨询问诊、预约挂号”,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2、挂号时需提供患者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预约挂号的医院和科室;
3、问诊时需提供病情描述。
(十六)旅游服务类,基本功能服务为“旅游服务产品信息的发布与订购”,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3、出行人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联系方式。
(十七)酒店服务类,基本功能服务为“酒店预订”,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二十二)用车服务类,基本功能服务为“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租赁汽车等服务”,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2。使用共享汽车、租赁汽车服务用户的证件类型和号码,驾驶证件信息;
4。使用共享单车、分时租赁汽车服务用户的位置信息。
2、投资理财用户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证件有效期限、证件影印件;
3、投资理财用户资金账户、银行卡号码或支付账号。
(二十四)手机银行类,基本功能服务为“通过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银行账户管理、信息查询、转账汇款等服务”,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3、转账时需提供收款人姓名、银行卡号码、开户银行信息。
(二十七)网络直播类,基本功能服务为“向公众持续提供实时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信息浏览服务”,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二十八)在线影音类,基本功能服务为“影视、音乐搜索和播放”,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二十九)短视频类,基本功能服务为“不超过一定时长的视频搜索、播放”,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三十)新闻资讯类,基本功能服务为“新闻资讯的浏览、搜索”,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三十一)运动健身类,基本功能服务为“运动健身训练”,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三十二)浏览器类,基本功能服务为“浏览互联网信息资源”,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三十三)输入法类,基本功能服务为“文字、符号等输入”,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三十四)安全管理类,基本功能服务为“查杀病毒、清理恶意插件、修复漏洞等”,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三十五)电子图书类,基本功能服务为“电子图书搜索、阅读”,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三十六)拍摄美化类,基本功能服务为“拍摄、美颜、滤镜等”,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三十七)应用商店类,基本功能服务为“App搜索、下载”,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三十九)演出票务类,基本功能服务为“演出购票”,必要个人信息包括:
2、观演场次、座位号(如有);
网信办、工信部等四部门于2019年底印发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为认定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提供参考。
以下行为可被认定为
“违反必要原则
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
的个人信息”
1、收集的个人信息类型或打开的可收集个人信息权限与现有业务功能无关;
2、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或打开非必要权限,拒绝提供业务功能;
3.App新增业务功能申请收集的个人信息超出用户原有同意范围,若用户不同意,则拒绝提供原有业务功能,新增业务功能取代原有业务功能的除外;
4、收集个人信息的频度等超出业务功能实际需要;
5、仅以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定向推送信息、研发新产品等为由,强制要求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
6、要求用户一次性同意打开多个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用户不同意则无法使用。
违规、过度收集的个人信息
可能流入网络黑产链条
此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数据安全研究部副主任陈湉介绍,截至2020年6月底,有关数据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已对主流应用商店分发渠道的4万多款App进行了监测,其中,92.97%的App存在“中高危”数据安全风险,“力保数据安全已刻不容缓”。
面对越界的App
用户可以采取6种措施
防止个人信息被侵犯
再次,向第三方页面提供个人信息要留心。在使用App时,如果遇到跳转至第三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
最后,不使用的App应及时注销账号。换手机号时,应注销旧手机号注册的各种账号。如发现App未提供注销账号功能或注销机制无效,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举报平台
在使用App时
如果发现APP
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
可以通过以下平台举报维权:
受理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平台:
②App专项治理工作组网站(pip.tc260.org.cn)。
举报和反映不法行为的平台:
①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②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www.1232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