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值七夕的时节,万松书院更是热闹非凡,还看到了现在大叔大妈对于给自己孩子挑对象时候的各种新奇要求:
而恰巧,杭宝在探寻七夕氛围的时候,也有找这位“飞猪阿姨”了解过!
兴趣相投成新主流
其实相对于往年的一些“有房有车”等硬性物质条件,现在不少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想法。在父母看来,找的是能够陪伴孩子一生的人,兴趣相投才能走得更远。
“我一开始只填了一个信用分800以上,因为人诚实讲信用是最重要的,我女儿看了我这个(要求),不满意,她说既然这样你就把飞猪会员也加上吧,我要找能和我一起玩的人。”对于喜欢旅游的女儿,张阿姨也是满脸无奈。
最后仔细想了想,张阿姨又觉得女儿说的对,“找对象确实应该找兴趣相投的,两个人有话讲,以后也有人陪她一起旅游,这样我们也放心,所以我就把这个给加上了。”
“我也是做了调查的,这个飞猪有打通一些旅游大牌的会员,住酒店啊、飞机啊,其实都是有优惠的,那我觉得这样也是属于会生活的那种,毕竟赚钱辛苦,太大手大脚的去花这种我是不支持的。”
“那我得把那些看视频的软件vip会员条件给添上了,我家女儿整体抱着iPad看电视剧,得找个能和她一起看电视剧的人宠着她才行。不然相处久了没共同语言那可没处后悔了。”一旁观看的沈叔叔打趣地说道。
悄悄在变动的相亲条件
以往,无论是85后还是90后,在相亲时总逃不过“房子”与“收入”这两个词。基本上房子和收入已经成为一个硬性的门槛,而在今年,却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除了年龄、身高和学历等硬指标逐渐降低,有事业心、善良、工作稳定,三观正等词高频率出现。大多家长更注重双方基本素养,比如知书达理孝顺、气质佳、有份稳定工作等。
“我们来之前有商量过的,有些条件是必须的,比如年龄要差不多,最多相差四五岁,另外就是一定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换句话说,就是能自食其力,这样的女孩子性格也会比较独立,不会太娇气。”
“工资是多是少,那要看两人相处之后了,如果少,但他们自己能接受,以后日子就过清苦点也没什么,如果收入不错,那当然更好。我们家那小子也喜欢旅游的,我在想我要不要也加上这么一点。”
刘叔叔一边和杭宝念叨着自己的要求,一边仔细看着蒋阿姨刚刚挂着的相亲简历。
现场一位阿姨在看到信息后,主动与张贴信息的阿姨交流着:“我儿子性格很好的,他爸爸是医生,我也是教师,孩子不抽烟不喝酒的,你看家庭就知道了。”
逛完男女专区,又来到海外角专区,清一色的兴趣爱好条件简直惊呆了小杭。
仔细想想又瞬间淡定了,当物质基础得到满足不再成为隔阂,唯一的隔阂也就就只有精神层面的满足了。所以海外角的相亲条件中对兴趣爱好可是十分的严格。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在万松书院的这场相亲盛宴上,相亲的主角总是不在场的。替子女择偶,家长与家长面对面时的焦虑、紧张,各种情绪交杂,最后呈现出一张张审慎的脸。
杭宝觉得:当家长成为相亲代言人,感情这种事情就根本不可能被提及,剩下的只有量化的择偶条件。但从以前的物质到现在的精神需求,也可以说家长们也是在不断的进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