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佳缘这样婚恋网站的“原罪”与堕落

苏享茂在遗书中,哥哥苏享龙在微博中都透漏:他和前妻翟欣欣是通过世纪佳缘网VIP服务的介绍而认识的,之后两人闪婚闪离。死者及家属将自杀原因共同指向翟欣欣的财务“要挟”,不禁使人们将责任焦点转向世纪佳缘网站,也指向了婚恋网站上常见的“婚姻诈骗”。

事实上,人们对婚恋网站的质疑声从未间断,在婚恋网站遭遇诈骗的受害者比比皆是。而苏享茂的死不过是用生命换来了一次社会聚焦,将婚恋网站的“诚信危机”和受害者的声讨再次置于风口浪尖。

一,婚恋网站的原罪是信息不设限、不把关、不负责

这是一个网络结缘的时代,众多婚恋交友网站应运而生。

过去几年是中国婚恋市场高速成长的时期。由全国妇联和百合网联合发布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当年有1.8亿单身人士,到了2011年,单身人士市场增加到2.6亿。单身人群的急速增加、人口的加速流动和市场推手的不断助力,使“红娘做媒”这桩原本古老的生意,从小作坊迈向产业化发展。一份由腾讯问卷得出的《2016年中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不论现实情感状态如何,有五成网友使用过陌生人社交App和婚恋交友网站,并在其帮助下有过1到3次的恋爱经历。

早在4年前,各大婚恋网站就开始在各大城市布局开店,多家婚恋网站采取了重组合并的策略以更好地满足整个“相亲”资本市场的需求。两大老牌婚恋网站百合网和世纪佳缘在彼时已经合并,成为行业老大,而珍爱网是其最强的竞争对手。

网络征婚便捷、低成本、选择空间大,既符合现代人对网络的天然依赖,也符合速食社会万事求快的节奏,吸引了无数单身男女纷至沓来,成为主要的婚恋媒介,而训练有素的“网络红娘”也成了风头最劲的月下老人。

然而,会员诈骗是婚恋网站从诞生之初就挥之不去的“顽疾”,每年,关于各大婚恋网站会员涉及“被诈骗”的投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随时随手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就有多达数万条消息。2012年,当时尚未合并的世纪佳缘网和百合网的高层就曾经在微博上掀起舌战,互相指责对方是骗子集中地。

央视2013年报道曾指出,婚恋网站会员信息造假仅需10分钟即可完成。最近,河南开封又有一名男子利用婚恋网站虚构双学历、未婚、医生等个人信息与多名女子交往,成功实施诈骗,财色双收。可见,多年来,诈骗的恶性丑闻与婚恋网站一直相随相伴,但直至今日,情况非但没有任何改观,反而愈加猖獗、甚至闹出人命。

不得不说,对会员信息的审核问题是各大婚恋网站的“原罪”:

不设限、不把关、不负责,通过这样的“甩锅三部曲”,婚恋网站便可以安享免责的宁静,安心无忧地收钱了,但也正是因为婚恋网站这样的“原罪”,让一桩桩本该是喜剧的因缘际会中暗藏了索财甚至害命的隐患。

二,谁在消费婚恋网站?

知乎上曾有一位匿名网友爆料说,婚恋网站最容易被以下几类人注册为会员:

1.宅男宅女

工作忙、视野窄、交际圈有限的大龄男女、外来工薪族。这是来婚恋网站找对象的主要人群。

2.酒托,饭托

以约会为名诱导对方去酒吧或饭店进行高档消费,自己拿回扣从中渔利的“托儿”。

3.隐婚族

多为男性,以目的性来划分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猎艳为目的,包括很多有内涵、谈吐文雅的白领;另外一种是所谓的“成功人士”、“土豪阶层”,到网站挑选情人。

4.婚恋网站竞争者或色情网站

5.职业骗子

以欺骗感情为手段,得到对方信任后再进一步谋财,包括结婚后再骗钱的“婚骗”。

6.金融投资托

据说,90%的金融业务员都是婚恋网站新注册会员。他们和你聊天时会对你透漏,自己搞投资赚了不少钱,吸引你投资以赚取提成。

7.有闲但无聊的人

据一位业内人士称,大型婚恋网站通常有几千万用户,拿世纪佳缘来说,即使清掉那些重复和虚假的注册资料,再去除那些注册后不上线的,网上时常在线的单身男女数量估计也应有2000万之多。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相当多的人在网站上挂几年之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绝妙地诠释了“世纪佳缘”的网站名字:也许花上一个世纪才能结一段良缘。

海量信息的平台上充斥着鱼龙混杂的各色人等,不但消费多年也盼不来姻缘,还要时刻曝露于骗子群体,承担各种被诓被骗的风险,对于用户来讲,婚恋网站的价值实在是一言难尽。

三,婚恋网站的盈利模式让自己不断堕落

盘点一下用户对婚恋网站的槽点,投诉焦点主要集中在用户体验糟糕、推销手段恶劣、婚恋遭遇诈骗以及红娘婚恋顾问服务掺杂水分等。

婚恋网站本质上作为互联网企业,自出现以来就面临着盈利模式的难题。

婚恋是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所以婚恋行业解决的是刚需。这个刚需市场虽然看起来很大,但目前的状态是国内的婚恋网站似乎都已经摸到了天花板,不但服务屡被诟病,盈利模式也逐渐呈现出容易陷入误区的种种弊端。2015年,国家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依法整治关闭了128家严重违规失信的婚恋网站(含网站婚恋频道),并通过约谈等方式责令20余家网站整改或停网整顿。今日苏享茂自杀事件又将婚恋网站盈利模式的“招黑特质”在公众面前得以夸张再现,引发思考。

婚恋网站信息量庞大、会员服务周期长(若找不到对象,在服务期内就要一直提供服务)、人力物力损耗大,而婚恋是社交的一个细分领域,格局小,盈利就相对局限,婚恋网站若只靠会员费、线下联谊门票和一些网站基本服务的收费来盈利是不够的。所以,只有婚恋网站开发出真正能抓住用户需求的周边服务才能满足运营。

在这样狭窄的盈利模式下,婚恋网站就不得不寻求其他赚钱渠道,所以,出现了各种行业收费乱象:

1、诱导消费

通过设计鸡肋套餐和服务诱导用户大笔投入费用,但用户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有所收获的寥寥无几。

2、胁迫消费

很多刚刚注册过婚恋网站的用户会收到大量异性的信件,但网站又设计了“看信邮票”这个产品,如果不另行消费购买邮票就无法真正享受实质性服务,但如果买了“看信邮票”又觉得被胁迫心有不甘。虽然多数用户权衡之下还是咬牙买了“看信邮票”,但婚恋网站实际上赚了钱却输了形象和口碑。

3、欺骗消费

有些婚恋网站为了展示虚假繁荣、诱导收费,居然制造大量假账号向新加入的用户发信件、打招呼甚至表达好感,被识破后在用户中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还有很多用户在缴费后被网站以各种虚假理由封杀了账号并拒绝退费,比如某位世纪佳缘的客户被以“被其他用户投诉动机不纯”为由强行封杀了账号,用户申请调查并要求退费,遭到蛮横拒绝。

4、默认行骗群体的存在

为什么大量行骗群体和行骗行为会在婚恋网站存在、并且越来越猖獗?为什么某些骗子会接二连三行骗得逞、却并没有因用户投诉而被封杀账号?这不得不令人质疑网站是否会因为利益的关系而姑息行骗群体!

知乎上一位世纪佳缘的用户曾经详实地描述了他注册世纪佳缘以来的亲身经历,揭露了网站制造假账号吸引会员、胁迫购买“看信邮票”、单方面封杀收费会员账号、最后侵占会员剩余费用拒不退还的各种堕落行径,展示出一个企业为谋利而使尽浑身解数、耗尽信用的尴尬境地。

苏享茂用死唤起了人们对婚恋网站的重新审视,那么,世纪佳缘难道不该和翟欣欣一起为苏享茂的死负责买单吗?

THE END
1.网络婚恋诈骗手段翻新需提高警惕随着网络婚恋交友平台的日益火爆,人们寻求真爱的方式逐渐转向虚拟空间,这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往往伪装成事业有为、温柔体贴的“伴侣”,用“甜蜜攻势”逐步博取被害人信任,随之编造谎言,骗取钱财并销声匿迹,给被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笔者发现,近年来网恋诈骗手段翻新、迭代升级,出现以下特点,值得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1/id/8220606.shtml
2.线上相亲被骗婚恋平台是否担责?——中国青年网事实上,由线上婚恋平台相亲被骗引发的诸如责任承担、权益救济、规制途径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社会性问题。 线上相亲诈骗频发 “60秒完成注册,就能幸福一辈子”,北京市民马女士注册了一个主打同城交友的线上婚恋平台,很快便收到一男子“打招呼”的信息。在连续沟通多天后,该男子突然提出,“我是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12_15643042.htm
3.以网络婚恋交友为诱饵实施的虚假投资诈骗相关裁判规则【案例要旨】犯罪分子为实现诈骗目的,招募人员在婚恋网站或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搭识被害人,通过将自己包装为成功男士或美貌女性,使用专门话术,骗取被害人感情信任、建立虚假恋爱关系,诱导、怂恿其到虚假交易平台大量投资,从而骗取钱财。“杀猪盘”式诈骗以感情为诱饵,迷惑性强,持续时间长,严重侵害被害人的财产安全,欺骗被害人http://m.tongrunlawfirm.com/nd.jsp?mid=304&id=1800&groupId=0
4.找对象被骗百万征婚网站“白富美”竟是诈骗团伙新闻频道新华社福州9月28日电 题:找对象被骗百万元,征婚网站“白富美”有的竟是诈骗团伙!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郑良 厦门市民王先生在一家知名婚恋网站上注册找女友,很快就有“条件优秀”的会员主动联系,并通过网上聊天建立“恋爱关系”,但最终女友没谈成,王先生被骗走22万元。 https://news.cctv.com/2018/09/28/ARTIM0Q9dDN9FxcVtr5rVBrE180928.shtml
5.屡陷“杀猪盘”纠纷,珍爱网究竟该不该负责?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莎认为,虽然“杀猪盘”最终犯罪实施环节并不在珍爱网,但总体来看,利用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相亲社交平台作为重要“入口”,平台也应承担因不严格推行实名制以及未尽到风险提示义务相对应的责任。 陈音江表示,当前,婚恋网站主要采用公安部身份认证系统来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虽然大多婚恋网站都宣传实http://wap.guchengnews.com/p/108716.html
6.就如何治理婚恋网站的乱象谈谈你的看法婚恋平台不能成为罪恶的婚恋网站作为一种社会服务平台,理应受到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针对虚假信息、虚假广告以及恶性商业化行为,政府应该出台更为严格的规定,并加强执行力度。在《网络安全法》的框架下,婚恋网站若发布虚假信息或侵犯用户隐私,便应承担更为严重的法律责任。只有法律的威慑作用才能迫使一些平台重新审视自己的运营模式,尽量避免损害http://www.wedating.cn/hunl/47246.html
7.“云相亲”靠谱吗?起底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乱象如若婚恋交友平台只顾眼前利益而不严格履行审核职责以及风险提示义务,从而导致用户付费购买会员服务后遭受损失的,婚恋平台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乱象二:交友“不简单”:诱导消费 虚假宣传防不胜防 有不少市民反映,平台为了吸引用户推出会员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向用户精准推荐相亲对象,甚至是保证更多的优质对象向会员倾斜,但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8/26/content_1359921.html
8.网上交友的风险高中英语作文(通用12篇)现在,七个群里已聚集了近千人,“都是在婚恋交友中受骗的人”。赵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大约60%~70%来自于世纪佳缘网,20%来自于其他婚恋网站,剩下的是通过QQ、MSN等交友工具受骗的。” “打击马会富邦基金诈骗”群则较为特殊。群主陈玲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群中75个“被骗者”反映,“行骗者”大多伪装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d6n4oti.html