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盘"揭秘:"甜甜的恋爱",小心掉进诈骗"陷阱"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随着网络的发展,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也跟着升级,越来越多人通过网络电信进行诈骗获取不正当利益,上当受骗的人也屡见不鲜,比如虚拟投资理财类诈骗、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贷款类电信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等典型案例。

案例一

网络交友“杀猪盘”诈骗

案例回顾

XX县某镇居民Z女士报案称:其在网上认识一名男网友,该网友高大帅气,追求了Z女士一个月后双方成为男女朋友关系。后“男朋友”称其在“P*G”手机APP公司上班,该APP是炒股投资理财的,其有内幕消息可以让其高额获利,让其跟着下载APP理财,每天投钱进去能够获得不菲收益。Z女士试着投资,发现APP账户上每天都能获得大笔收益,于是不断往里投钱,投资了五十余万后发现无法登陆APP,“男朋友”也失踪再也联系不上了。

案例分析

“杀猪盘”诈骗:骗子们在国内婚恋网站以谈恋爱为名接近大龄男女,平日里的嘘寒问暖、谈情说爱就是骗子们口中的“养猪”,时机成熟,骗子们便会以网络赌博等为借口,“杀猪”骗钱。

诈骗分子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通过社交平台以交朋友、谈恋爱的形式攻陷受害人的心理防线,在“不经意间”透露自己”赚钱“的路子,诱导受害人进行投资、炒股,一经上当受骗,损失惨重。你当他(她)是神,他(她)当你是猪。

始于网恋,终于诈骗!网友教你投资理财的都是诈骗!

案例二

虚假征信伪冒官方客服诈骗

1.认真核实互联网平台客服来电

2.果断拒绝以影响征信为由关闭或注销账户的要求

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任何机构或个人无权删除或修改,查询个人征信情况可以到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查询。

3.审慎回应添加好友共享屏幕的请求

添加好友共享屏幕是虚假征信类诈骗的固定套路,不要轻易下载视频聊天或屏幕共享软件与陌生人聊天,更不要在共享屏幕中进行银行账户操作,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4.严格禁止向陌生人转账或借贷

对于陌生人要求操作转账或借贷,坚决不予理会,并拒绝透露个人身份证件号码、银行账户、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

案例三

虚假刷单返利诈骗

1、设置诱饵

骗子通过各种社会平台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支付额外提成,并打着“高薪”“轻松”“无风险”等旗号诈骗你入局。

2、开始钓鱼

当你与骗子取得联系后,会将你拉入他们的“刷单群”,里面大多数都是骗子的“托”,他们每日会晒出自己的“战绩”,看到这些你难免会心动,觉得可以试一试。这时骗子会叫你下载一个“购物APP”,谎称新APP需要刷单提高信誉,于是你就开始在这个APP中完成任务。

3、施以小利

起初骗子会叫你先完成简单的任务,大多都是金额比较小的单子,当你垫付后会立即支付给你佣金,轻易就提现到了自己卡里,此时你觉得这个APP十分靠谱,已经完全卸下了防备。

4、无度收割

当你开始尝到甜头卸下所有的防备时,骗子利用经典的话术,引诱你完成特殊高额任务,并承诺佣金加倍,而一旦你投入大额资金,骗子这时再也不会归还本金,也不会支付“佣金”,会以“卡单”“任务未完成”“操作不正确”等为由,继续叫你垫资刷单,这时你觉得不按他说的操作,本金很可能就回不来,于是继续刷单,被骗子“套牢”!

案例四

假冒电商客服诈骗

XX县某镇居民S先生,于2022年3月某日在家中,被人冒充物流客服,谎称其网购有一个包裹丢失,要对其进行赔偿。骗取其信任后,让受害人先缴纳“保证金”、“解冻金”等各种借口,S先生按照对方要求进行转账5600元。经本局公安民警努力,暂时追回5500元被骗资金。

“冒充物流客服诈骗”:就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网购买家信息及快递信息后,一是冒充快递公司客服以受害人快递丢失可进行经济赔偿;二是让受害人相信对方客服身份,再引诱其领取支付宝备用金,谎称领取退款过多,会被扣款让被害人惧怕,之后运用一环扣一环的话术诱导被害人按照其要求提供账户内余额,并完成诈骗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汇款,达到诈骗的目的。

1、正规的网购平台或物流公司退款都是按原支付路径自动退还,不需要开通任何业务以及填写个人信息,也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案例五

虚假贷款电信诈骗

2022年1月5日16时许,T先生到XX派出所报案称:其于2022年1月5日15时许,在“速*版花呗”进行网上申请贷款时,对方以客服的身份以卡被冻结,需汇款解冻为由,让受害人按照对方的步骤进行操作被诈骗,被骗13万元。

“虚假贷款类电信诈骗”:这类诈骗往往利用资信不够理想的贷款人急欲取得贷款的心理,以无抵押、无担保、急速放贷等优惠条件,诱使受害人落入圈套,但实际上受害人并未能取得任何款项,反而被诈骗团伙骗走了自己的血汗钱。

如何辨别虚假贷款?

1.从贷款资质要求上辨别

诈骗团伙往往会把贷款的要求条件压到最低,甚至不做任何要求,在办理贷款的程序上也极为简单,只要贷款人提出要求,他们都会一口答应。

2.从办理贷款程序上辨别

任何银行贷款和正规网络贷款机构,从来不会叫先打款的,而诈骗团伙往往会以利息保证金、银行流水验资、银行卡号错误冻结、手续费、先交利息等各种理由,要求贷款人把钱转入指定账户。

3.只需身份证就能贷款?

抵押贷款都是需要有抵押物的,而无抵押贷款也是需要借款人拥有稳定的工作、银行工资流水,还有良好的个人信用才能成功申请。完全不存在只用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获得贷款的这种情况。如果你在申请网上小额贷款的时候,对方说凭身份证即可获得贷款,那么对方肯定是骗子,千万不要上当。需要重点提醒的是,虽说网上贷款可以在网上提交申请资料,但是最后一般都会选择面签合同,所以对方说“无需见面,传真合同”,真得好好思考,千万别中了圈套。

4.利用网络搜索辨别

知道贷款公司的名称,可通过网络搜索到该贷款公司,或查找该贷款公司APP时进去会看到该公司信息,问下客服你的办理进度和基本信息。骗子总是“碰瓷”正规APP,利用名字相似、不易识别的特点,欺骗大家下载,务必引起重视。

案例六

冒充公检法诈骗

1.要让事主最终相信自己确实涉及案件,骗子会使用一些道具,例如给事主发假警官证、“通缉令”等。

2.骗子无论一开始冒充哪个单位,最后都会回到身份信息被盗用需要联系公安机关解决。

3.骗子为了能够成功实施诈骗,一定给事主制造一个心理或者物理上的密闭环境,避免因为他人的介入造成事主在骗局中清醒。例如:保密不能告知他人、手机开呼叫转移、购买新的手机号使用,到酒店或KTV开房等。

4.要求事主将资金转入对方提供的,所谓公安机关的“安全账户”内,进行资金核查。

警方提示:

2.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不能随意告知他人,也不能在陌生网站上进行填写。

3.公检法机关没有“安全账户”,凡是要求把钱转入“安全账户”的都是骗子。

5.如果拿不定主意,要通过拨打110或者到属地派出所进行咨询。

案例七

注销“校园贷”诈骗

由于诈骗人能够准确说出对方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名称,甚至消费记录等隐私信息,容易让学生放松警惕。有的诈骗人还主动将自己的身份证件、工牌等信息向学生展示以获取信任,导致学生最终将从网贷平台提现的借款全部转入骗子提供的名为“清查账户”,实为诈骗人的个人账户。

罗城法院提醒:

请大家下载“国家反诈”app,保护自己的钱袋子

罗城法院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杀猪盘"揭秘:"甜甜的恋爱",小心掉进诈骗"陷阱"》

THE END
1.婚恋网诈骗案例,网络婚介诈骗术揭秘在互联网时代,心与心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许多人在身边无法找到理想的伴侣,于是寄希望于网上各种婚恋网站。然而,近期婚恋网诈骗案时有发生,如何才能避免婚恋网诈骗陷阱呢?网络婚介诈骗术揭秘是怎么回事? 网络婚介诈骗术揭秘 婚姻是终身大事,所以要慎之又慎了,现在的剩男剩女也是越来越多,为了给这些朋友找到合适一生的https://mip.66law.cn/topic2012/hlwzp/
2.全市法院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百日行动”典型案例(六)婚恋交友类诈骗 【基本案情】2017年至2022年1月期间,被告人张某某在网络聊天软件陌陌上虚构女性身份,以与被害人曹某谈恋爱为由,骗取曹某某钱财共计人民币29041.54元。 【裁判结果】清江浦区人民法院认为人张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遂判处被告人张http://fy.huaian.gov.cn/col/11896_655317/art/16960896/1698731112109zuRSGv9f.html
3.老人为何频频成为婚恋诈骗对象?这些陷阱要谨防这是一起以婚恋为幌子的养老诈骗案,被骗老人多达80余人,受骗金额合计46万余元。 老人为何会成为婚恋诈骗的对象,这类诈骗有哪些手法,又该如何防范?近日,记者专访了参与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检察官和公安民警,对这类诈骗进行了详细剖析。 案例>>> 开设婚介公司专盯老年人 前面提到的“1.10”专案,是今年城口县破获的https://www.jrcq.cn/Release/txtlist_i15388v.html
4.国家反诈中心:2021年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及防骗提醒09.征婚交友诈骗 案例 哈尔滨居民杨某报案称,其在婚恋网站上认识一男子,该男子冒充“澳门新葡京娱乐城”网上赌博平台维护人员,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使其在平台充值,共计被骗93万元。截至目前,公安机已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防骗提醒 1、网络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婚恋网站、社交网站、交友APP上的好友,深度交往时务必核实https://m.jnnews.tv/shehui/p/2021-08/25/832488.html
5.彩礼诈骗盯上农村大龄男青年,谨防以婚恋为名实施诈骗新密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王红涛介绍说,相亲这种形式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尤其是各种“剩男剩女”急于在短时间内解决婚姻大事,很容易误入婚骗陷阱,这些不法分子利用广大农村地区,适龄男性急于结婚的心理,以虚构“结婚”为目的实施诈骗,他(她)们打着“恋爱、结婚”的幌子,向受害人索要贵重物品、“彩礼费”甚至是“分https://www.hntv.tv/zw/article/1/18370510714705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