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问题在80年代末期就有人从银行资产多元化的角度提起过,1993年、1994年已有学者吴晓灵、周小川等从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等角度进行过探讨,本次政府将债转股问题付诸实践,是期望借鉴美国处理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经验,通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借助债转股的方式,解决我国金融业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问题,化解金融风险,同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三年解困的进程。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不良资产的回收率。
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如转让、出售、置换、打包处理、证券化、债转股等;对于大量中小债权,可以通过出售、拍卖、转让等方式处理;但对于大宗债权,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理,能够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
(2)推动国有企业的解困进程。
债转股可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使部分因负债率过高、利息负担过重的国有企业通过债转股扭亏脱困。
华能集团是中国国有企业100强之一,成立于1988年8月。目前,华能集团由其核心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公司)、9家成员公司、400家子公司构成,同时还直接控股30家海外分支机构和海外公司。其中,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和山东华能电力开发公司两子公司先后于1994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如何对子公司实行有效控制、如何考核其业绩,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成立伊始,华能集团就在不断地进行探索。
一、对子公司的控制
中国华能集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企业、成员公司和经营单位。第一层为母公司,第二层为子公司,第三层是另一种类型的子公司(即所谓的经营单位)。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过热期,华能集团曾经还有过第四层和第五层。但是,经过几年重组和改进,华能集团现在只有三个层次。
以前,母公司对子公司只考核“两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和“一个人”(总经理),对子公司监管不严。这种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因为它无法控制子公司决策错误及其由此所产生的巨大损失,而且这类损失常常是不可逆转的。“事后控制”的风险相当大。
目前,中国华能集团对其子公司既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又实行必要的监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1)人事控制。包括经理人员的任命,全年报酬的确定,以及对每个子公司中各职能部门职位数目的确定等。(2)投资控制。现有规定是,投资金额超过一定限额就需母公司批准。如对一些大的子公司,自主投资限额为3千万元人民币,小公司则为5百万元。(3)财务业绩控制。每年的财务目标即为上一年的实际经营成果。财务业绩从三个方面来评价:利润、净资产报酬率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从结果看,几乎没有哪家子公司不能达到它们的目标。期望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是15%,但电力业务由于政策性补贴等因素,其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稍低,为10%左右。
二、华能集团的业绩考核制度
镇长2007年年度考评述职报告
今年我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大力实施“312”工作思路,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全镇呈现出了经济跨越发展、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以山区开发为契机,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一是浆砌渠道3600米,整修支毛斗渠防渗13000米,长生口、乏驴岭、河东、东关、梁家钻打深机井5眼,配套4眼;二是抓出美国黑薯、油菜、油葵6700亩等特色种植户300余家;三镇财政列支40万元,栽植乔木13万株,灌木63万株,成活率达95%以上;四是新增养鸡户6家10500只,新增养猪户4家140头,养羊户5家155只。
二、以项目建设为目标,提升镇域经济档次。一是以环境建设为基础,搭建镇域经济发展平台。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煤炭运销深加工、化工石开采开发基地,目前两大工业基地已容纳各类企业100余家,完善城镇建设基础项目,对项目建设从招商、开工、投产实行“一条龙”服务机制,先后为重点项目解决问题15余起,项目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是以龙头项目为核心,打造镇域经济增长的强势板块。以龙头项目带动镇域全面发展,今年先后完成了石家庄矿业有限公司制碱石灰岩深加工工程、4个运输公司、佳昊、金宇等大型项目,其中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8个,1000万元以上2个,2000万元以上1个。三是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人为本激发工作活力。将项目细化量化到镇村干部身上,年终按照岗制考核指标,根据得分多少落实奖惩。截至11月底,全镇8项重点工程全部完工,
三、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契机,推进新农村建设纵深发展
全镇文明生态村总投资320多万元,整修两委办公室4个,硬化街道450米,安装路灯54盏,粉刷墙壁3000万平方米,改厕80多座,改厨600余户,清理垃圾5200方。多方筹资投资70万元,完成了核桃园“红盾乐”、霍家庄“六合同春”、乏驴岭“卧龙台”、黄沟“雪山公园”、尹西河“河边公园”5个农村公园和8个村的村民活动中心的建设工作,并向村民开放。
本文作者:常娜工作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国内外设计教育简述
室内装饰材料与绘画材料的和谐统一
具体的教学手段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启示
1.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与各国行政改革的浪潮是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并获得巨大成功时,与“市场失灵”相伴随的“政府失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理,不仅使政府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成为“万能政府”,而且政府对外管理的实际效率也很低,在不少方面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政府中官僚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支出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要求政府进行改革。人们在“实用主义”、“小政府意识形态”、“商业动力化”④等思潮的影响下,要求政府把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物品(服务)民营化;推进社区主义,建立理想的政府、市场、社区三足鼎立的公民社会;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用企业精神再造政府,把企业管理中的组织文化注入到政府组织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婚姻习俗婚姻形态亲属关系人生仪礼
一、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视角下的婚姻习俗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的早期研究,主要以婚姻形态进化理论为代表。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学说。进化论提出以后,对婚姻形态以及婚姻仪礼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摩尔根(I,ewisHenryMorgan)在研究中全面引人了进化论,提出与社会形态相对应的婚姻形态进化理论。在摩尔根看来,人类的婚姻形态经历了从杂交、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演化过程。此外,摩尔根还极为重视婚姻形态研究,认为它是家庭形态的基础,而家庭形态又是亲属制度的基础。换言之,亲属制度有赖于婚姻规则。基于这种思想,摩尔根率先提出了亲属制度理论,用以分析婚姻问题。这种研究视角一直为后来者所沿袭和推崇。
在20世纪中叶,结构功能论和结构主义理论秉承了摩尔根的研究思路,将婚姻纳人亲属关系的分析中,分别形成“家系论”(descenttheory)与“联姻论”(alliancetheory),并且就社会关系的原动力问题展开学术争论。这两种理论还有不同的表述版本,例如,纵向理论与横向理论、血统理论与姻亲理论、“继嗣理论”与“交换理论”等。当然,这些表述上的差异,并不影响理论阐述和学术争论。家系论强调亲属制度的纵向关系,主张代际关系的接续是社会组织的基础,认为婚姻是家庭之间的关系‘它不过是社会结构的重新组合而已。家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拉德克利夫一布朗
一、引言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分析
现行的牙买加体系下,多样化的货币调节机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既提高了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自主性,也增加了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有效性。因此,在维持国际经济正常运行、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方面,牙买加体系的建立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这一时期,汇率波动频繁,国际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收支失衡加剧,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频发……种种现象表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内在缺陷。这一缺陷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性根源①。这种以单一主权货币为中心的全球储备货币结构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多元发展格局不适应,美元作为主权货币的国内政策功能与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不适应,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与跨国金融交易日益频繁、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形势不适应。具体而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储备体系不稳定
传统国际金融理论认为,本币币值的变动会引导国际资本的流动,而无需过多国际储备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然而,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建立,世界各国对储备的需求并没有减少,这种需求主要通过美元资产来满足。美国凭借其储备货币发行国的核心地位支撑了连年的赤字消费②,并获得了巨额的铸币税收入③。同时,这一地位使得美国在危机期间可以依照本国需求独立地制定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向其他国家“溢出”这一政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储备资产单一化使得各国货币地位不公,“特里芬两难”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这严重危及了储备体系的稳定性,国际收支失衡和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也在所难免。从中长期来看,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美国的巨额外债、美国货币供给的急剧增加、美国的巨额赤字,所有这些长期因素都指向一个结果:美元贬值和美国通货膨胀(余永定,2009),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必将成为威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堰塞湖”(管涛,2009)。
爱情电影作为一个类型电影,影片中展现出来的纯真的爱使人们在享受的同时,更给人们一种向导,使人们的情感得以抒发,健康而美好,这是一个主旋律。当人们热切地盼望爱情出现的时候,这就是在沙漠中的一抹绿色,灰暗生活中的一个亮点,它可以使人们感同身受,有了情感的一种宣泄,成为人们慰藉心灵的一剂良方。众所周知,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的艺术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描绘的都是爱情这一主题。在电影作品中,爱情是人们向往的美好事物,这是人类最伟大、最永恒的主题之一。借助电影这个媒介,人们可以更真诚地审视生活中的爱情,将爱情中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是人们追求的理想,是对爱的一种向往。
爱情电影泛指以爱情为表现主题并以爱情的萌芽、发展、波折、磨难直至团圆结局或悲剧式结局为叙事线索的类型电影。确切地说,爱情片往往以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展开,以传统影视结构来说,电影以二人的相识为故事的开端,以两人的感情发展为影片的主要叙事重点,主要展现爱情双方是如何从相识到相爱的,电影中会刻意安排一些波澜,使爱情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这也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相一致,在经过了叙述爱情的主要经历之后,以恋人的团圆性结局或者悲剧性结局收场。爱情片主要以爱情的艺术表现为主要吸引点,一般以对爱情的追求和为了爱情产生的矛盾为推动力,这也符合爱情是艺术创作主题的要求。
一、爱情电影的历史脉络
其次,爱情电影的文学渊源。很多电影都源于文学作品,两者之间可谓唇齿相依。爱情片往往定位于一种受到爱情叙事传统影响的类型,很多的爱情片在创作的题材上、叙事、主题表现上都具有文学性,是文学作品给其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爱情的篇章最早可以从《诗经》那个年代看出,中国古代的爱情是很单纯的。
例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了一个贵族子弟追求一位淑女以及求之心切的心情表达;“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就描写了女子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以及真挚的感情流露。到了汉代,乐府诗的很多作品描绘了爱情与婚姻生活,他们对爱情的表白直接明了,毫不掩饰。《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生死相伴的爱情,这个故事被多次搬上荧屏,影响深远。《上邪》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语气犀利,表现了情侣之间对爱情的深切渴望以及对爱情忠贞的决心。唐诗中也有很多描写爱情的经典词句,使爱情故事具有新的境界。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都是爱情的经典诗句。之后,无论是宋词还是元曲乃至明清的传奇小说,都对爱情这个题材进行了不同的叙述和深层次的创作。以曹雪芹的《红楼梦》最为经典,作品展现出了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爱情悲剧,以薛宝钗、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在这个封建社会体系中,恋人之间的真心相对最终被封建包办给打破,使整部作品蒙上了一层悲壮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