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恋类节目还没有像2010年这样大热之前,一些地面频道播出的婚恋类节目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收视表现,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的老牌婚恋节目《相约星期六》当年与《玫瑰之约》等节目一起开创了婚恋节目收视的辉煌,这几年来,婚恋节目的热潮逐渐褪去,但是《相约星期六》却始终坚持,通过不断的改版、创新,上海地区收视率始终保持在7%以上,在上海地区综艺节目中一直名列前茅;浙江民生休闲频道于2009年2月开播的纪实类相亲节目《相亲才会赢》,播出首月在杭州就取得了3.98%的收视率,列杭州所有频道自办节目的第九位。
从播出周期看,2010上半年婚恋类节目有日播也有周播,更有一些频道安排了婚恋节目带,如浙江民生休闲频道周一至周五播出纪实类相亲节目,周末则播出综艺类相亲节目。日播的相亲节目时长一般为30分钟左右,周播节目的时长则在60-90分钟之间。
除了独立的婚恋类节目外,也有频道在自己的传统名牌节目中加入婚恋版块,如安徽卫视就在综艺节目《周日我最大》中加入了"缘来是你"版块,而上海电视台星尚频道也在名牌节目《今日印象》中加入了相亲版块"缘来就是你"(表1)。
传统的婚恋节目,参与的嘉宾一般是多男对多女,他们通过自我介绍及做小游戏互相增进了解。如今的婚恋节目在表现形式、节目内容及节目包装上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节目形式上,男女嘉宾或是以一对多,或是以一对一;在节目表现手法上,或是采用综艺形式让节目充满娱乐性,或是以纪实的手法来呈现相亲的过程,以真实感、亲切感取胜。笔者归纳了当下婚恋节目的几种新类型:
在此类节目中,每一轮互动中,将有一位男嘉宾(或女嘉宾)接受多位异性的选择,被选择嘉宾通过短片介绍自己,有选择权的嘉宾则通过亮灯或灭灯来表达自己对被选嘉宾的态度,通过几轮亮灯选择,最终决定现场是否有男女嘉宾能够速配成功,牵手离开。这样的游戏规则使节目在进行过程中始终充满悬念和戏剧性,男女嘉宾能否最终牵手是节目的一大看点,而每段短片放完之后的亮灯情况同样牵动人心。从节目包装上看,此类节目无论舞台的舞美设计还是嘉宾的造型打造,走的都是时尚靓丽路线。从参加节目的嘉宾来看,与传统婚恋节目中略显腼腆的嘉宾相比,这类节目的男女嘉宾往往性格张扬,敢秀、爱秀,在现场的交谈中不时语出惊人,久而久之这些颇具特色的嘉宾也成为了节目的一大看点。
亮灯类的婚恋节目虽然观赏性较强,但是从节目本身来说,参与嘉宾大多来自不同城市,即使在节目现场成功牵手,最终能否走到一起依然存在疑问。而随着"马诺事件"、"富二代身份事件"的曝光,嘉宾身份作假,节目对于主流价值观缺乏积极引导等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让人觉得,此类婚恋节目更像是在做秀,缺乏寻找另一半的诚意。
另一类比较典型的婚恋节目则是走平实路线。节目组将有相亲意向的单身男女约出相见,这样的约会通常都是一对一见面,摄像师全程跟拍相亲过程,节目编导有时会出镜充当男女嘉宾的爱情顾问,为他们支招。在整个相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状况,如亲友团发表意见,或前女友突然到访等,电视镜头也会忠实记录下这些小意外,呈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此类节目一般采用纪实的拍摄手法,制作成本比较低,用镜头向观众展示一段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相亲故事,带给人难得的真实感。太原百姓频道的《相亲进行时》、温州新闻综合频道的《相亲对对碰》以及重庆都市频道的《凡人有喜》都是此类节目。
纪实类婚恋节目的嘉宾,一般来自同一个城市,希望通过参加节目来择偶的目的性也比较强。但相对于综艺类婚恋节目来说,此类节目更强调功能性,观赏性则略逊一筹。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类节目形式以外,还有一些婚恋节目运用更为多元化的形式来加以呈现。北京电视台2009年开播的《选择》,虽然不是新节目,但是其采用的谈话节目形式倒是在诸多婚恋类节目中另僻蹊径。节目一开场,男女嘉宾先单独上台,通过与主持人及现场爱情顾问的聊天,娓娓道出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择偶标准,然后再请嘉宾同台,互相进行选择。《选择》的节目气氛温馨融洽,并且充分发挥了北京人"能侃"的特点,主持人、嘉宾和爱情顾问之间的交流往往妙语连珠,不时迸发出幽默的火花。
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在2010年新推出的《黑暗约会》则是采用了真人秀的形式,让三男三女入住别墅,通过不同的环节在黑屋约会,最后选择自己的中意对象。节目的游戏规则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以貌取人"的局限,也使得节目更具趣味性。类似的真人秀型婚恋节目还有上海电视台星尚频道的《星尚之旅》。
多年前,以《玫瑰之约》为代表的婚恋类节目曾经风靡一时,创下收视佳绩。但随着节目生命周期的发展,这类婚恋类节目的收视日渐平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就如时尚总是一个轮回一样,2010上半年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代表的婚恋节目又以全新的形象重回荧屏,这些节目的收视表现也悄然发生改变。
2010上半年,婚恋节目的收视率一改前几年不温不火的情况,《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多档节目在全国取得了良好的收视表现,不仅如此,一些地面频道开办的婚恋节目也有效地带动了播出频道的时段收视率(表2)。
这些新开播的婚恋节目播出以来收视表现不一,但是大多数节目收视率呈上升趋势(图1)。
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百里挑一》四档省级卫视播出的婚恋节目在71城市的观众构成为例,婚恋节目传统受众——45-54岁人群的比例为22%,而25-34岁年轻观众的比例也达到了21.4%。我们同时也看到,与这四个频道晚间时段整体的观众结构相比,四档婚恋节目15-24岁、25-34岁人群的比例略高(图2)。
在收视竞争激烈的杭州,最高峰时期,省台、市台共有4档同类节目播出,这些节目中有3档是2010年推出的新节目,但都在杭州地区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表现(表3)。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婚恋节目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乱象":部分婚恋节目存在嘉宾身份做假的情况,有时为博眼球,嘉宾之间往往恶语相向,或是发表"拜金主义"等不正确的婚恋观。对此,国家广电总局于6月9日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帮助婚恋节目向婚恋本身、向服务性回归。
婚恋节目接下去的路该如何走下去?会否在无序的同质化竞争中成为昙花一现?婚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只要身处在繁华都市的单身男女有情感交流的需求,婚恋节目就会有良好的成长土壤。关键是,如何在娱乐性和服务性中巧妙地找到平衡点,使节目长远、稳定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