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种过年习俗介绍

在平度,挂轴子也是过年的重要习俗。轴子,一般分为“家堂轴子”和“财神轴子”两种,财神轴子一般与家堂轴子并列挂置,家堂轴子居西,财神轴子居东。若年内家族中人有人亡故,要在轴子的适当位置天上亡者姓名或姓氏,以示为亡者确立了牌位。

守岁拜年,团圆过大年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在平度,守岁有两种情形,一种守到半夜,一种守到天明。到晚上12点时,全家人就要吃年夜饺子。而这吃饺子也是有讲究的,饺子内除了普通的馅,还会有包有硬币、红糖、年糕、大枣等,谁先吃到这些带讲究的饺子,预示着谁在新的一年有好运。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同时,本族男性老少之间还要相互拜年,春节中还要给儿童压岁钱。正月初二、初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提醒

过年有禁忌说话要注意

在春节中,也有很多禁忌。记者了解到,在平度,一入腊月门,就不能说不吉祥的话,而且在春节期间,说话办事要谨慎仔细、轻柔和蔼,不能大声吆喝,不能打骂孩子,说话时也应尽量避开死、穷、病、输等不吉利言语的谐音。对于馒头出现风干裂纹的现象要说“笑了”,饺子煮碎了要说“挣了”。

另外,还有初三前不扫地的的习俗。传说,平度有一对兄弟,哥哥天性贪财,霸占了家中所有的财产,住的是宽敞的房子。弟弟天生善良,住在破茅草屋子里,生活非常穷苦。除夕之夜,财神爷化装成一位老乞丐来到人间。财神爷先到哥哥的家,结果被赶出门外。后又来到弟弟家,善良的弟弟热情地将他请进屋子,端了碗热粥给他喝。财神爷非常高兴,就对他说:“孩子,过年的时候,家里没用的东西不要倒,地也不要扫,这些都会变成宝。”弟弟听了财神爷的话,每到过年的时候,从不扫地,不丢没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变成了地上的银子。后来,人们在过年,尤其是在正月初三之前就再也不扫地了,这个习俗一直沿袭下来。

本版文/图记者官印浩

妇女外流与西南民族婚姻习俗的变迁

我国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来看,主体分布在该区域的少数民族达25个,且多为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这些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尤其是在婚姻家庭习俗方面,更是各具特色。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生活在这一区域的许多民族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缔结婚姻机制。所谓“传统”是流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个概念,对它的定义也处于动态中。本文所言之传统,是指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因子,并在一定的群体中获得共识与认同,同时对于人们的行为起到某种规范或指导作用,甚至是社会建构的基础。但由于传统变动不居的特性,当其在某种内因或外力的诱导下而发生较大的改变,并且成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时,必然会引发与之关联的其他社会文化事象发生变迁。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西南民族妇女的大量外流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引发某一族群社会文化发生变迁的重要因素。对于西南许多民族社会而言,传统上,妇女流动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流动者本身,还关联着她的家庭、家族与社区,其中的逻辑远非“嫁”与“娶”的行为过程所能包含。妇女外流既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一定社会文化变迁之因。

一、通婚圈的扩大

通婚圈是因婚姻关系的缔结而形成的一定社会圈子,既可是地理范围的概念,也可以是人员流动的机制。一些学者认为,“通婚圈是影响通婚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各区域之间进行交流的网络。通婚圈也称为择偶范围。一般来讲,通婚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等级通婚圈,即指一些人把自己的择偶范围限定在一定的阶层、种族、宗教和教育标准之内,以此为范围进行择偶;另一个类别是指地理通婚圈,即人们常说的婚域,它指的是通婚的地域范围。”在人类学界,通婚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许多学者看来,婚姻关系是民族社会建构的基础,而通婚圈又是这种建构的重要机制。不同的通婚圈,既是族群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获取社会资源的一个途径,还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在交通不便、对外交流较少的情形下,许多民族社会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通婚圈。对于许多西南民族来说,其通婚圈主要表现为:民族内婚、村落内婚、支系内婚、相邻村落之间的通婚等。从中可看出,择偶范围既表现为族群意识、层级观念,也表现为空间地理要求。

民族内婚即以同一民族为优先择偶对象,只有在这一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其他民族。同时,在一些民族内部通婚的范围内,还保留着交表婚(姑舅表婚)的习俗,即异性同胞兄妹子女之间的优先婚,如彝族、侗族、苗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景颇族、独龙族等。他们往往视为之为“亲上加亲、雪上加凌”的好姻缘。水族民谣说:“表哥表妹正好恋,表妹不要表哥钱。牛圈起在田埂上,肥水不流外人田”。苗族俗话把姑舅表优先婚叫“姑姑女,伸手娶”,史书中将之称为“还娘头”。村落内婚是指村落内部不同家族的异性之间的通婚。村落是个自然空间,也是一个社会空间,人群的互动使这一空间充满生机,而婚姻在其中则起到连接不同家族人的作用。西南不少民族有“好姑娘不嫁寨外”之说,如哈尼族奕车支系女子外嫁,在当地人看来,多是那些有缺陷之人,传统观念认为,如与外族人通婚,死后都不得安宁。

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西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的大量外流,这些民族传统的通婚圈被打破,族际通婚、远距离通婚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传统的婚姻网络也由此遭到破坏。往昔因通婚圈外的通婚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社会压力不复存在,有的甚至还以此为荣耀。如贵州榕江车江一带的侗族,长期实行族内、村内通婚,现在60多岁的老人大多为此类婚配。但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情形逐渐发生变化,不仅与外族通婚现象越来越多,而且许多女孩还远嫁安徽、江苏、山东、广东等省的汉族,同类选择不再成为出嫁女子考虑的条件,村民对此也从最初的不齿到默许,再到习以为常,甚至主动应从。族际通婚的扩大必然带来原有亲属关系的重组,村落内部的社会关系从原来的联络皆有亲和盘根错节也变得明晰,依亲属网络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结构由此也出现裂变。

二、择偶标准的变迁

三、婚恋习俗的变迁

然而,这些习俗均随着妇女的大量外流而逐渐消失。笔者在中学时代于侗族地区所见的行歌坐月、不落夫家的习俗没有了,在婚礼中对歌的场景也湮没在遥远的记忆里。由于许多女孩外流的方式较多,或在外打工后就直接到男家,或由掮客说和在未见男方面的情形下就贸然远嫁他乡,或者就自己跟着所谓的熟人直接到流出地,其婚嫁过程简单而直接,没有了往昔繁琐的过程和仪式,也无近地的亲属关系网络,过去因之而相互依存的习俗乃至民间技艺也随之而流失,如纺织、挑花刺绣、歌舞以及乐器制作等等,随之而流失的还有固有的一些价值观和社会联络体系。长此以往,民族妇女的外流必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极大冲击。或许有人会说,妇女远嫁是好事,但要知道,当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而是一个群体时,它给流出地的影响事实上远非民族风俗习惯方面,还将影响到社会秩序、社会建构、婚姻关系等的常态运行。

四、结论与思考

立秋啥习俗?吃饺子抢秋膘晒干菜

“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相当大。“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就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此外,一过立秋,晴多雨少,秋风送爽,最适宜晒干菜。

立秋当天,北方有“吃饺子、抓秋膘”的饮食习俗。立秋后气温由热转凉,食欲开始增加。秋季气候干燥,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滋润食物。

城市,习俗的葬礼

从前讲究一乡一俗,但在共冶一炉的大都市浪潮里面,俗不可耐,俗也不可复得。

风俗从具体的层面来讲,无非就是婚丧嫁娶和饮食起居的行为特点,古代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以及文化交流的族群界限,不同的地域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宗教政治的影响便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风俗习惯,对于中国这么大疆域的国家而言,风俗的多样性简直就是社会学者做研究的丰富宝藏。

但是工业文明的浪潮席卷世界之后,没有一寸土地可以在更为强势的文明前幸免,甚至于这成为了甄别进步与落后的标准,而工业时代的一大变迁就是城市化,随着科技进步全球化的的到来,城市化更进一步向着都市化迈进,年轻的有雄心壮志的人们纷纷离乡背井挤进大都市的舞台,在新的生活容器里,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现代的城市无疑是一座大熔炉,这里不像乡村一样通过血缘关系和习俗传统来划分族群,在高速的信息交换中完成沟通需要的新一代人必须学会彼此迁就,只有在、如此才能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所谓的流行文化有时便是彼此间的最大共识,于是,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抹去自己身上太多“不合时宜”的东西,然后共同进入一种无差别的状态。

所以除了说话的口音,你可以很容易区分老北京老上海和老广州,却很难把三地的新人类甄别出来,在相互迁就和适应的过程中,大家都发现祖上的一些风俗习惯渐渐在自己身上消失,在这个风俗消亡的过程中,即使是资源优势明显的本地土著,也和千里之外的异乡人一样,都是弱势群体,于是,城市成了消弭我们差别的厂房,每一天的生活都有对过去的淡忘,慢慢构成了习俗的葬礼。

可能有功利的提问,这些民风旧俗有什么用?这除了构成我们的身份认同以外,也同时使得我们的生活不那么单调乏味。

闫涛

20xx海峡两岸“传统与现代的可持续设计”论坛于近日在江苏省江南大学举行。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和中国台湾学者曾启雄、杨朝明、黄位政、翁振宇等与会。

论坛以研究专题考察、讲座、专题设计成果展示与发布等形式探讨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传承与发展。与会人士表示,在社会转型期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所面临的问题是: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生活逐渐脱节,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日渐淡漠,导致传统节日功能逐渐淡化,甚至失传。这就要发掘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与设计的关系,用文化创意搭起传统与现代沟通的桥梁。

冬至不敌圣诞小青年多不知旧南昌习俗

今天,是西方的节日平安夜。在热闹街区、商场和小店中,随处可见贴着雪花、白胡子圣诞老人的卡通形象和悬满礼包的圣诞树,整个城市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圣诞节日氛围。

而就在圣诞老人到来之前,中国人还有一个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那就是冬至。12月21日,南昌度过了一年一度的冬至节令,但记者调查发现,相对于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南昌冬至习俗已经被年轻一代淡忘。

老南昌有哪些冬至习俗传统节日该如何热起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A现象

冬至不敌圣诞

孙女不愿回家过冬至

周青家住安义县,为了不回家过冬至,还和年迈的奶奶吵了一架。周青说,从前湖校区赶回家要两个小时,第二天一大早还有课,何必这么奔波。“而且这两天我们班还在筹备圣诞舞会,很忙的。”在这些年轻人看来,冬至的重要性,可没法和圣诞相比。

“都说冬至大如年,这一天很重要的。吃饭其次,还要上坟、祭祖。祖宗传下来的重要日子不过,一定要去过洋节。”孙女的推脱,让70岁的奶奶很是不解。

商家热炒圣诞元素

一进入12月,一股红色的圣诞浪潮就席卷到我们身边。各大商场的橱窗上早就喷上了雪花、圣诞树的图案,门口也挂好了大幅“圣诞促销”、“给你爱的人挑选一份圣诞礼物”等宣传海报招揽顾客。“我们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胜利路一家将整个柜台装饰成圣诞房子的柜台经营者说,“因为我们的商品主要针对的是年轻人,圣诞促销策划也被老板最看重。”

不少西餐厅和娱乐场所的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平安夜的套餐销售情况很好,有八成座位已被预订。一位餐厅经理说,以前餐厅推出的圣诞套餐以情侣为主要消费人群,近两年全家圣诞晚餐也很受欢迎。

12月21日是冬至,记者走访发现,许多超市只有冷藏食品柜前摆着一排冬至饺子促销的彩旗。与圣诞套餐的火热预订相比,冬至饺子在餐馆里被挤到了一角,大多数餐厅负责人表示,不会因为冬至的到来额外提供饺子套餐给顾客。

B调查

传统习俗渐被淡忘

冬至怎么过年轻人说不清

至于冬至怎么过,不少年轻人都说不清楚。“就和平常一样呗,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女士说,冬至这一天,她也是正常上班,和平常一样吃饭,没感觉到有什么节日氛围。反而是对于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她更加期待。

调查发现,不少南昌人知道过冬至有扫墓的习俗,但年轻人大都不会特意去;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过冬至和平常一样,没有特别感觉;只有少数年轻人表示会陪长辈去扫墓,或者吃一顿饺子。

“我们原本计划冬至,在街道搞个活动。没想到响应的人非常少,而且都是老年人。还有年轻人反问我们,为什么不搞圣诞活动。”红角洲某小区工作人员感叹道。

老人重视冬至但也逐年简化

而在采访的一部分中老年人中,大部分表示都会好好过冬至。调查发现,50岁至60岁的市民选择会在冬至扫墓,吃团圆饭。70岁以上的市民最重视冬至,除了扫墓还要祭祖,对家庭成员聚集的要求也最高。

家住红谷滩绿湖豪城小区的老袁早就已经买好豆腐和水饺,冬至当天还去了灜上扫墓。“我小时候住在万寿宫附近,那个时候嘛,家家早上买好青菜豆腐,有条件的人家还要喝老母鸡汤。到中午之后,家家摆好祭桌,在烧完纸钱后,还有很多人家往房梁上抛酒菜,很有意思。”

对于现在过冬至的气氛,老袁表示比以前简化多了,吃个水饺、烧个纸钱就完了,而且现在几乎家家住高楼,一般都不在家祭祖,去扫墓的人也少了。

C揭秘南昌人怎么过冬至

扫墓,让祖先过个清爽年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汤圆、长线面的习惯。那南昌人是怎么过冬至的呢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是个老南昌,他告诉记者,冬至这天,南昌人有扫墓的习俗。据清同治《南昌县志》记载:“冬至,祀祖于祠。有以腊作腊梅粘枝上卖者,人争买之价逾真。”南昌地区群众利用冬至节纪念祖宗、扫墓、整修坟墓。

“近些年来,扫墓的人越来越少了,除了交通不方便外,还与丧葬习俗的变革有关。”梅联华说,古时冬至扫墓要给祖坟拔草、添土,就是告慰故去的亲人,让他们清爽过年。而现在城市的墓地已经没有了坟的概念,因此这些习俗也渐渐消失了。

吃热豆腐,预示来年红红火火

冬至这一天,南昌人还会唱一首“九九”民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普通节气,也是九九民谣里的第一天。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只能“屈指”度日,通过对于天气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观察,编成了九九歌,广泛流传,以数九消寒。

为了驱除寒冷,除了吃饺子,南昌人在冬至这天还要吃上一碗热豆腐。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冬天到了,喝一碗热豆腐不但能暖身子,还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热热乎乎。

旧时这天村村都有冬至会

梅联华介绍,农历十一月初八前后,是一个时令节日,又是传统的祭祖日,俗有“冬至大似年”之说。旧时这天村村都有冬至会,凡16岁以上男子都要进宗祠参加祭祖仪式,村上人口出生、死亡和嫁娶,大都在这天登记(也叫“上谱”)。

冬至也是民间“腌”“霉”的好时节。有句俗话说“冬至腌肉骨也好”,因此一般在冬至节以后开始杀猪腌肉、霉豆腐、用糯米蒸酒等活动,为过年做好物资上的准备。

D观点冬至为何被冷落

冬至有文化内涵但不够通俗

“冬至是中国农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教授说,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一种文化和农业文明中人类的智慧。

他认为,冬至之所以受冷落,是因为冬至文化不够通俗,而且没有自己的标志和符号。离圣诞节还有一个多月时,很多商场就被圣诞礼品摆满了。可冬至呢有冬至树吗有彩灯吗而饺子也不是冬至独有的食品,平时也有。所以,年轻人想不起过冬至,也是有客观原因的。

节俗变迁是社会发展规律

各种过节新形式的相继出现,使得传统旧俗更显冷清。实际上,在许多专家看来,这是一个极为正常的现象。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邓虹对此表示,民俗历来都有继承的一面,也有发展的一面,社会环境会发生变化,民俗内容当然也会发生变化,哪些能够保留下来,哪些又会逐渐被人遗忘,这都是个自然的过程。

“现在与以往的农耕社会相比,娱乐活动不知道要丰富多少,古人受当时条件所限,吃顿饺子就是好的,但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随时都可以吃饺子。”邓虹说,时代在变,民俗的内容就一定会变。另外,从社会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各种文化都在交流和碰撞,互相吸纳,互相借鉴,“这其中就有一些文化会被摒弃,对此我们没必要抱着和九斤老太一样的想法,历史发展自有其筛选的过程。”

文化载体改变致传统习俗消失

“我认为,这些传统习俗消失的原因在于承载这些习俗的文化载体如今已经不存在了。”谈到这些逐渐消失的传统风俗习惯,梅联华表示,中国传统的节庆文化与国外相比差别较大,国外的圣诞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与其国家主体关系不大,因此无论是古时,还是现代,这些节庆习俗的文化载体还在,其习俗也就传承了下来。

“虽然这些传统的习俗逐渐消失不见了,但人们对节庆的情结是不会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庆文化的载体也会逐渐发生改变。”梅联华说。

E思考

传统节日如何热起来

学西方借商业来炒作

说起冬至,某文化传播公司的副总监杨先生最怀念的就是大学时期每年冬至都和同学们一起包饺子的情景。很遗憾看到现在冬至被满大街的圣诞礼品挤没了。

在杨先生看来,中国人热衷于庆祝西方国家信奉的耶稣诞生日,实在令人不解。洋节更多的是被商业炒作火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不是也应该傍上商业来炒作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不少市民赞成杨先生的观点。“什么时候过冬至有过圣诞的氛围,我也会期待冬至这个节日。”乐客在线网友“灵儿”说,中国人可以学习西方炒作圣诞节的经验,通过商业运作炒出像圣诞节一样的一个世界性的节日,让西方人也来过我们的节日,当然这需要全民参与。

造一个比圣诞老人还牛的符号

江西师范科技学院教授黎传绪认为,我们的传统节日,尽管很有历史渊源,也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但是并没有真正发展成为一种节日文化,只是吃一顿饭而已。

“您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商业运作发展中最需要什么样的辅助”记者问黎传绪教授。

学古人冬至放假怎么样

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教授认为,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漠视冬至,是因为对一种文化符号的不了解。

余悦表示,冬至这类传统节日,就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社区里的老年人对冬至印象深刻,所以就会很开心地要去过这个节日。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了解这个符号的象征意义,自然不愿意过。

“造成这种不了解的原因之一,是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世界越来越扁平化,人们之间的交往,更注重空间的并存性,像大洋彼岸的节日,你可能很容易就了解了,文化的象征意义也变得多元化。”余悦说,“所以,圣诞节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符号,容易被年轻人接受。”

“而且,圣诞节的外延比较广。比如它有圣诞老人、圣诞树这些实体,象征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欢乐等。”余悦教授认为相对而言,冬至等传统节日对载体的开发和挖掘,还不够深,所以年轻人越来越淡漠。

F解读

冬至为什么大如年

从气象来说太阳“回归”了

冬至这一天,对于位于北半球的中国,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正因为如此,冬至便成为历法上重要的节气之一,又称“冬节”。

“冬至是一个节气性的节日。这一天阴阳交替,之后阳气回升。古人对于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农耕社会,这个节气很重要,过得很隆重,大家会去庆贺,渐渐就成了节日。”梅联华说。

从习俗来说代表年终有归宿

简单来说,在古代农耕社会,冬至这一天代表了种植和腌制食物、酿酒的开始,是重新再来的起点,预示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至,表示年终有所归宿。所以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余悦教授说,按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糍粑,参与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包括绍兴、金华原来都很重视过冬至,家家户户都要打年糕、做米酒、进补、祭祖之类的。

“许多地方选择在冬至这一天做食物,比如酿酒,只是和这天的气候有关,因为在这天酿的酒味道特别好,容易保存,包括糍粑也是一样的。”

从传统来说这天要祭天祭祖

在古代,冬至节非常重要,人们一直是把冬至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的。先秦时,每逢冬至,君主们都不过问国家大事,而要听五天音乐,百姓们也可不事生产,而在家尽情玩乐。

汉代以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冬至节这一天都是很热闹的。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这时候,全国都会放假,还有许多庆祝活动。和过年比起来,当时的统治阶级更重视冬至,渐渐也就流传下“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THE END
1.赶集直招找工作附近赶集直招找工作截图赶集直招找工作介绍 最新版更新说明(2024-11-16) 我们修复了一些已知问题,提升了性能和使用体验,欢迎使用 介绍 招聘找工作求职兼职平台。赶集直招找工作,一般又称赶集直招app,赶集网找工作附近app。赶集直招——真实企业直接招,找工作无套路工资高、离家近、稳定、福利待遇好的工作应有尽有。百https://m.pianwan.com/app/13815
2.赶集征婚相亲交友网站标签:赶集交友, 赶集婚恋, 赶集征婚, 赶集找男朋友, 赶集找女朋友, 赶集婚恋耍朋友, 赶集同城婚恋交友, [点更新]网站描述:赶集婚恋交友是*大的中国同城婚恋交友网站,是交友征婚第*选择,强大的婚恋征婚交友搜索功能,爱情速配网站*选,找男女朋友?征婚?就来赶集婚恋交友网https://m.023dir.com/site/13092.html
3.赶集婚恋是正规平台吗赶集婚恋是当前市场上较为知名的婚恋交友平台,它致力于为单身人士提供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配对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相亲方式逐渐被互联网婚恋平台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赶集婚恋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赶集婚恋平台的正规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赶集婚恋属于赶集http://www.wedating.cn/hunl/q27960.html
4.速配真诚秀随缘 编号:2071323 男52岁 离异 山东 乳山市 大专 本人1972年生,大专毕业,年轻时因病错过大好时光,现身体恢复良好。于2015年因思想沟通问题,结束了一段5年的半路姻缘。自感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同时骨子里过于 只听他 视频 2024-11-14 22:45 随缘 http://m.supei.com/m/attachlist.jsp?uid=2071323
5.交友征婚版主:交友征婚 收藏 今日:0|主题:24965|帖数:442370 嘉偶相亲 本地真实靠谱相亲平台 免费注册 区分https://bbs.ph66.com/thread.php?fid=2258
6.赶集网找房子租房子赶集直招app介绍 赶集直招app,一般又称赶集网app,赶集网找工作app,赶集直招找工作,赶集网找工作附近app,赶集直招找工作附近。赶集直招——真实企业直接招,找工作无套路 工资高、离家近、稳定、福利待遇好的工作应有尽有。百强名企入驻,轻松入职知名企业,让你在亲朋好友面前面子十足。随时随地,一对一直接沟通老板https://os-ios.liqucn.com/yx/13815.shtml
7.盘点国内八大婚恋网站,哪个更靠谱?6、赶集婚恋 赶集网旗下的婚恋网站,是以同城为概念的大型交友网站,借助赶集这个平台为单身人士提供婚恋服务。 7、58交友 58同城旗下的交友网站,是以同城为概念的大型交友网站,借助58这个平台为单身人士提供婚恋服务。 8、淘男网 是一起以女性权力为主的交友网站,颠覆了传统男追女的交友模式,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21/12/12874450_630800810.shtml
8.徐财星:赶集交友如何PK专业婚恋网站此举犹如在已经由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三分天下的婚恋市场,横空杀出一匹黑马。而世纪佳缘,更已经在5月11日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了中国“婚恋网站第一股”,珍爱、百合等也传出将要相继上市的消息。 赶集网凭什么进入婚恋交友市场?它还有机会吗?近日,TechWeb采访赶集网,其产品运营总监徐财星向TechWeb讲述了赶集交友https://www.techweb.com.cn/people/2011-07-04/1060092.shtml
9.正规免费的相亲网站有哪些相亲找对象哪个网站好接亲网正规婚恋、只为找对象服务;网站真实、安全、成功率高;会员写信、看信、留言免费;收费很低、且可赚积分消费。 2、赶集婚恋 赶集婚恋是依托赶集网自身的专业婚恋,以结婚为目的的,其特点是同城和免费。目前赶集网的所有基础服务都免费,包括无障碍,如私信、关注、、在线直接聊天等。 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118029.html
10.赶集婚恋网介绍官网地址中国最大的免费婚恋交友网站,交友征婚第一选择,全国百大商业网站之一/中国目前最大的分类信息门户网站/领跑国内生活信息类网站--赶集网旗下产品,十佳婚恋网品牌 赶集婚恋交友简介:是最大的中国同城婚恋交友网站,帅哥美女如云,是交友征婚第一选择,强大的婚恋征婚交友搜索功能,爱情速配网站首选,找男女朋友?征婚?就来赶集http://b2b.makepolo.com/pinpai/b188249.html
11.哪个相亲网站不收费目前网上口碑最好的婚恋网站,主要特色:正规婚恋、只为找对象服务;网站真实、安全、成功率高;会员写信、看信、留言免费;收费很低、且可赚积分消费。虽然没有以下三家网站出名,但是由于其独特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在网上广受欢迎,好评很多。 2、赶集婚恋 https://m.douban.com/note/530130969/
12.赶集生活婚恋交友夫妻相怎么玩手机资讯3533手机世界赶集生活不单单可以找工作,也可以在这里交友哦!可能还有很多朋友都博学多才不会玩吧!现在就跟手机世界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赶集生活婚恋交友夫妻相玩法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相关教程:赶集生活如何开通店铺?开通店铺方法 1)首先先打开【赶集生活】,进去之后点击【婚恋交友】。(如下图)http://www.3533.com/news/7/201411/109184/1.htm
13.男子婚恋网站扮女性同时与10余男性交往施诈骗自此,周某变本加厉,他注册了女性QQ名三四十个,发到世纪佳缘、珍爱网、赶集网等婚恋交友网站,以“出差在外钱物被盗、家中急需用钱、做手术”等为由,向男网友实施诈骗。少则100元,多则上万,先后有10多人中招。2011年8月至今年1月间,他先后诈骗了近3万元。(正剑 焦川 陈翔)https://www.chinanews.com/fz/2013/04-03/4700168.shtml
14.赶集婚恋交友一键登陆发私信1.0免费绿色版下载赶集婚恋交友一键登陆发私信是一款针对赶集婚恋网而出的登陆私信群发软件,可以将用户的帐号登陆后一键群发私信给其他异性用户,功能简单实用,非常方便,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用户不需要那么麻烦地逐个私信。 功能特色 一键登陆一键群发 自定义编辑私信内容 一键采集用户信息 https://www.jb51.net/softs/292905.html
15.赶集婚恋交友一键登陆发私信软件下载1.0免费绿色版赶集婚恋交友一键登陆发私信软件是一款赶集婚恋交友的辅助软件,这款软件能够帮助你一键进行登录赶集婚恋网,同时还支持对站内好友进行一键群发私信,使用赶集婚恋的用户可以试试这款软件哦,快来下载试试吧! 功能特色: 一键登陆一键群发 自定义编辑私信内容 一键采集用户信息: 使用说明: 1、首先准备好一个赶集账号,并且在https://m.qqtn.com/q/69519
16.service.sxsina.com/xxxr19499523.shtml婚恋网站遇到骗婚女人翟昕昕类似软件 JapanesegⅰrlsMoⅤies一AdultHot… 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黄瓜插比黄色网站 国产zljzljzlj日本久久 人妻啪啪网站 富婆和两男3p 在二搂看美女洗完澡出来穿衣服的视频无遮正面 日韩一级黄色视频不卡 日老屄 老太太性史 国产91极品寻欢探花外围 免费看非州黄色片无码http://service.sxsina.com/xxxr19499523.shtml
17.5291婚恋交友网5291婚恋交友网(www.yh5291.com)免费发布分享各类婚恋交友、同城交友、交友速配、旅游交友、游戏交友、婚介交友等各类交友信息资讯。http://www.yh52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