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7年9月,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疑遭骗婚被前妻逼迫自杀身亡一事持续发酵,也将促成二人交友的婚恋交友网站置于风口浪尖。此后,关于婚恋网站会员注册和实名制认证存在安全隐患的讨论从未停息。
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一些婚恋网站会员注册门槛低,背后隐藏的黑色交易十分活跃。一些不法商家宣称,30元就能办假身份资料进行实名认证,108元就能买到全套生活照和视频。
2017年9月,民政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意见》要求婚恋网站须严格执行实名制。然而目前多数婚恋网站仍普遍存在着注册门槛低的现状。在某婚恋网站,记者发现只要填写一个可接收短信验证的手机号,就可以注册为会员,而性别、年龄、身高、学历、月薪、婚姻状况等个人资料可以任意填写,中间不需要经过任何审核环节。
该婚恋网站客服告诉中国之声记者,虽然网站设有实名认证通道,但并非强制,“现在呢是建议您进行实名认证,您的身份证信息需要填进去,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也要上传,包括您本人也需要上传照片,认证是要等待审核,需要有24小时到48小时的审核期。”
根据媒体此前报道,在一些购物网站上,有卖家公然批量出售婚恋交友网站实名制账号。支付30元购买某婚恋交友网站的实名制认证账号后,便可以收到一套账号、密码,并附带三张某男士手持身份证照片。而卖家出售的实名制认证业务还可以指定注册条件,年龄、性别、学历、收入、婚姻状况等个人信息随意订制。
婚恋网站实名制为何迟迟难以落实?
去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建立健全婚恋交友信息平台、婚介婚庆服务机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协调推动工商、工信、公安、网监、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推动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在婚恋交友平台的严格执行,加强对个人用户信息保护的监督执法,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婚介行为。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婚恋网站作为以婚介为目的的平台,考虑其服务的特殊性,要承担的内容审核和监管义务要比其法定责任更重。
对于实名认证用户资料的真实性,某婚恋网站客服人员表示,此前的确有虚假资料存在,但目前该平台认证需要进行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的话,我们这边也是在不断的加大打击力度,以确保资料的一个真实性,像因为之前的话认证可能还没有这么完善,会有存在,但是现在就不存在这个情况了。现在我们还需要对着面部去识别,如果和发现和身份证上不是一个人,是不会认证通过的。”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认为,推动婚恋网站“实名制”,作为平台方更应健全发布信息内容的审核管理机制,不能徒有其表,“关于实名制,到底只是实名注册还是包括了实名认证?我们知道很多的互联网应用,他的实名注册仅仅是要求用户提供一个身份证号码,但这个身份证号码他可能会核对一下身份号码是真是假,但是是不是本人持有的他不去核实,那这种实际上还不是真正的实名认证。实名认证就是要保证身份证是真的,同时和注册者本人他是同一个主体,那这里边就需要采取一些技术和管理的措施保证这一点。”
在赵占领看来,之所以实名制目前并未严格执行,或许是由于此类网站出于成本及商业利益的考虑,“其实这种人脸识别、视频认证系统是很简单的,但样的话会增加他成本,同时提高它用户注册的门槛。有些这个婚恋网站它考虑到成本,另外很多太严的措施会导致他的用户门槛比较高,用户量增加受影响,他可能基于这样的一些商业利益的考虑,也不愿意完全去采取这种更严格的措施来保证实名制。”
专家:婚恋网站和婚介中心承担同样义务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称,互联网再大也大不过法网。也就是说,在没有婚恋网站之前,婚介中心该承担什么样的义务,那婚恋网站也要承担同样的义务。婚恋网站对于用户注册所填写的信息负有审查义务。婚恋网站与用户之间属于居间合同关系,如果用户由于相信婚恋网站中存在的虚假信息或者误导信息,并且与该网站的用户交往,遭遇骗婚或者遭受财产或人身损害,受害者首先应当找侵权人。对此,侵权人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找不到侵权人,婚恋网站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要履行居间合同里的居间人所应当履行的居间义务。如果索赔未果,又由于婚恋网站提供信息不准确,受害者可以起诉婚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