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神话山海,自古至今,文化传承未曾断绝,凝聚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观念,与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岁月的沉淀使得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的融合、发展、升华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让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加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继承者、积极弘扬者和不懈建设者。
百家争鸣,思想激荡,思想文化历久弥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秦诸子、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如璀璨星光闪耀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更是在王朝更迭中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感和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经世济民、天下为公的宏伟志向,在坚持“两个结合”中,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要从价值层面把握文化,强调发挥文化的作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优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善于从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工作的实践之中总结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障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交流互鉴,以和为贵,华夏文明兼济天下,助推全球发展和合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指明了人类社会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文明互鉴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喀山会展中心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中也提到,我们要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助推全球发展和合共生,就要坚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同时准确把握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趋势,牢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干事创业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生机活力,为助推全球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谭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