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创意经济新高地

面临百年不遇之大变局,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参与全球竞争?创意城市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以文化创新驱动的创意城市正成为国家和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江苏首创建设扬子江创意城市群,这是一种新的制度性创新和地域生产力结构优化的前瞻性探索,是作为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群”的必然担当。

一、以创意经济为表征的创意城市,正在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可持续力量

1、创意产业的高度融合性,使之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占据高端环节,引领形成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创新潮流。从全球的视角看,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具有高度融合性和综合效益性,产业链长,就业面宽,自主创业机会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发布的《文化时代——首张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地图》统计,文化创意产业平均每年创造产值2.25万亿美元。2019年创意产业为英国直接贡献了约1159亿英镑的总增加值,伦敦每六个工作岗位中就有一个来自创意行业,2011至2017年之间伦敦创意产业的就业率增加了31.8%。美国创意产业增速达14%,占GDP30%以上,是美国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

2、创意经济与创意城市的智慧网络性,使之成为发达国家谋求创新发展的新赛道,同时也成为提升城市“世界文化身份识别”的战略首选。创意经济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的主要指标,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英国作为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发布后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随后,纽约、东京、新加坡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大力发展创意经济的同时,也纷纷制定创意城市、创意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

3、创意城市智慧型人才的集聚属性,使之成为网络经济一体化的创新服务经济模式。查尔斯在《创意城市》一书中提出崭新的创意城市架构“五要素”:“好奇心”“想象力”“创意”“创新”和“发明”。创意产业在本质上是生产性服务经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开展“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活动;截至2021年已吸纳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95个城市加入,包含16个中国城市,江苏有4个城市入选。

二、江苏沿江八市充分具备建设世界龙头创意城市群的基础和条件

1、以雄厚综合经济实力,为扬子江创意城市群跻身世界级平台夯实基础。2021年沿江八市GDP总值超90000亿元,占江苏省GDP的80%、是长三角区域GDP的三分之一、全国GDP的8.07%,超过北京和上海两市GDP总和;截至2021年底,南京、苏州、无锡、南通4个沿江城市成为万亿元经济规模城市。从其发展目标看,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未来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万个以上,形成两个以上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创造全球顶尖的数字文化产业走廊。

2、以独有多元的创意产业特色,为扬子江创意城市群创造了“高成长企业”发展前提。沿江八市中已有三市被授予“全球创意城市”: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文学和文化金融的发展,积极打造全国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中心;苏州作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以创意产业、高端数字文化装备制造和特色工艺美术为重点领域,打造国际时尚设计之都;扬州作为“世界美食之都”,以幸福文旅融合产业形塑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3、以重大载体平台高度集中和创新利用的优势,为扬子江创意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沿江八市集聚了21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6家4A级景区、7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十家省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等创意经济发展载体;还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15所、职业院校184所、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4家,平台经济强大而优质。

4、以文化同源为纽带襄鼎互承,为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打造文化共同体凝力聚气。依托扬子江串联的沿江八市,有着共同的长江文化之“根”与江南文化之“源”,地缘相近、业缘相融、人缘相亲、文缘相承,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特别是2025年扬子江段过江通道将突破30条,至2035年将达到44条,每10公里就是一条通道,长江两岸可充分利用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应”。加之长江与大运河在江苏呈十字交汇,造就了沿江八市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双重关键地位,使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成为世界创意城市群高地成为可能。

三、扬子江创意城市群争先进位发展要有更多的创意和创新

对于扬子江创意城市群这一新生事物来说,需要制定一整套切合实际发展的战略、战术与实施方案,整合协同发展创新机制。

第一,制度体制与管理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壁垒。由省有关部门牵头,建立扬子江创意城市群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等机构,出台一些针对性强且有实效的政策和措施,对重大项目、重大投资和重大资金安排等进行统筹协调。

第二,空间格局与产业布局创新,从产城融合、跨江融合、城乡融合的角度,要合理规划“八市一体”的扬子江创意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协调、整合沿江八市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旅游度假区、高等级景区、文化产业重点园区等创新创意载体,构建“扬子江文化产业走廊”;打造南京数字文化产业增长极和苏州创意经济增长极;谋划建设“宁镇扬数智创新”“锡常泰高新视听”和“苏通时尚工艺”三大产城融合一体化组团。

第三,文化数字化与创意智能化创新,重点在数智赋能。全面具体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顶层部署共建“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数字文化产业园”,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数字技术运用为驱动,做大做强影视与融媒体、工业设计、数字出版、动漫电竞、文博非遗、艺术品交易、文化装备、数智文旅、演艺体娱九大重点领域产业,共同构建多个百亿级数字文化产业集群。

第四,市场主体结构优化与成长环境创新,培育多类型、多层次、多元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各市集中推进、建设创意产业核心载体平台,采取“一城一品,一城一特色,一城一集中”或“八城集中共建”的方法和原则,建设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和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第六,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政策创新。引育高端创意人才,壮大数字创意职业群体;推动沿江八市共建“扬子江创意城市学院”;开展数字创意人才专项培训,推进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称有效衔接。

第七,城市形象建构与推广创新。提升创意城市形象国际识别度、美誉度与城市空间品质,完善城市形象识别标识系统,促进城乡协同融合发展;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营造城市浓郁、宽松、有品位的城市创意文化氛围;引导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探索扬子江特色乡村模式的“创意乡村”样板。

第八,“创意产业+N”的多业融合发展创新,高质量建设扬子江世界级城市休闲旅游带。联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深化文旅融合创建示范,创建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景区、度假区和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把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打造成集休闲养生、商务会展、文创科技、品牌消费于一体的世界级目的地。

总之,扬子江创意城市群的建设,对于江苏乃至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关键是根据时代需要创造新业态、新场景、新经济供给,打造“扬子江创意城市群品牌群落”和长江文化特色IP,特别是要创造扬子江城市群的“创意产业共同体”的集合功能,直接进入国际化发展空间的竞争,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扬子江创意城市群应该是世界创意经济的应用先锋地和世界创意人才的集聚新高地。

(作者系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会长)

THE END
1.传统文化12幅绝美对联:解锁和蔼如春的温柔密码,让人心生欢喜贤母似水,德范长存,她的温柔与坚韧,滋养着家庭的每一寸土地,让爱与善良代代相传,永葆家的温暖与和谐。 —10— 宝相庄严,莲台慈蔼,能使凡心生悟性; 雪沙万里,经义千重,更知磨难出菁英。 宝相庄严,莲台之上,慈蔼之光普照,让凡心在宁静中生出悟性,明了世间真谛。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6/06/14421628_1140430636.shtml
2.生肖鼠牛龙兔者,将临殊运,财福双至来自同道来了生肖鼠、牛、龙、兔者,将临殊运,财福双至,诸般顺遂。 生肖鼠,聪慧机敏,直觉敏锐,适应力优。于金融投资、职业抉择之际,常能精准捕机,值环境多变亦游刃有余。来期,其财况将著善,或因睿智投资,或缘职场https://weibo.com/5617654821/P2vxG6NXK
3.晨会分享正能量一段话关于团队1、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这就是团队团结的力量。2、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3、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4、不http://www.10tqw.com/news/view-3455161/
4.兄弟携手同追梦淮北与徐州,人缘相亲、地缘相近、业缘相融,两座城市间的关系密切到如同亲戚手足。 相城与彭城,深入对接、深化合作、深度融合,两座城市同心同向携手书写新的历史华章。 高站位,大手笔,新格局。两座城市的区域协同发展在2021年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 https://www.ahyouth.com/news/20211018/1559681.shtml
5.丰台区王佐镇?长子县对口合作工作座谈会召开郭强指出,长子与丰台区、与王佐镇虽然远隔千里,但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业缘相融,一年多的对口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长子县将以此次调研座谈为契机,紧抓对口合作这一历史机遇,继续在深化对接交流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长子县农业、文旅等领域比较优势,加强互动交流,携手开拓市场,推动对口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https://cz.sxgov.cn/content/2024-09/20/content_13304143.htm
6.昆山与上海交大再“牵手”,校地合作取得新进展!孙勇在致辞中表示,昆山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业缘相融,有着长期的合作基础。当前,昆山正聚力打造精准高效的政策高地、畅通完备的产业链条、近悦远来的宜居生态,诚挚邀请大家到昆山实地走一走、看一看,选择在昆山这片热土共创美好未来。 胡士强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为学生搭建了求职就业的便捷渠道,也为学院科研成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23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