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30多岁未婚未恋不在少数,因此相亲交友平台十分火爆。不过佛山有不少消费者去相亲平台找对象,结果背上一身贷款......究竟怎么回事?
瞄准单身男女
相亲平台竟成贷款业务“收割机”
家住南海的杨小姐是本地人,今年31岁,单身。2月中她接到世纪佳缘相亲平台的邀约,说有男孩适合她,请她去南海的线下门店面谈,谈完之后杨小姐就背上了15000元的贷款。
好端端去相亲,为何变贷款?杨小姐说,她上门后就被带进了一个小房间,对她进行了询问,包括工作收入、情感经历、择偶条件等等,同时从她的容貌、年龄方面制造焦虑,全过程长达五六个小时。
杨小姐:你年龄也这么大了,赶紧找个人吧,他抓到我的弱点说我要求不高,脱单很容易的,洗脑了五六个小时。
杨小姐说自己收入一般,账户钱不多,但是红娘就拿起她的手机在支付平台上办理贷款,最后杨小姐就获得了一份价值2万元可终身保她脱单的“优惠套餐”。
第二天杨小姐提出退款,经过多次协商,对方最多只退70%给她,也就是说还要扣6000元的费用。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今年31岁的卢先生,无业。以前送外卖的时候月薪只有6000元,但就去了MarryU相亲平台的禅城店交了57600元去相亲,其中3万多元是从各个平台上办的贷款。
卢先生:已经还了2万多,一个月要还2700多还12个月,现在没工作,只能去其他地方借钱,再拿去还(相亲贷款)。
卢先生说现在的贷款金额明显超过他承受能力,而当时办理贷款的过程也跟杨小姐遭遇的基本一致,也是在红娘老师长达四五个小时的“洗脑”后,由红娘老师亲自动手拿他手机办理的。
也有单身人士去禅城祖庙的知爱婚恋服务中心,第一次咨询被红娘老师拿自己的手机划扣了2000多元的贷款作为相亲费用,贷款年利率接近24%。不过相亲平台就连收费凭证、服务合同等全都没有提供给他,他没接受过任何相亲服务,但这笔钱同样没法退。
记者实测:个人资料核实走过场贷款话术“一箩筐”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小强热线一位男记者和一位女记者,分别在世纪佳缘APP注册了账户,隔天就有工作人员邀约记者到南海线下门店面谈。
工作人员:因为你在平台有注册,我要核实一下资料,按照你的要求,我稍后帮你去筛选一下(心动嘉宾)。
用相亲对象吸引了记者后,工作人员就开始推荐相亲套餐,男女会员各有不同,男会员的包婚版12800元,女会员的包婚版是20100元。但两位记者都表示,自己的收入大概五六千元,要购买这个相亲套餐是相当有压力的。
还没有等到记者反应过来,工作人员已经拿着POS机进房,还不断让记者拿起手机,配合他们“排练”贷款流程。
工作人员:比如我扫一下,你花呗是有多少,可以用花呗做分期的。
记者:你现在就马上扫了吗?
工作人员:我就扫一下,你不输密码就好了。
工作人员为记者出谋划策非常积极,查看了各个贷款平台后,还仔细地帮记者算了一笔账。
工作人员:你还有3000元(额度),花呗有3000元,借呗8300元也可以拿出来,加起来就是14300元,(相亲套餐)分12期还,1期也就是1000多。你一个月6000元收入,还了2000元,再还3000元车贷,还有1000元吃饭,也不影响嘛。
工作人员:要扣30%的违约金,你交了钱我们已经给你介绍(对象),你再说退肯定是退不了的,你要想着现在找对象,我好好帮你介绍,而不是想着说后面退了怎么办,这几千块也不多是不是。
市消委会提醒:谨慎办理相亲类服务贷款
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21年的调研数据,消费者在相亲平台实体门店购买服务金额在1.5万元以内的占36.3%,1.5万至3万元的占24.2%,还有0.6%的消费者消费超过10万元。有学者认为,付费相亲确实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但同时也要留意,付费相亲能达到的效果跟单身男女的期望值本来就有很大的落差。
学者表示,大数据平台的配对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无论是婚姻还是爱情,靠的不仅是理性,还有感性,即使经过大数据的精密匹配也很难很准确地找到意中人。
律师认为,相亲平台工作人员诱导消费者贷款交费涉嫌违规,甚至直接拿消费者的手机来操作,已经涉嫌越权,如果消费者产生经济损失,公司应当承担责任,但消费者自身不谨慎审核就办理贷款,也要承担一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