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纷纷走向相亲,自由恋爱失败了吗?

微博上#为什么年轻人抗拒相亲##第一次相亲是种什么体验#等话题下充满年轻人对相亲的吐槽: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相亲对象、过年八场相亲局看了七次《你好,李焕英》……

对于年轻人来说,抗拒相亲就像一种本能。从年轻人所处的“小生境”来看,秉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传统观念的父母和热心肠亲友常常构成一种因爱之名的伤害。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亲戚朋友间的相处,往往会模糊彼此的界限,保持界限感很难。一个大龄未婚青年往往是一个家庭所有成员的心理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硬着头皮,迫于人情世故的压力,咬紧牙关,亲赴相亲战场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生活策略。

即使这样的努力并不一定会有圆满的结果,展现自己积极相亲的态度能安抚为儿女婚事焦虑的爸妈,这也会让他们感受到一定的回报。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向形态各异的相亲活动。

传统的婚恋观念与年轻一代新婚恋观念发生碰撞,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相亲的姿势,“相亲”一词的含义被赋予更多复杂而微妙的意义。

通过“相亲”,你可以从中看见依然牢固的“门当户对”观念,看见双方父母之间的权衡考量和“斗智斗勇”,看见年轻人的婚姻焦虑与“自我确证”。

02

互联网解锁“相亲”新姿势

伴随着年轻一代的崛起,80后、90后逐渐成为婚恋市场上的主力军。相比于70后、6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他们更倾向于利用互联网平台交友。

直播、短视频等新兴社交模式加入到相亲的传统议题中,既还原了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沟通聊天场景,同时也能够体验到社交乐趣。

1.婚恋平台相亲

随着“宅经济”兴起,婚恋交友市场广泛从“线下”转到“线上”,通过大数据匹配、直播聊天互动、互赠礼物的新型“云相亲”体验,在拓宽交友范围的同时,降低交友成本,成为新一代适婚人士的“脱单方式”。传统的婚恋平台,以及相亲直播等等,虽然在形式和技术上有所改进,但在某种意义上仍是传统线下相亲的线上化。

2.社区类平台相亲

网络社区平台形成的基础,源自相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相当于为相亲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做了背景过滤,从而契合度相对较高。这些“同类目”用户聚集在一起,在产生更多的话题以及社区活跃度同时,促进婚恋的可能。

3.朋友圈社交式相亲

所谓“朋友圈社交式相亲”,即一场不用精心打扮、不用准备礼物、不需要见面,只需要加个好友,通过查看对方朋友圈,了解和评估对方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审美,就可以完成的一场相亲。

03

这一届年轻人为何走向相亲?

(一)偶然的恋爱事件发生显得困难

随着个体化社会的到来,人们与原有的社会整合机制之间的脱嵌,个体与建立在阶层、种族、家庭、邻里、职业甚至民族国家基础上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脱嵌。

而伴随高速经济发展,求学、求职导致的迁徙变得频繁,高度流动性让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变得困难。

“相亲”这一古老婚配社交仪式得以回归,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个体化时代的生存境遇使得偶然的恋爱事件发生变得困难。

当代年轻人面临着情境:房价高企、适婚年龄、经济压力,社会结构性压力加大,使得他们越发希望从二人世界获得更多安慰和支持。

(三)年轻人婚恋观的改变与进化

过去家长权威、媒妁牵线、熟人关系等一系列社会装置替代当事人对个人“终身大事”谋划与操办,但是相亲的对象往往局限于熟人关系圈。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相亲给予了年轻人在免除面对面沟通的尴尬的情境下,扩展社交圈子、寻觅良人的机会和舞台。

现代的年轻人普遍追求个性、追求自由,开始主动选择各方面条件匹配的相亲对象。比如参加“985相亲局”的人,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认为“智性恋”比“钱”更重要。

04

相亲是否意味着“自由恋爱”的失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主动参加相亲,是否就意味着自由恋爱的失败?

其实未必。

在传统社会,婚姻是维护父权制价值体系的制度安排。生儿育女,尤其是繁衍男性后嗣成为两性缔结婚姻的最主要目的。因此,婚姻和浪漫情感无关,择偶基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现代婚姻的核心是“婚姻自主权”。市场经济、教育平等、人口流动等为青年婚恋观的转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青年人在婚姻中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更强,婚姻被视为个人之事;青年人更注重自我感受及自主选择,更追求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

“相亲”是一种高效率的社交方式,可以有效地迅速掌握对方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及外貌资本的有关信息。

正因为现代的年轻人普遍追求个性、追求自由、追求高效,不愿意将就,因此主动选择各方面条件匹配的相亲对象,从而将择偶的主动权以及标准放置到自己手中。

然而,尽管“相亲”这件事正在被年轻人重塑。

不可否认的是,“相亲”的内核永恒不变。无论是传统相亲,还是网络相亲交友,相亲者仍然是功利性地寻求“条件匹配”。

有学者认为,“相亲”是一种自我确证的过程。一旦踏入“相亲”的场域,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就会受到一个客体的检验,相貌、学历、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等自我价值在婚姻市场中受到了最直接的检验。

将年轻人相亲行为置于中国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中考察,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学历等条件随着社会变迁愈加重要。

在中国语境下,对于婚姻的讨论是无法脱离实际生活的,现实和情感的考量被捆绑在了一起,因此取舍变得十分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在婚恋市场里永远无法回避“相亲鄙视链”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秦晨.“边际人”及其“中国式相亲”——转型期中国青年的婚恋观与择偶行为[J].中国青年研究,2017(07):5-10+47.

[2]宋月萍.单身族群带来的文化空间与发展向度[J].人民论坛,2020(34):104-106.

THE END
1.婚恋网品牌宣传(婚恋广告策划文案)更有一些婚恋平台与心理学专家合作,通过科学的匹配算法为用户推荐伴侣,这种“心理层面的匹配”不仅让用户觉得平台更有可信度,也帮助他们减少了“随便找找”的消极心态,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具价值感。 不止是“卖”爱情,更多的是“售”幸福婚恋网广告的策划不该仅仅聚焦在单一的商业目标上。它所要传递的不仅是平台的服http://www.aichao521.com/hunl/27666.html
2.婚恋网征婚交友相亲北京相亲,北京征婚交友,北京30岁女择偶条件,学历,收入,身高,生活状况等征婚详细资料和照片,寻找心爱伴侣请选择北京真情在线,凭借最优秀的婚恋顾问团队、最安全的婚介审核模式、最先进的婚恋服务理念,成就最具品质的美满婚姻。http://www.lol99.com/
3.婚介所怎么运营(解读婚介所婚恋平台不能不知赚钱运营模式)可以结合婚恋平台中的会员相亲卡、相亲海报生成功能,生成相对于的相亲卡或者海报去各大婚恋社区进行推广,扫描相亲卡内的二维码进入平台根据其需求进行浏览消费。 总的模式流程就是: 利用人为操作提升自然流量-->将流量引导到婚恋平台-->根据其需求在婚恋平台提供相应服务收取服务费。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68630-1.html
4.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会员欺诈平台,会员要赔平台5万元;平台给会员介绍基本信息造假的相亲对象,却没有同等的赔偿。”韦萍认为,平台的格式合同有违公平原则。今年2月,韦萍向珍爱网讨要说法,珍爱网表示将在服务期内继续提供婚介服务,但不愿赔偿违约金。 随着网络婚恋交友兴起,婚恋交友平台问题频发。据媒体报道,2021年12月,陕西一女子刷信用https://credit.jiuquan.gov.cn/341/122904.html
5.百合网免费沟通免费交友免费征婚相亲百合网--实名婚恋网。1.2亿会员,给你爱情火种。恋爱类型测试帮你找到“对”的TA。http://baihe.com/
6.相亲婚介广告宣传文案标语相亲婚介广告宣传文案 我们是一家相亲婚介平台,线上线下都有,基本是面对县域城市同城相亲为主,更加高效靠谱。平台名称是“微缘牵手”,因需要一句话好记的宣扬用语,特征集相亲婚介广告宣扬文案,要求作品中需要包含“微缘牵手”几个字(分开或连在一起都可以);作品特殊好记,同时能够体现一个亮点。 经过举办征集活动,我https://m.renrendoc.com/paper/204880580.html
7.婚恋交友网站广告宣传语兰州爱缘交友网是一家,真诚纯净,高成功率,通过平台和线下会员见面活动,为兰州地区的单身人士提供严肃婚恋交友服务。特征集一句婚恋交友网站广告宣传语,要求作品独特新颖,简洁、有内涵有创意,一句话或二句均可、12个字以内;语句押韵,朗朗上口、通俗易记、感染力强,让人一看就有想注册交友的冲动。 https://www.wenanmao.com/a/65dbee48fba550b0c408ab6c.html
8.高管突传失联已被刑拘!知名相亲平台被曝侵犯会员隐私卷入“杀猪盘线上相亲信息或有假?网友透露曾遭遇“诈骗” 江苏省消保委于2021年9月26日发布了《婚恋交友平台服务状况消费调查报告》,调查发现所涉平台世纪佳缘、百合网(两家已合并为“百合佳缘”)、珍爱网、我主良缘等5家存在包括但不限于退费规则不明确、宣传承诺不兑现、会员信息审核形同虚设等问题,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719245454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