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在58同城上找工作,差点上当受骗了,希望你们给身边的朋友说说,在网上找工作时长点心眼,别受骗了。”前几天,银川晚报新浪微博收到网友“阿-依-舍”的爆料,称朋友应聘银川某星级酒店司机时差点被骗。
这出骗局的过程很明显,不过还是有人信以为真。昨日,记者向网络上登记的北京路这家酒店求证,对方一听是咨询招聘信息的,就说已经有很多人来问过了,酒店没有在网上发布过类似信息,招聘一直由人事科负责。“跟我们没关系,有人在行骗。”
网络诈骗“盯”上了年轻人
色骗、利诱让人防不胜防
现如今,互联网越来越成熟,网络成为很多人购物、娱乐、求职的新型工具,一些不法分子也瞅准商机,通过网络,钻空子实施诈骗。那么哪种诈骗行为最常见,上当的都是哪些人,遇到网络骗子我们该咋办?
网络骗局年轻人上当居多
“虽然没有进行过详细的统计,但是就近几年我们侦破的一些案例来看,网络诈骗中上当者以年轻人居多,而通讯诈骗中上当的大多数是中年人。”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分局民警王银平告诉记者,很多上当的年轻人一般都难以抵挡俩字:“色”、“利”,而“色骗”中上当的几乎全是男同胞,女骗子一般会通过社交平台进行色诱,“这样的案例简直举不胜举,最常见的就是通过社交
平台交友,然后再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女骗子会在时机成熟时借口向男方要钱,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除了色诱,很多大学毕业生通过网络求职,也被一些美丽的招聘陷阱所迷惑,有的被骗取钱财,有的甚至误入传销组织。王银平说,各类骗术花样繁多,主要还是骗子们掌握了大部分人“爱占便宜”的心理。
网络监管技术、法规都有“短板”
那么网络上发布的一些信息,公安是否监管?如果被骗我们该咋办?记者采访了银川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支队长孙大为,他告诉记者,作为公安部门会对网络上发布的一些信息、言论进行监管,及时对一些发布不法信息和不当言论的网站和个人采取措施,但是由于技术问题,网络公安在监管方面也存在尴尬。
“比如有的服务器是国外的,这样我们根本没法监管,另外如现在比较时兴的‘朋友圈’,也没法监管,再比如很多人通过58同城等网站找工作被骗,一来我们只对网站开发者进行监管,至于注册用户的管理是网站自己的事,二来很多网站注册地不在银川,这么一来银川网络公安监管不了。”孙大为说,除了技术手段跟不上以外,法制存在漏洞,这也让很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利用网络实施诈骗。
警方案例说法揭示常见骗局
案例一:当心网络招聘诈骗陷阱
2014年7月,25岁的古良从山东理工大学毕业后,被一个运输公司以招聘为名骗到银川,进入传销组织,与家人失去联系。
银川市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提醒,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应该有“谈钱色变”的警觉,一旦用人单位提出缴纳各种费用时,应该提高警惕,拒绝缴纳。同时,求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证件信息安全。
案例二:社交平台交友需谨慎
警方提醒,现在各种网络交友工具方便了联络,拓展了社交,但这些网站在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因此网络交友切勿轻信。(记者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