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农村男子未婚:相亲对象是离异女人带6岁女儿

张正在广东普宁市沙河镇轻纺厂的工作照。图|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张正的婚事——中国农村男子的择偶困境

2016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是“龙抬头”。位于安徽西北部蒙城县的农村在这一天异常热闹,他们有一个上千年的传统:男婴出生后,蓄一根小辫,直到6岁的“龙抬头”这一天,在众人的瞩目和祝福下,一并剪去。主人家要大宴亲朋,以庆贺这个男孩度过了容易夭折的年纪,茁壮成长,当地人叫“办事酒”。

这天,蒙城县辛集镇城西村桔园生产队有3场“办事酒”,整个村落弥漫着锣鼓和鞭炮声。64岁的何素梅回到家,关上门。

她对儿子张正说,“他们喊你去喝酒,我说你有事,你得从后门走。”

“嗯。”张正应完回到他楼上的房间,为了回避父母的逼视,他更愿意独处。

他今年31岁了,单身。在农村,大龄还未婚的男性在道德上是可耻的,那象征着无能、丑陋,或者愚笨。

今年开春,父母命令他一定要把婚事定了,再外出务工。

这天下午,他有一场相亲,对象是一个离异的女人,带着一个6岁的女儿。

“被迫失婚”

何素梅回过头冲着丈夫抱怨,“要是6年前你看紧那女人,咱家也能摆上办事酒了。”

6年前,张正当时的妻子刘霞(化名)瞒着张家,独自前往医院堕胎,随后从这个家庭消失了。何素梅得知打掉的是男婴后,昏厥过去。

张刘二人并没有领结婚证,经人介绍见面2周后就办了婚酒。在稳定的熟人社会中,给了彩礼,办了酒宴,双方的亲朋互相见证,就是成婚了。领结婚证只是有孩子后上户口时才显得必要。刘霞出走后,张家几次到刘霞家讨要6万元的彩礼无果,只好作罢。

从1月中旬,张正提前返乡进行了第一次相亲,直到3月10日这天,他总共只相过两次亲。现在在农村,未婚的女孩太少了。

桔园有453口人,在20岁到30岁之间的男青年有60人左右,其中未婚的有25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约在40人左右,全部已婚,其中部分外嫁。30岁左右未婚的,包括张正在内有7人,寻找婚配的日子并不好过。

往年春节,桔园总有四五家办喜酒的,去年只有1家,到了今年春节却异常冷清,何素梅说,“他们也没一点响动。”

农村大龄剩男的婚配越来越难的问题,绝非只发生在安徽蒙城的桔园这一隅。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2000年开始,他们的研究所团队就致力于对数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对全国28个省(区、市)的364个行政村的性别失衡情况进行了田野调查。

2010年,该所的田野调查团队联合发表了《中国的性别失衡与公共安全——百村调查及主要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发育,城市化进程推进,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交错进行的背景下,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已出现了整体失衡,性别失衡之后所造成的“婚姻挤压”现象(注:“婚姻挤压”是指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同期人群中出现的数量不平衡,由此导致部分男性或者女性出现择偶困难的现象),随着80后这代人步入成年,正在中国的贫困地区逐步凸显,危害也日益显现。

研究人员以20世纪80代初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参照,对我国1980年到2010年间出生人口的性别情况进行分析,推算出这30年间,出生的男性为2.9亿,女性为2.54亿,男性比女性多出大约3600万。姜全保判断认为,从2010年开始,中国还将经历长达几十年的“男性婚姻挤压”,80后的男性中,将有10%至15%的人找不到或不能如期找到配偶。而作为婚姻挤压的最后一级,农村的大龄剩男比重要高得多。

在《百村调查》中,一份针对全国28省364个行政村的3318名大龄未婚男性(28岁以上)的问卷显示,每个村的大龄未婚男性平均达到9.03人。他们中间近80%身体健康,没有残疾,“属于被迫失婚”。

张正身材壮硕,中等个子,微卷的头发盖着宽大的额头,双眼皮,鼻梁短而坚,外貌像母亲何素梅,性格像他的父亲,开口说话总要脸红一会,平时沉默寡言,这也是他结婚困难的原因之一。在《百村调查》中,有63.2%的大龄剩男具有沉默寡言的性格。

何素梅有点想不明白,“我们那代人就喜欢踏实勤快的男子。现在,老实人在社会上混不开了。”

从大环境而言,成婚困难的原因更为复杂,男女比例失衡是首要原因。

1980年秋,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倡“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中共十二大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

这与中国农耕文明中“儿比女贵”“多子多福”的观念产生了巨大冲突,严格的人口指标迫使他们把“名额”和“机会”尽可能留给男婴。

在没有B超前,弃女婴现象曾经很严重。根据姜全保教授等人的研究,1940年前后,中国“失踪”女婴比例曾达14%。解放以后,妇女地位提高,弃女婴现象减少,1960年至1970年期间,女婴死亡率比较低。上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失踪女性”的比例又开始稳步上升。

80年代中期,计划生育政策出现了调整,允许农村独女户生二胎,即“一孩半”政策。二胎成为农民生男孩的最后机会,人为干预更为严重。有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施行“一孩半政策”的农村地区新生婴儿男女性别比高达124.7。

1990年中国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农业户口的生育妇女如果第一个存活孩子是女孩,那么二孩男女性别比达138,三孩时性别比更高达188;而对于已有一个男孩的,二孩性别比则为101,三孩性别比例为108。

据199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1~4岁年龄段的女性死亡率要比男性死亡率高出10%。姜全保教授提醒《中国新闻周刊》,“女婴存活率本应高于男婴。”

直至2000年左右,女婴死亡率开始降低。专家们分析认为,这是因为这时B超技术普及了,借助B超产前选择相对减轻了父母弃毙女婴的道德罪恶感。也因为如此,男婴出生率大大高于女婴。

而在传统观念更为深厚的中西部地区,偏好生育男孩的观念更是坚固。

安徽省是中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传统观念深厚。2005年人口性别比达到了132.2,成为中国出生性别比最高的省份之一。这意味着,安徽省每年有超过有8万名女孩“被选择”未出生,从全国看,这一数据将超过100万人。

以何素梅及她的4个姐妹为例,何素梅与丈夫不识字,是近亲结婚,在两个孩子夭折后,抱养了一对儿女,而后又生了两个女儿,此时已被计生干部盯上,她还是逃到更偏僻的乡下,生下了张正。

她的4个姐妹,家家均有偷生被罚款的记录,偷做B超有2人,弃女婴的有1人。

姐妹5个家庭,一共育有18个子女,其中抱养了7个,10男8女。

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曾一度高于120,远超105的正常值,曾经是全世界出生性别比最高的国家之一。

到了2007年,全国出生性别比已升至125.48,农村出生性别比更高达130.18。

而现在,那些出生在性别比最高的年代的人正陆续进入适婚年龄。

城乡之间,远不止2公里的距离

张正,作为何素梅唯一的亲生儿子,他的娶妻成了这个64岁母亲的最后使命。

在男女比例失衡之下,成婚困难的因素就变得多元起来。

从2000年开始,张正就跟着一班亲戚进了广东普宁市流沙镇的纺织厂,手头有了技术,他的月薪达到4500元左右,可这些小作坊式的工厂,几乎没有女工。每年年底,他将一年的收入交给母亲。他独居的两层小楼,几乎全是靠他挣的钱盖起来的。张家在经济上不算困难,现在,哥哥张勇在屋后另起了三层楼,父母在屋前又建了平房。

张正的邻居吴楷,29岁,因为早年丧父,母亲又积劳成疾,不能劳作,家中并没有多少积蓄。尽管他有一门电焊的技术,收入也不错,但结婚也成了难题。

兄弟多结婚难的情况在桔园不少见,李小军家因为有三个儿子,最大的已经28岁了,却没有一个说上媳妇,甚至没有人给他们做媒。兄弟多,意味着不能独享男方父母的劳动和家产,在彩礼上也会少一些。张家有两兄弟,这多少影响了张正的婚事。

大哥张勇比张正活络许多,能言善道,媳妇也是自己找来的。2007年,大哥张勇结婚,彩礼花了3万元。之后,张家开始给张正物色对象,女孩都厌烦张正沉默寡言,几次相亲都失败了。

到2010年,80后出生的男孩开始步入大龄青年阶段,也是从那时起,农村彩礼突然高涨,两三年间已经涨到了8万左右。张正那年25岁,这个年纪还没结婚让家里有些担忧。

这年,何素梅通过远房亲戚介绍,一个丧偶的女人刘霞走进了张家视野,她的丈夫死于车祸,留下一个4岁的女儿。28岁的刘霞颇显年轻,何素梅让张正从广州赶回来相亲,刘霞竟然很快就答应了,但要6万元的彩礼。张家觉得要得多了,但为了尽快结婚,还是答应了。

结婚当天,刘霞就不愿意与张正同房。没几天,张正要求刘霞一块返厂上班,刘霞不愿意去。3位姐姐坐不住了,第一次冲突后,刘霞不得不去了流沙镇。没几个月,刘霞就以怀孕为由回了蒙城,何素梅和丈夫小心陪伴其左右。突然一天,刘霞趁何素梅夫妇不在,领着女儿,独自来到医院,做了流产手术。

随后,她带着女儿消失了。因为没有结婚证,彩礼也追不回来。2012年,何素梅听说,“她嫁了一个蚌埠人,都40岁了,在市里做买卖的。她还是想进城。”

蒙城县和周边一样,城市化发展比较缓慢。5年前开始了新城区建设,快速扩张的城区正在向桔园挺进,殡仪馆和公交枢纽也新建起来,桔园距离县城不过2公里,从外部看,连排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和城区的差别也不大。可这里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道。抽水马桶的排泄口直对着马路边的大沟,这条水渠成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排放沟,村民缓解恶臭的办法,就是将相近窗门紧闭。路边数个旱厕密集陈列,那是村民收集肥料所用。

何素梅觉得,“水泥路是2年前铺的,如果早点建好的话,说不定刘霞不会走。”

这么拼命地为儿子的婚事操心,何素梅很少问为什么,她靠生肖记年岁,靠节气做农活,按部就班完成她的人生任务,并把这一切规律复制到子女身上。她把这么做的原因归结为“一代传一代”。她也在这种如节气一样的循环重复中,获得自己生命的价值。

她说,“孩子就是更年轻的自己。”张正不仅在秉性与外貌上与她相似,也是在法理上完成家族延续的任务,并陪伴她终老,这种满足感填补了她由生命衰老和消亡带来的恐惧。

此后,张正每年春节都被家人安排了数场相亲。离城远近,道路好坏,婆婆年纪大小都成了农村人相亲女孩必要的考察条件,相亲的花费也涨了起来。

付不起的彩礼

2012年的春节,张家认为既然张正不爱说话,就也找个不爱说话的对象。在邻镇,他谈了一个女孩,叫吴梅,聋哑人士,21岁。吴梅说自己的孩子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是聋哑人,但尽管有风险,何素梅挺喜欢她的,因为她“眼睛亮,反应快”。

两人见面不久,吴梅就要求张正给她买苹果手机,后来又买了笔记本电脑,好几套名牌服装,并陆续借给她几次钱。到2013年年末,张正去提亲,却被拒绝了,她觉得张正年纪偏大,太节约,两人有代沟。吴梅还了向他借的钱,结束了这段感情。

2013年,蒙城县的彩礼已经升到了15万,还有附带的车房要求,处于劣势的男方家庭,会通过提高彩礼弥补自身缺陷,从而产生了示范效应,其他人也不得不水涨船高。在蒙城,有个说法“万紫千红,一动不动”:“万紫”指的是一万张5元钞票,“千红”指的是一千张100元钞票;“一动”则指的是汽车,“不动”是指新房。一场婚礼下来,至少花销30万元。

同在安徽北部地区的砀山县,在2015年3月不得不采用行政手段,治理天价彩礼现象。除了要求公职人员率先做出表率,还倡议群众婚前彩礼要控制在3万元以下。

可就在该月的16日,相邻的丰县孙楼镇三教堂村,农村青年孙某,将准丈母娘与女友杀死后,服毒自尽。起因正是准丈母娘因为长子结婚需要15万彩礼,不得不将压力转嫁到准女婿孙某身上。孙某留下遗书,表示杀人原因是彩礼压力过大。

天价彩礼在西部地区更为严重,有调查显示,在青海省西宁市周边农村,结婚彩礼以每年5万元左右的速度攀升,结婚费用从2012年的10万元增至2014年的25万元左右。面对高额的彩礼,农村的剩男们处境更为艰难。

如果有恋爱对象的,他们首先想到采取未婚先孕,迫使女方父母就范,放弃高额的彩礼要求。桔园邻村的陈瓦房村,25岁的张明辉和女友杨庆子相恋多年,未能结婚,就是因为张明辉无法拿出“万紫千红”的彩礼,并买房买车。张明辉还有一个27岁的哥哥,也未婚,张家父母更无法先答应为小儿子付出天价彩礼。直到杨庆子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杨家父母只好忿忿地收了5万元彩礼,嫁了女儿,但在婚礼当天拿走3万元的全部份子钱。从此杨庆子成了不被娘家欢迎的人。

第三种办法就是娶外省媳妇。在熟人社会中,本地女子仍是绝大多数家庭的首选,婚娶外省媳妇并不是件光彩的事。何素梅觉得,刘霞是亲戚介绍的本地人,但也是半跑半骗的,和外地媳妇也没什么差别。

就在年底到来前,胡丽说父亲病了,还带着张正到医院挂号,但只是让张正排队,并没有进到病房。胡丽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交给张正,提出要借5万块钱给父亲看病,5万就算是彩礼的一部分,她一共只要8万元彩礼。

张正仍旧如实告诉了妈妈何素梅,何素梅约来亲戚商量,大家都提醒她别上当,她心里也感觉不妥,刘霞的事已经让这个家损失惨重了。张正也有些犹豫,何素梅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当时感觉就像赌博,但不赌怎么会有机会。”

之后,胡丽和那个介绍人同时消失,杳无音讯。张正报警后才得知,胡丽同时欺骗了好几个厂的大龄未婚男工人。虽然立案了,可案子到现在仍没有进展。

根据刘利鸽教授统计,1998至2007年间,安徽和县共有22102名女性因婚姻迁入和县,占因婚姻迁入外来人口总数的70%。她们主要来自云贵川等西部省份。而在对38个村庄共计102个村干部的调查中,有90%的村干部表示,自己所在村里有西部省份媳妇的情况,其中40%的村干部表示有外省媳妇逃婚或者骗婚的情况。

3月10日的这场相亲,何素梅已经提前刨根问底,说对方也是老实人。但张正不是很满意,觉得女方长得太“黑”了,孩子还有慢性病。但对方还是开口要了8万元的彩礼。

张正算了一下,父亲已经不能干重活,家里经过这几年的消耗,积蓄已所剩无几。要凑齐8万的话,还需要借6万元的“小利贷款”。何素梅在一家早点铺子帮工,每天凌晨3点起干到下午3点,一天能挣60元,一年的收入只能勉强还上年息。

张正有些犹豫。

3月14日,消息来了,相亲的女子已经谈妥另外的对象,准备嫁给县城的一个残疾人,35岁,但有一处店面,男方彩礼能给10万元。

姐姐张敏在昆山的电子厂务工,何素梅说,“那里面女工多,听说很多人很容易就带老婆回家了。”她让张敏打点好了关系,让张正尽快过去面试务工。张正只能做普工,每月工钱不到3000元,还不管吃住。但何素梅觉得他可以一边干活,一边物色对象。

何素梅说,明年不管怎么样,她都不再催这些亲戚帮她儿子物色人了。她叹息道,“社会变得太快了,那么多亲戚,怎么就不管用了呢?”

最终,张正买了17日回流沙镇的汽车票。这是他第一次不听从家里安排,他说,“没钱更没机会了。”

THE END
1.当别人要我女友联系方式时,我得批评他网红夫妻车上直播时双双遇难 陕西污水处理厂事故致4人死亡 中国对日本等国试行免签 中国主张成为G20峰会的一抹亮色 韩国首尔地铁辱骂中国人 俄传奇飞行员降落太原继续扫货 俄财长:开始使用西方被冻结资产 丫丫的脸逐渐向着正圆发展 美国核航母抵达日本 王楚钦霸气敲桌子 女生半裸遭男保洁刷卡闯入 酒店回应 习近平会见https://m.163.com/v/video/VVGN4IMGA.html
2.风险提示七夕来了小心相亲平台那些“温柔陷阱”“短信电话狂轰滥炸”“不签协议想走难,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推荐时说学历是本科,见面变专科了”……近来,有不少相亲者表示,部分开通了线上平台的相亲机构在线下大搞“轰炸式”推销、“绑架式”签约、“凑数式”服务,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电话短信“轰炸”不断 http://credit.wuzhi.gov.cn/news/content/1565170189970
3.相亲男一直没要我电话号码是有戏还是没戏,打电话和发微信哪个更有爱爱相亲男一直没要我电话号码是有戏还是没戏:没戏的可能性比较大。电话号码就是一种联系方式,联系就是https://iask.sina.com.cn/b/newr9SNzJqmSTn.html
4.60后相亲局,“见面先验资,没有退休金,免谈爱情”相比之下,男同志们就折腾多了。有在网上相亲,交了会员费的,也有想去电视台报名,结果被孩子劝阻的,还有网友要去奔现的…… 大部分老年相亲的结果都不太好,因为他们大多是带着极强的“过日子”目的去——觉得对方不错,吃了几顿饭就想那个人来照顾自己,就像找“带薪保姆”似的。 https://36kr.com/p/dp2152360444432647
5.求解,相亲的男生让我主动联系他是什么意思真的搞不懂这个男生心里在想什么 这个男生是领导介绍的,就是这个星期一中午见的面,见面之前领导并没有通知我,我到了吃饭的地方才知道是相亲,那个男生和他爸爸都来了,因为他爸爸跟领导是好朋友。 当时我衣服穿得随便,也没有化妆,头发卷卷的还有点乱,前一晚还因为工作熬夜脸色不好 TAT 吃饭的时候,我才知道我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6560958/
6.本人男,相亲时遇到了讨厌的腹黑女,甩不掉了怎么办啊(完结所以这次相亲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UP本来想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可是当天晚上! 罂粟的父亲竟然给我妈来电话了! 说她女儿和我认识,正好熟悉,对我也非常满意! 想要订婚!!! 你们没听错!! 要订婚!!! 哪有第一次见面就订婚的!!! ———分割线 UP看了大家的评论! UP再次声明啊,https://www.acfun.cn/a/ac2382093_2
7.相亲男没有看上你的表现相亲男没有看上你的表现 1、不会要联系方式 相亲时,如果男方没看上女方,男方就根本不会问女方要电话,这是最明显的一个男方没有看上女方的特征。 2、借口离开 两人第一次见面正吃饭聊着天,还没吃完饭,突然接电话说各种急事的借口被叫走,走的时候还一直拼命解释自己真的有事,什么抱歉之类的话。 https://www.meipian.cn/1ofe7i5t
8.相亲男表白不联系是什么意思相亲男表白不联系是什么意思 1、对自己的过去闭口不提 如果一个男人对自己的过去三缄其口,闭口不提,说明他心里有鬼。他是在欺感情。虽然说我们不必太过在意一个人的过去,但是当你对他坦白了你的过去,而他却对自己的过去支支吾吾,总是转移话题,那么说明他对你不够真诚。有些事情,确实不应该多问。但是,如果女https://mip.wenshubang.com/biaobai/787931.html
9.防骗篇手把手教你揭穿已婚男:相亲本以为遇到了真命天子,谁知被其实,比较可怕的是,等你真需要找他而见不到人时,你才发现,你手里有的,只有他的微信和电话,除此之外,你根本找不到这个人! 5.除了年轻漂亮,他对你无所要求 试想,你的男朋友或同龄相亲男,谁不是对你要求这个要求那个,可是这个男人,根本不关心你的出身,你的工作,甚至大多人都在意的。换句话说,因为他对你https://www.jianshu.com/p/eea503d3d8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