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都是利用受害者“轻松赚钱”心理
通过高额回报诱惑刷单
以成功返现获取信任
由于本金在骗子手上
受害者往往会因为想挽回损失
而失去思考能力
被骗子牵着鼻子走
最终得不偿失
一起来看看几起身边的真实案例
案例1
张先生通过短视频APP观看投资教学视频,经视频指引通过一个聊天软件加入投资群,在群内有导师直播投资课程,也有客服在知道参与任务的方式和流程,经不住诱惑的张先生下载了一个证券投资的APP,充值方式为通过线上购买黄金制品,并邮寄至指定地址。
张先生认为邮寄地址有实际收件人信息便防松了警惕,先后9次购买黄金制品进行充值,共计花费10余万元。直至8月初,因家中急需用钱提现时,才发现该平台关闭,无法提现,遂报案。
案例2
近期,市民赵女士在浏览购物App时,有人主动询问她要不要兼职做刷单任务,赵女士当时表示想赚点钱,于是没有多想就根据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
案例3
苏女士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手机下载了该软件,进入APP后,又有客服教她在群内发送数字“1856”,并截图核实。苏女士按客服的引导做完任务后,对方给她返了小额佣金。随后,该群中另一个昵称为“CDA-吴夕冰”的用户私信苏女士称,参加“益生元”商贸购单平台的活动返现更多,苏女士尝到甜头后没有丝毫犹豫的认购了金额更大的任务单,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后共计转账9笔,被骗39万元。
“刷单就是诈骗”
出现频率非常高
但仍旧有很多人被刷单
“迷了心窍”
甚至在民警面对面劝阻时
仍旧执迷不悟
这又是为什么?
01
投机取巧贪婪心理
过程短、返利快、零门槛、无风险
骗子的谎话确实具有“诱惑性”
不少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甚至有的人“蜜汁自信”
企图“反赚”骗子一笔、及时抽身
02
羊群效应从众心理
在许多骗局中
受害人起初有一定警觉
但当被拉入群聊
发现“所有人”都在从事这一行为
并且都在“炫耀财富”
原本的心理防线就容易被攻破
而骗子也在一步步“耐心”钓鱼
直到受害人暴露出彻底的信任心态
03
心有不甘侥幸心理
一定意义上
刷单受害人到最终已经出现了
“赌徒”心理
甚至控制不住自己
总想着
再试一次就能回本
殊不知再多次的尝试
只会越亏越多
及时止损、果断报警
才是正确的选择
谨记:
,刷单本身就是违法的。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贪图小便宜,不存在侥幸心理,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若需兼职,请通过正规渠道;任何需要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千万不要缴纳任何违约金、保证金、解冻金等;切莫陷入“低投入、高回报”的陷阱。
如遇被骗,保存证据,尽快拨打110报案!
原标题:《【预防电信网络诈骗】购买黄金做任务?刷单又出新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