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景区内的一档相亲节目“王婆说媒”走红网络。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以西安为例,近日社交平台上出现多个打着“西安王婆”标签的短视频账号,昆明池七夕公园、茯茶镇景区等地也举行了说媒交友、线下相亲活动,打造了诸如“喜鹊姐姐”“喜鹊婆婆”“金花婆婆”等媒婆形象。
“开封王婆”的爆火,以及同类活动在各地景区的批量化复制,让我们窥见当下单身年轻人在恋爱、结婚方面所遇到的难题。有专家指出,景区相亲活动终究只能发挥“敲边鼓”的作用,打破年轻人的单身困境,还需要从政策角度,在就业、住房、托育等多个方面为年轻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西安茯茶镇景区推出“金花婆婆说媒”活动
半个小时有两对年轻男女“牵手成功”
4月10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了位于西咸新区的茯茶镇景区。从3月30日开始,该景区开设了一档名为“金花婆婆说媒”的活动。与各地景区千篇一律的“XX王婆”不同,“金花婆婆”因此地盛产的金花茯茶而得名,更具地域特色。
活动开始前半个小时,舞台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数百人等候金花婆婆的登台。下午4点半,伴随着一声“要想说媒说的好,就把金花婆婆找”的口号声,“金花婆婆”登上了舞台。
“你们看这女子美不美!”“小伙子爱要大胆说出来!”“金花婆婆”表演者王英在台上用诙谐轻松的话语,调动现场情绪,帮助年轻男女缓解紧张与尴尬。不到半个小时,已有两对年轻男女牵手成功。即使没能成功配对,王英也会送上鼓励和祝福:“掌声把娃鼓励一下。”“今天没有合眼缘的,明天后天一定会有!”
在采访中,王英提到,举办金花婆婆说媒活动,确实受到了开封王婆这一现象级流量的带动,但更多的,是看到了其中当下年轻单身男女对婚恋真实且迫切的需求。
“说媒活动开始十来天,每天都有很多对能够牵手成功。”王英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这些天里有很多让她印象深刻的瞬间:既有一位母亲拿着女儿照片,希望能给孩子找到合适对象的急切神情,也有一个陕北小姑娘在台上牵手成功后脸上洋溢的笑容。“几天后我在景区里又碰见了这个陕北姑娘,和对象手牵着手聊得特别开心,她看见我还专门跑过来给了我一个拥抱,让我觉得特别欣慰和幸福。”
现场观众表示说媒活动能够提升相亲效率、扩大择偶范围
也有观众认为爱情和婚姻应慎重对待
“金花婆婆说媒”活动现场,一位来自山西运城的游客刘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他看来,这种景区里的说媒活动很是有趣。“如果真的能在旅途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那也挺浪漫的。”
除了父母介绍的相亲之外,刘先生还曾参加过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相亲。“这种直播间有时候是红娘和一对男女青年单独聊天,也有好几个男生在一起‘群面’,大家不用进行铺垫,直接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刘先生认为,线下说媒活动像是直播间相亲的“升级版”。“这样既能提升相亲效率,也扩大了择偶范围,还比线上相亲更可靠一些。”
现场另一位欧女士认为,这种说媒活动随机性太强,两个陌生人只在台上有过寥寥数语的交谈,却在台下观众的起哄声中“脑子一热”,随即“牵手成功”,还称其为“缘分”,确实不够理性。“我主要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围观,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但爱情和婚姻毕竟不是儿戏,还是应该慎重考虑。”
2022年25岁至29岁人群未婚率过半
专家建议应从政策层面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无论是开封万岁山的“王婆”,还是西安茯茶镇的“金花婆婆”,这种说媒活动的火爆以及可复制性,折射出了当下适龄单身青年的婚恋困境。
对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认为,“开封王婆”等说媒相亲活动触及年轻人找对象难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并将传统说媒方式与现代婚恋文化相互融合,因此得以爆火。相比过往高大上的电视相亲节目,“王婆说媒”更接地气,能够更广泛地面对具有婚恋需求的年轻单身群体。
王晓勇说,“王婆说媒”活动对于推广婚恋文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婚恋问题和单身困境的思考。各地举办说媒相亲活动,应该结合当地文化特质,打造自身独特的表演风格,避免为了噱头盲目跟风模仿。
“一个三观正、明事理的媒婆形象主持人,能够促使年轻人勇于追求爱情和幸福,帮助构建正确的家庭伦理和价值观念。”王晓勇说,但解决当下年轻人的单身困境,并不是只靠景区活动就能完成。
王晓勇表示,解决年轻人单身困境和婚育难题,对于延缓社会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关乎文化传承、民族延续等宏大话题。相亲节目对其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还需要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应政策,在就业、住房、托育等方面予以支持,解决年轻人婚育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