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缘化的情感需求,往往成为老人相亲的缘由。“银发相亲”逐渐兴起的背后,隐藏着老人被忽略掉的情感需求,他们迫切想要在人潮中找寻晚年的精神依靠。
经济决定相亲需求
“老人相亲同年轻人相亲有异曲同工之妙,经济决定了他们的相亲需求。”徐晓敏是一位有着2年多婚介经验的专业红娘,接触过不少老年顾客。她透露来店咨询的老人中,年龄在50岁到60岁的老年人占“银发相亲”市场的大部分,这些人中有70%是老人主动要求寻找另一半,其余30%是子女要求老人找另一半。
徐晓敏透露,老年相亲人群中,一般分为有退休金和无退休金两种情况。有退休金的老人相对来说经济条件比较好,家中子女思想也都比较开明,支持老人再婚的概率比较大,且这一类老人更加注重另一半的学识和修养,他们追求情感需求而非经济需求。没有退休金的老人再婚,则涉及养老责任的分配问题,因此阻碍相对来说会比较大一些。这类老人相亲,生存需求大于情感需求,尤其是女性,更希望寻求稳定的住所和生活保障。
“儿女各自成家后,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常常害怕自己摔倒了也没人知道。就想找个伴,说说话,人老了,话却多了。”今年66岁的企业退休人员王守成(化名)告诉笔者,三年前,老伴因病去世之后,他一个人生活,也不爱外出活动,时常觉得内心很空虚。“我这个岁数,也不谈什么爱情,更想有一个人陪着自己说话聊天。”王守成说。
子女、财产、羞耻感老人相亲干扰因素多
在“银发相亲”市场中,老人需要考虑的,往往要比年轻人多,财产分配和儿女是绕不开的话题。双方家庭实力和双方子女实力旗鼓相当的两位老人结合在一起的稳定性,要比这两者实力不对等的两位老人结合在一起的稳定性高。因此,与其说是两位老人的再结合,不如说是两个大家庭的大融合。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哪怕是再婚的中老年人,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李秋芬(化名)今年56岁,她对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和要求,她需要的另一半是能够给予自己一定的物质保障。今年,在女儿的支持下,李秋芬报名了老年相亲,跟着专业红娘,挑选适合自己的相亲对象。
李秋芬告诉笔者,自己不会跟男方子女一起生活,希望能跟另一半单独居住,并且会将自己名下的房产在婚前做一个划分,以免婚后有纠纷,当然,男方也可以有同样的做法,她不反对。
此外,还有部分老人为了消除自己的财产困扰,会选择不领结婚证同居。
除了财产因素外,儿女的态度也是决定老人是否踏入相亲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老人会考虑儿女的意见,甚至会在儿女的反对下,放弃寻找另一半。而因年龄带来的相亲羞耻感,也让他们自身的情感需求往往被外界边缘化。
除了拍抖音,很多老人还喜欢参加各种聚会,在聚会中认识异性,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不少老人表示,自己不想晚年被别人忽视,想要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情感满足。(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