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咨询,市民如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可致电咨询。
三是举报,市民如果发现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线索,可通过该专线举报。
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开通,其他地区正在逐步开通之中。“96110”反诈专线威力初显。2019年共向各地推送预警线索170万条,劝阻受害人101.6万人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6.1亿元。随着今年以来,更多地方开通96110反诈专线,无疑会发挥更大作用。
比如“95”号段,本来规划用于跨省或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客户服务短号码、电信业务接入号码等,因此一般情况下企业申请下来的“95”号段号码是5位或6位数。后来,为提升使用效率,用于电信业务接入的“95”短号码可以申请扩展位长至8位,如确有需求,可扩展至13位。如此一来,企业申请一个号码后,实际使用的号码能够成百上千拓展。如果个别企业将其中一部分号码转卖,就有可能最终流入违法者手中。
95号码按用途可以分为三类:服务型企事业单位客户服务号码、公益服务号码和其他业务接入号码。
如何区分是否为推销业务?工信部列出了一个小口诀:356,放心接;110,认真听;其他号,要辨别。
96号码则属于地区性号码,每个地区分别放号,外地拨打需要加区号,这个由省通信管理局审批,对于公司的注册资金要求也比较低,每年缴纳号码占用费即可。
电信诈骗多发套路推陈出新
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电信网络犯罪数量已占犯罪总数的三分之一,且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增加,成为第一大犯罪类型。2019年,全国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0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3万人,同比分别上升52.7%、123.3%。今年上半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0.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2万名,同比分别上升73.7%、78.4%。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是最努力的一群人,他们总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如何将套路翻出花样。以下是广东网警巡查执法最新总结的几种主要电信诈骗手法,以及应对措施。
1.冒充客服诈骗惯用伎俩。
见招拆招:对于主动联系自己的各类客服,一定要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的身份,尤其是当对方提出退差价、高额赔付或者奖励的时候,一定要谨防猫腻,千万不要贪图便宜,特别是手机验证码绝对不可透露给他人。
2.代办信用卡、贷款惯用伎俩
见招拆招:勿听信网络上可以快速办理信用卡、低担保或免担保办理贷款的消息;办理信用卡、贷款一定要到正规银行和金融机构办理。
3.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类诈骗惯用伎俩
再以“了解投资平台漏洞”、“平台内部工作人员可以操作”等理由引诱事主下载“投资APP”、转账投资。在投资初期给予小额回报获取信任,事主进行大额投资后会被拉黑,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见招拆招:网络博彩是违法犯罪。“网站漏洞”、“微投入高收入”都是设计好的骗局,“炒股群”、“虚拟货币投资群”都不靠谱,群内除了被害人,其他全部是诈骗分子。
4.购物交易诈骗惯用伎俩
利用“更低价格、直接线下交易”、“拒绝使用网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如支付宝等)”、“预交订金或保证金”等方式诱骗事主进行线下直接交易,从而逃避网上交易安全系统的监控,待事主付款后就销声匿迹。
见招拆招:要谨慎选择交易对象,核实网站是否合法,认真阅读交易规则,注意保存有关单据、必要时要截图保存有关证据。
5.刷单兼职诈骗惯用伎俩
以招聘人“刷信誉”、“刷等级”为名让事主通过网络支付为网店“刷单”,并承诺退还本金并支付一定数额的好处费。当事主转账以后,诈骗分子就会失联,或以“保证金”、“手续费”等名义继续对事主实施诈骗。
见招拆招:刷单本来就是违法行为,不参与刷单,更不要为所谓的网店转账垫付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