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肥宅、佛性、秒辞……95后被贴上了各种标签。那么,他们是这样的吗?南都的95后研究报告将带你一探究竟。
择业观
仍偏爱一线城市超半数人接受加班
作为刚刚毕业进入社会的“新人”,95后的择业观与85后、90后的前辈们有何不同?南都民调中心2018年4月抢人大战与90后择业观调查显示,95后选择工作地域时,传统一线城市仍是求职首选,近七成倾向于在北上广深就业,这一比例远高于90后和85后。互联网服务行业吸纳了两成95后就业者,在所有行业中排行第一。相较于各大城市推出的“落户”、“补贴”等人才吸引政策,95后择业时更看重工作前景本身。
消费观
95后成网购主力军超八成人受网红带货影响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互联网全方位渗透到95后生活的方方面面,95后消费观也展现出革新的一面。南都民调中心2019年5月中国社会新人消费调查显示,相比传统的实体零售模式,超八成95后优先选择线上购物。从性别差异来看,近九成的95后男性更加倾向于在线上购物,略高于女性选择“线上购物优先”的比例。
时下网红经济当道,相较于传统的偶像代言,网红带货对95后购买行为的影响更大。调查显示,超八成95后会受到网红种草影响而购买商品,其中,女性受到网红经济的影响更大。近七成95后购买过爱豆同款或爱豆代言的商品,男性经常购买的比例略高于女性。
爱撸猫吸狗爱美妆95后消费新风潮
那么95后都爱买什么呢?根据360推广在2019年9月发布的《2019年95后人群分析报告》,60.2%的95后最爱在线上购买服饰,其次是食品、IT产品和健康美容,占比分别为50.2%、47.1%和46.1%。
“做精致的猪猪男孩女孩”成为时下不少95后的追求,根据南都民调中心2019年10月开展的95后美妆消费调查,将近七成95后几乎每天化妆或一周化妆几次。调查显示,63.5%的95后年轻人在彩妆上的开销一般控制在100-500元之间,大额消费较少,四成95后购买彩妆费用占生活综合支出5%-10%,可见彩妆已经成为了95后年轻人消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外,宠物用品逐渐成为消费新贵。天眼查数据新闻实验室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宠物食品用品成交额增长率已经高于奶粉。南都民调中心2019年5月中国社会新人消费调查显示,36.69%的95后每月在种植植物或饲养宠物上的开销在200-500元之间。
理财观
分期消费渐入人心理财意识增强
以校园学生和职场新人为主的95后,总体存款量较低,被戏称为“隐形贫困人口”。根据南都民调中心2019年3月开展的年轻人分期消费调查,一半95后的存款数额不会超过5万,其中月光族的比例超两成。
随着移动支付中分期消费的推广,分期支付逐渐获取95后的青睐,近八成95后有过分期支付消费。男性有过分期支付消费的比例高于女性约20%。95后选择分期支付消费最大的原因是“不愿找亲朋借钱,分期无需欠人情”,这与其他年龄群体差异较大。
虽然“穷”,但不少95后开始注重培养个人的理财意识。超六成95后适度尝试理财和投资。在进行理财和投资的方式选择上,95后总体会选择比较稳健的途径,如储蓄或定期,占比43.92%,其次是购买基金。在性别差异上,女性选择储蓄或定期的比例比男性更高,而男性比女性更热衷于基金、债券、股票等有一定风险性的投资。
社交观
新型达人偏好线上社交喜欢交流群更注重隐私
同时,根据致趣百川2019年4月发布的《2019年95后用户洞察报告》,43%的95后在使用陌生人社交应用,高于其他年龄群体。此外,6%的95后在同一平台有多个账号,主要原因是不想让不熟的朋友和父母看到。在对隐私权的保护上,95后也表现出了较高的敏感性。为了保护个人数据隐私,33%的受访者在手机上设置了隐私权限,26%的受访者在网络上设置了隐私权限,向企业提供虚假信息的受访者则占19%。
婚恋观
爱情偏佛系脱单很急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开放与包容程度的提高、个人主义的盛行,95后的婚姻观相较于传统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持有“享受单身”、“不想结婚”、“随遇而安”等态度的95后占两成左右,这样的婚姻观念在女性群体中更加突出。
尽管95后在爱情面前表现很佛系、随缘,但是内心仍渴望脱单。调查发现,超半数95后对脱单有“迫切”需求,而且男性脱单的迫切程度远高于女性。问及单身压力时,40.73%的95后表示主要是因为周围同龄人都已有伴侣或结婚,仅自己单身;其次,物质条件不足、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是95后单身的另一重要原因。
问及相亲态度时,大多数95后并不排斥相亲,33.15%的95后受访者认为相亲是现代社会最有效的速配方式。近六成95后参加过相亲活动,且基于亲朋好友介绍的传统相亲活动仍是95后最主要的相亲方式,这表明95后的相亲模式并未完全脱离中国的“熟人社会”,但是较之85后、90后,其比例下降不少。婚恋网站、婚姻中介也成为了95后的重要相亲渠道。经对比,男性对于相亲活动的参与度远高于女性。
近半数的95后希望在26-27岁结婚,只有极少数的95后认为理想结婚年龄“无所谓”或高于30岁。其中,大多数男性的理想结婚年龄在27岁以下,低于大多数女性的理想结婚年龄——29岁以下。
居住观
超七成是“毕租族”超半数考虑在当地购房
伴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和住房租赁政策的完善,95后的居住观同样也呈现出独特的个性。
南都民调中心2019年5月对95后毕业生租房状况调查显示,由于经济能力有限,95后的居住状态以租房居住为主。74.88%的95后表示目前正在租房居住,或者打算成为“毕租族”。
在租住安排上,35.09%的95后受访者表示会与同学或朋友合租,在选择合租的原因上,88.83%的95后都会考虑到“分摊房租,减少经济压力”的需要,66.26%的95后认为合租可以“与室友相互照应,增加安全感”。
在选择整租的95后中,“更自由、有隐私”是最主要的原因,76.99%的95后因为自由度和隐私性而选择整租。女性对自由度和隐私性更加看重,高出男性近10个百分点。
对于自己当前的居住状况,多数95后表示较满意(42.23%)或感觉一般(40.57%)。男性感到非常满意的比例高于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感到不满的比例也更高。
对于95后而言,租房不是长久之计。超半数的95后都有在居住当地购房的打算,表示未来“肯定会”在当地购房的比例高达14.62%,另有37.49%的95后认为自己“应该会”在当地购房。在购房态度上,男性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购房欲望,女性购房态度则相对犹豫。20.25%的95后男性表示“肯定会”在当地购房,高出女性约9%。
生活观
唯“精致”不可弃追星二次元轮番上阵
佛系只是95后外在的伪装,精致才是他们的本质。南都民调中心2019年5月对95后毕业生租房状况调查显示,在提高自己居住幸福感的途径上,95后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整理、打扫房间”,75.76%的95后都会如此选择,这一方式在女性中更为常见。此外,男性还会通过“坚持运动健身”“宅在房里打游戏、看剧”来提高自己的居住幸福感;女性则倾向于通过“种植盆栽或饲养小宠物”“购买家具、装饰品等改造家居环境”来提升幸福感。
精致的生活缺少不了精神层面的消费。在近几年“养成式偶像”愈演愈热的势头中,95后成为了为爱豆买单的重要力量。根据艾瑞网2018年11月发布的《2018年95后养成记》,59%的95后表示自己有喜欢的爱豆。26%的95后为爱豆花过钱,平均一年花费1429元,其中89%的花费用在“观看节目、比赛”上。
此外,被贴上“二次元”标签的95后在这方面的消费也较为突出。根据360推广2019年9月发布的《2019年95后人群分析报告》,二次元用户以男性为主,付费愿望强烈,偏爱手办和服饰,近四成用户具有较强的参与展会的潜在需求。
想看完整报告,请扫二维码!
报告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课题主持:谢斌张纯
执行统筹:南都研究员文轶然
数据分析:南都研究员蔡正广
报告撰写:南都研究员谢小清麦仝历李伟锋文轶然实习生朱月秋何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